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凯 《环境与发展》2020,(2):248-248,250
环保是我国在发展中较为重视的一个工作内容,为了能够顺利地做好城市环保工作,在2016年提出了"环保管家"这个环保概念,通过这个理念推动环保服务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该理念提出的时间尚短,所以在实施阶段出现了较多的阻力,导致环保管家并没能实现方案提出的预想效果。鉴于环保管家对工业园区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将分析环保管家在工业园区开展的意义以及途径,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2.
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是论证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合理性的关键环节之一。以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通过对该产业园规划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论证了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的合理性,为国内同类产业园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通过分析国内外6个典型低碳产业园案例,归纳总结出再生利用型、清洁生产型、产业耦合型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横向对比分析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的特点,纵向对比分析国内外低碳产业园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3种类型低碳产业园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4.
为探究工业园区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和土壤细菌16S r RNA基因高变区域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对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分析,比较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Alpha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地下水,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地下水已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共检出48个细菌门,土壤样品共检出50个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地下水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共占93.54%,且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呈现出典型的淡水种群特征;土壤中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共占85.21%。由于地下水和土壤两者的生态系统和理化环境的差异,致使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占比在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间差异显著,同时使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各含有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地下水2个,土壤4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业园区样品的测序结果可以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生态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5.
基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园区主要水环境问题及原因,分别对园区企业和集中污水处理厂提出排水水量、水质控制要求,从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上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和要求。结果表明,各项减排措施实施后,COD、氨氮、石油类物质分别削减49.4%、71.0%、72.6%,园区排水总量控制在1.18万t/d,最终保证园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6.
Increasing anthropogenic pressure on the largest remaining tracts of old-growth boreal forest in Europe necessitates additional conservation of ecosystems and biodiversity in northeastern European Russia. In a regional network comprising 8 % of the Nenets Autonomous District and 13.5 % of the Komi Republic, 248 areas have varying protected statuses as state nature reserves (zapovedniks), national parks, reserves/sanctuaries (zakazniks), or natural monuments. Due to increased natural resource extraction in this relatively pristine area, designation of additional protected areas is critical for the protection of key ecological sites. The history of ecological preservation in these regions is herein described, and recent recommendations for incorporating additional ecologically representative areas into the regional network are presented. If the protected area network can be expanded,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in these globally significant ecosystems may remain intact, and can help Russia meet the 2020 Aichi conservation targets, as set forth by the Conven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相似文献   
87.
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膜生物反应器(MBR)有机结合,研究了该MBBR—MBR串联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7.50、11.75h条件下的脱碳脱氮的效果以及对工业园区综合废水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1)MBBR—MBR串联系统脱碳脱氮的效果良好,HRT的改变对系统的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总HRT由17.50h变为11.75h,模拟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降低,但氨氮、硝态氮和TN的去除效果基本不受影响。(2)MBBR—MBR串联系统处理印染工业园区综合废水也有较好的效果,当进水COD、氨氮分别为150~450、20~40mg/L时,出水COD、氨氮平均分别为53.1、1.8mg/L,MBBR—MBR串联系统对COD、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80.4%、93.1%,但系统对TN的去除效果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88.
目前“三位一体”(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回收体系模式,因集散市场功能单一、产业链短,不能带动行业走向产业化。回收网点建设适应我国国情,而集散市场成为先进的完整的回收体系的短板。按照示范基地建设标准,把集散市场改造升级为拥有深加工利用产业链,拥有平台支撑优势,能够进行资源的规模化高值化利用的产业园区。把回收和利用两大产业板块融合一体,是再生资源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根据近十年来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收入在全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动情况,分析了影响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对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建设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90.
旅游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现实要求,但目前国内仍存在多种发展模式。笔者认为,旅游产业园应特别突出旅游产业特色,既要考虑传统的观光度假功能,更应考虑上下游的旅游装备研发制造、旅游商品研发生产、旅游产品营销推广等各个环节。以鄱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园为例,分析了该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设背景、战略意义、发展定位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