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9篇
  免费   864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安全科学   518篇
废物处理   171篇
环保管理   652篇
综合类   3489篇
基础理论   410篇
污染及防治   341篇
评价与监测   317篇
社会与环境   262篇
灾害及防治   126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04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33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提升我国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技术,完善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能力建设,建立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方法体系,介绍了国外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技术发展与标准体系,以及我国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技术与能力现状.分析了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技术的发展方向,建议持续发展安全性试验技术,创新现有技术手段,解决更多、更苛刻事故场景对应的试验模拟能力覆盖问题,建立完善的武器弹药异常事故环境安全性试验能力体系与试验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开展某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适应性研究,探究压气机叶片服役环境下的耐蚀性及腐蚀萌生周期.方法 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开展压气机材料典型环境下标准三电极电化学试验,获取腐蚀电流.结合机场环境谱与当量折算法,利用计算得到的当量折算系数,对机场环境谱进行当量折算,编制模拟该型发动机后续服役环境的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依据该环境谱,开展压气机叶片试件仿真加速腐蚀试验.结果 在模拟服役环境下的第8个当量腐蚀年限时,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开始出现局部点蚀.随着腐蚀年限的延长,腐蚀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在服役环境下,新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满足6~8 a首翻期内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相似文献   
993.
根据《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中固定顶储罐VOCs排放的核算公式,通过控制变量法,系统性地研究了储存温度、环境状况、罐漆颜色、储存物料、储存高度及周转量等因素对储罐排放的影响,在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94.
目前,我国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尤其在"京津冀"地区更为突出。而煤炭相关产业链的能源消耗结构及其污染物排放是导致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基于2012年"京津冀"地区各省、市的能源平衡表,通过区域间能源调配模型,绘制了煤流和能流桑基图,厘清了"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的物质与能量走向,并运用了投入产出法系统核算了"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体现能与24种污染物排放量。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的原煤主要依赖调运,属于净煤炭进口地区。(2)原煤的直接使用在"京津冀"地区的煤炭相关产业链中占有非常大比重。将体现能角度分析的结果与能量角度分析的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煤化工产业在煤炭相关产业链中的潜在能量消耗仍然具有较大的贡献。(3)焦炭是终端消费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体现能的主要贡献源。(4)在煤炭转化能源利用效率上,"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洗选煤、煤制品加工、炼焦三个环节的效率分别为87.77%、92.46%、90.97%,稍低于中国2012年96.16%的利用效率。(5)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对"京津冀"地区2012年煤炭相关产业链七种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最大。为了有效减少"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的污染物排放,需要对原煤、焦炭的直接消费和炼焦过程采取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本研究可以为"京津冀"地区煤炭相关产业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体现能和污染物排放、采取改进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分析、盐雾试验方法研究了市场上几款车型不锈钢装饰条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耐蚀性能。试验结果显示,SUS430MA BA5和SUS436L耐大气腐蚀性能良好,是理想的装饰条材料,SUS430因含C量高,且不含稳定化元素Nb和Ti,耐蚀性差,不适合用做装饰条。  相似文献   
996.
利用IVE模型进行公交车尾气排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IVE尾气排放模型并与MOBILE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使用GPS对上海市公交车多条运行线路进行了实时运行速度测量,得到上海公交车运行模式的BIN分布,对上海市CNG公交车和柴油公交车的尾气排放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CNG公交车代替柴油公交车后,NOX和PM的排放均有显著的降低,但采用不同技术的CNG公交车尾气排放仍有很大的差异,无催化转化和尾气再循环的CNG公交车的CO排放量远高于同类型柴油公交车的排放量。认为IVE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其计算模式适用于我国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炼化浓盐水处理与资源化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是各炼化企业节水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炼化企业反渗透(简称RO)污水脱盐回用装置在运行中暴露出末端高含盐污水的处置难题,影响了污水回用生产的连续运行。文章阐述近年来炼化企业高含盐污水处置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炼化企业特点,提出以热法、膜法为核心技术的浓盐水处理工艺耦合方案,为炼化企业解决污水回用瓶颈技术难题、实施污水"零排放"与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延安路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扩散街道峡谷扩散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延安路车辆行驶工况和路旁建筑物特征,基于流体动力学理论,对延安路典型路段的大气污染扩散情况建立了城市街道峡谷扩散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的模拟和分析。对上海市的街道形状与汽车排放污染扩散情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9.
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大气环境容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了上海市机动车和固定源排放对环境中NOx 浓度的贡献率 ,采用ADMS Urban空气质量模型从环境容量角度提出上海市机动车发展的总量控制目标 .2 0 0 2年上海全市NOx 排放总量为 39 7× 10 4t/a ,其中中心城区机动车NOx 排放分担率81% ,浓度贡献率为 86 % .为实现 0 0 8mg/m3 年平均浓度容量控制目标 ,上海市机动车NOx 排放总量应控制在 3 5× 10 4t/a以下  相似文献   
1000.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NAPL remediation in heterogeneous alluviu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more than 40 partitioning interwell tracer tests (PITTs) have been conducted at many different sites to measure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NAPL) saturations in the subsurface. While the main goal of these PITTs was to estimate the NAPL volume in the subsurface, some were specifically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remedial actions involving NAPL removal.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remedial actions to recover NAPL that can be used to assess any NAPL removal technology. It combines the use of PITTs (to estimate the NAPL volume in the swept pore volume between injection and extraction wells of a test area) with the use of several cores to determine the vertical NAPL distribution in the subsurface. We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an approach by assess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surfactant/foam flood conducted at Hill Air Force Base, UT, to remove a TCE-rich NAPL from alluvium with permeability contrasts as high a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In addition, we compare the NAPL volumes determined by the PITTs with volumes estimated through geostatistical interpolation of aquifer sediment core data collected with a vertical frequency of 5-10 cm and a lateral borehole spacing of 0.15 m. We demonstrate the use of several innovations including the explicit estimation of not only the errors associated with NAPL volumes and saturations derived from PITTs but also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aquifer sediments based upon permeability estimates. Most importantly, we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