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14篇
综合类   440篇
基础理论   11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粉煤灰改良沙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室内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亮  唐泽军  刘芳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9):1951-1957
通过大量的土柱积水入渗试验,研究了粉煤灰改良沙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效果.同时,试验还通过在沙土表层不同深度(10、20、30cm)施加不同施用率(10%、20%、30%、40%)的粉煤灰,对比研究了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沙质土壤中施加粉煤灰可以有效地减小土壤入渗能力,减小湿润锋的下移速率,增强沙土持水性.在0~30cm施用深度,4种处理条件下湿润锋下移30cm所需的时间分别是对照试验的7~19倍,而且4种处理末端推进速率较对照试验均减小了90%以上.粉煤灰土壤改良层中含水率较沙土有明显提高,有效水分滞留时间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02.
在加速腐蚀的基础上,通过对Q345铁塔材料的静强度和疲劳试验,研究了宁波地区大气腐蚀环境对Q345铁塔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5 a内的加速腐蚀对Q345镀锌材料静强度的影响可以忽略;Q345镀锌材料在当量腐蚀前4 a,腐蚀的形式为均匀腐蚀与点蚀共存;当量加速腐蚀1 a后的疲劳强度无显著降低;加速腐蚀3 a后疲劳强度降低6.2%;4 a后疲劳强度降低12.7%,对应在95%置信度和95%可靠度下的寿命则分别降低25%和46.5%;加速腐蚀第5年,由于均匀腐蚀的发生,削减了腐蚀坑深度,使得其对"腐蚀坑深度"敏感的疲劳强度与第4年相同。  相似文献   
903.
The importance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under forest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soil carbon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e investigated the e ects of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plantations on the stability of SOC and its availability to microbes by adopting the two-step hydrolysis with H2SO4 and density fraction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decreased the quantity of total SOC, recalcitrant fraction, and carbohydrates in Labile Pool I (LP I),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evidently, especially at 0–10 cm horizon. However, cellulose included in Labile Pool II (LP II) and the cellulose/total carbohydrates ratio increased in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The noncellulose of carbohydrates included in LP I maybe highly available to soil microbial biomass. H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SOC to microbial biomass declined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recalcitrance of SOC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of Chinese fir, the percentage of heavy fraction to total SOC increased, suggesting that the degree of physical protection for SOC increased and SOC became more stable over the successive rotations. The degradation of SOC quality in successive rotation soils may be attributed to wors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resulted from disturbance that related to “slash and burn” site preparation. Being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oil microbial properties, the cellulose/total carbohydrates ratio as an e ective indicator of changes in availability of SOC to microbial biomass brought b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forest soils.  相似文献   
904.
金平  杨凯  匡林 《装备环境工程》2010,7(6):130-133,156
根据已有的飞机结构主体材料LY12CZ试验数据,基于疲劳缺口系数的定义式计算了3种腐蚀年限试件的疲劳缺口系数。运用场强法模型计算了疲劳缺口系数并拟合了其与缺口半径的关系式。采用当量化处理的方法,将3种不同腐蚀年限结构件的腐蚀坑当量为3种半径的半圆形缺口,设计疲劳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已有的疲劳试验数据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05.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危害性分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地下水污染源的有效识别与分级对地下水污染风险源识别和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主要污染源进行解析,构建了以特征污染物属性与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污染源危害性的量化计算方法.运用ARCGIS 9.3软件实现了北京市平原区的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和污染物属性的叠加分析,得到地下水污染源识别与危害性分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细致准确地反映出污染源的危害性分级,识别结果表明工业污染源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贡献最大,其次是城镇居民区和垃圾场.  相似文献   
906.
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多环芳烃超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敏  梁红  高大文  张百慧  李欣平  郭晓虎 《环境科学》2011,32(10):3088-3093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23种杂草对土壤中多环芳烃(菲)的积累特性.结果表明,在这23种杂草中,东北蒲公英、委陵菜和白屈菜地上部富集系数均大于1,分别为1.01、4.98、38.24,且地上部菲含量分别为15.18、74.70和573.62 mg/kg,均高于根部的菲含量(分别为2.83、16.34和9.66 ...  相似文献   
907.
填埋垃圾的含水率是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降解和渗滤液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将农业上广泛应用的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保水剂用于垃圾填埋场保水持水性能的改善,以提高填埋场微生物活性,促进有机物降解.选取了典型的非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JB和水溶性高分子保水剂WSN20,通过考察填埋过程中介质含水率、渗滤液产量及水质,填埋气组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变化,评价保水剂种类及添加量对填埋介质持水性能和垃圾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剂的添加量对介质的持水能力和微生物活性具有较大的影响.适量高分子保水剂的添加可有效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并改善其水质.其中非水溶性保水剂JB的效果尤为显著,0.1%的投加比时能使填埋装置内介质的含水率增加12%,提高填埋体系中的微生物活性3.3倍,渗滤液产生量的削减达到75.6%.  相似文献   
908.
本文分析了我国节能减排的困境与压力,研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实施名牌战略,开征碳转移税,完善指标体系,端正政绩观,全民总动员等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909.
本文选取小山口村、魏城村和南垛庄铺三个林权改革试点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和Ridit分析,就林权改革的方式、林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及林权流转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山东临沂市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在历经3年的林改中,临沂市始终坚持尊重实际、区别对待,灵活选择林权改革的方式,使当地的林权制度改革受到村民的欢迎。此外,林权改革后,当地的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及对林业的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村民的营林、护林积极性也大大增加。但是在涉及到林权流转方面的问题时,大部分的村民不能清楚认识到林权的价值,从而使落实处置权的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910.
冻融循环条件下武汉红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由于土体冻融破坏,产生了很多地质灾害。而在土体冻融过程中,温度和含水量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取自武汉市汉阳地区的红色黏土进行不同含水量下的冻融循环试验,并连同原状土一起,进行了一系列土体物理性质和工程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以验证冻融过程对土体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