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44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61.
以聚硫酸铁(PFS)为混凝剂,微砂为载体颗粒,系统考察了采用加载絮凝-超滤联用工艺净化含高岭土、腐植酸和锑[Sb(Ⅲ)]的模拟原水过程中,不同PFS和微砂投加量条件下加载絮体形态特性以及其对超滤膜通量衰减、膜污染可逆性和宏观出水水质等的影响,并分析了膜污染机理.结果表明,PFS投加量对絮体形态及膜滤效能和膜污染影响显著,且投加量过少或过多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以30mg/L为宜;与不投加微砂的工况相比,加入微砂更易于形成大而结构较为松散的絮体,可有效削弱不可逆膜污染,并获得较为稳定的超滤出水水质;超滤末端膜比通量与絮体平均粒径呈良好的正相关性(R2=0.8774),但因加载絮凝体系中引起分形维数变大的不同类型颗粒(包括小粒径范围絮体和未被加载絮体捕获的微砂)对超滤净水过程产生的影响各异,致使膜通量与分形维数的负相关性较差(R2=0.5760).  相似文献   
62.
太赫兹成像系统相对于普通红外线成像系统而言,其受温度和烟雾密度的影响较小,将其引入火场环境侦测中能较好地解决火场环境能见度低的问题。但太赫兹波在火场烟气环境中传播时,会受到烟颗粒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影响,造成其传播特性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开展烟颗粒对太赫兹波衰减特性的影响研究。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法进行模拟运算,结合烟颗粒分形凝聚体结构,研究了太赫兹波长为31.25~55.55μm、烟颗粒有效半径为0.05~3μm时,单个烟颗粒对太赫兹波的散射、吸收作用;对比分析了不同有效半径时烟颗粒散射场的分布。结果表明:烟颗粒的消光截面随入射波长的增加而减小,随烟颗粒有效半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烟颗粒有效半径的增加,其前向散射逐渐增大,烟颗粒的分形凝聚体结构会使散射场呈不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63.
自来水供水厂在运行过程会产生大量高浊度废水,其中富集了许多微生物、有机物及无机杂质,若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河流水体及周边土壤.采用磁絮凝工艺处理自来水厂供水过程中产生的高浊度废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了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磁种(Fe3O4)投加量、废水初始pH值和沉降时间对废水中浊度、COD和UV254去除效...  相似文献   
64.
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in cespitose, fibrous-rooted, brevirhizomatous, stoloniferous, and tap-rooted herbaceous and woody plants is described. This heterogeneity is caused by the multivariant character of plant ontogeny (i.e., its dimensional, morphological, rhythmological, and temporal multiversality),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main adaptation mechanism operating in plant populations because it provides for the diversity of ontogenetic pathways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65.
不同染料化合物在颗粒活性炭上的分形吸附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对6种染料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它们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fendlich方程;由此计算出颗粒活性炭的表面分形维数均处于2到3之间.不同染料吸附时计算出的分形维数不同,吸附染料过程是在分形表面上发生的反应.吸附动力学过程分为快速吸附和慢吸附两个阶段,而且溶液中剩余染料的浓度变化动力学符合方程:Cout∝t^-α,表明该过程具有类分形动力学特征;并由指数α计算上述动力学反应的分形维数D.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6种染料的吸附量和速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绿色染料吸附时的类分形动力学参数指数α和分形维数D也随之升高,而其它染料不呈现类似的规律.  相似文献   
66.
凝聚/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通常具有分形几何结构,导致絮体的密度、渗透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于固液分离过程(沉淀、气浮和过滤)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前人对于絮体分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絮体与微气泡之间接触碰撞的动力学方程、絮体/微气泡聚集体在水中上升的分形速率方程。絮体与微气泡间的相对尺度和流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碰撞机制,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与絮体的分形维数也有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Karen O&#x;Brien 《Ambio》2021,50(10):1793
Research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as transformed the way that we think about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Earth system processes. The four Ambio articles highlighted in this 50th Anniversary Issue have influenced the cultural narrative on environmental change, highlighting concepts such as “resilience,”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and the “Anthropocene.” In this peer response, I argue that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s still paying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how to deliberately transform systems and cultures to avoid the risks that science itself has warned us about. In particula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has failed to adequately integrate the subjective realm of meaning making into both understanding and action. Although this has been an implicit subtext i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t is time to fully integrate research from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相似文献   
68.
分形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形的基本理论,对分形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地震分形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一些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于开展进一步工作的意见,认为应该对区域和全球的地震分形进行全局性、系统性的研究,逐渐探索地震分形的物理机制和动力学机制,从而在地震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9.
调质碳酸钙硫化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Na2CO3溶解调质后石灰石煅烧、硫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调质后石灰石比未经调质石灰石具有更快的煅烧分解速率。CO2浓度变化对调质CaO硫化效果的影响程度要比未经调质CaO更为明显。调质CaO比调质前具有更高的最终钙转化率,但脱硫剂微观结构测定表明,调质CaO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均小于同等条件下获得的未经调质CaO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利用X-衍射技术对CaO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对比晶格畸变度等参数并综合煅烧、硫化及脱硫剂孔特性,提出了调质CaO硫化反应机理为:前期为化学反应控制阶段,后期为离子扩散控制阶段。应用分形理论对CaO分形维数进行了计算,发现随CO2浓度的增加,无论调质与否得到的CaO,分形维数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0.
絮凝体的DLA分形模拟及其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有限扩散凝聚(DLA)模型对絮凝体的成长过程进行了二维模拟.模拟絮凝体分别采用密度函数法、回转半径法、图像分析法进行分形维数计算,分形维数均随模拟絮凝体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三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显示,密度函数法和回转半径法得到的分形维数基本相当,但图像分析法所得到的分形维数较小,约为密度函数法和回转半径法所得到的分形维数的0.8左右,其原因可能是图像分析过程中计算机对图像的识别误差所致.以DLA模型模拟得到的絮凝体内部的孔隙率随絮凝体尺寸的增大而增加.絮凝体中孔隙率的增加是絮凝体密度减小、结构松散的主要原因,也是絮凝体分形维数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