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20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771篇
基础理论   235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183篇
灾害及防治   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Lyapounov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矿井通风系统的特征参数发生变化时,矿井通风系统的风流状态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确保安全生产.本文根据Lyapounov稳定性理论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矿井通风系统在其正常的工作区段,系统特征参数发生一定的变化时,其状态是稳定的;当变化超过一定的界限后,系统变得不稳定,不利于系统正常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2.
数字消防--消防信息化的开放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当前消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的建设模式--数字消防.在探讨数字消防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数字消防的功能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实践中出现的"由总队主导的数字消防模式"和"由民防主导的数字消防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针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44.
Sagoff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18 (2005), 215–236] argues, against growing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major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non-native species are unproven. However, many such impacts, including extinctions of both island and continental species, have both been demonstrated and judged by the public to be harmful. Although more public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non-native animals than non-native plants, the latter more often cause ecosystem-wide impacts. Increased regulation of introduction of non-native species is, therefore, warranted, and, contra Sagoff’s assertions, invasion biologists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methods that greatly aid prediction of which introduced species will harm the environment and thus enable more efficient regulation. The fact that introduced species may increase local biodiversity in certain instances has not been shown to result in desired changes in ecosystem function. In other locales, they decrease biodiversity, as they do globally.  相似文献   
45.
Mitigation and offset programs designed to compensate for ecosystem function losses due to development must balance losses from affected ecosystems with gains in restored ecosystems. Aggregation rules applied to ecosystem functions to assess site equivalence are based on implicit assumptions about the substitutability of functions among sites and can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of restored ecosystem functions on the landscape. We investigated the consequences of rules applied to the aggregation of ecosystem functions for wetland offsets in the Beaverhill watershed in Alberta, Canada. We considered the fate of 3 ecosystem functions: hydrology, water purification, and biodiversity. We set up an affect‐and‐offset algorithm to simulate the effect of aggregation rules on ecosystem function for wetland offsets. Cobenefits and trade‐offs among functions and the constraints posed b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restorable sites resulted in a redistribution of functions between affected and offset wetlands. Hydrology and water purification functio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ne another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iodiversity function. Weighted‐average rules did not replace functions in proportion to their weights. Rules prioritizing biodiversity function led to more monofunctional wetlands and landscapes. The minimum rule, for which the wetland score was equal to the worst performing function, promoted multifunctional wetlands and landscapes. The maximum rule, for which the wetland score was equal to the best performing function, promoted monofunctional wetlands and multifunctional landscapes. Because of implicit trade‐offs among ecosystem functions, no‐net‐loss objectives for multiple functions should be constructed within a landscape context.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suggest criteria for the design of aggregation rules for no net loss of ecosystem functions within a landscape context include the concepts of substitutability, cobenefits and trade‐offs, landscape constraints, heterogeneity,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相似文献   
46.
为了解新乡市地表水中HCHs和DDTs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采集新乡市18个地表水样并测定其中HCHs和DDTs的含量,采用概率密度函数重叠面积法和安全阈值法评价了HCHs和DDT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新乡市地表水中HCHs和DDTs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28~49.2 ng·L-1和0.42~12.3 ng·L-1,与世界各地的地表水中HCHs和DDTs残留质量浓度相比属于中等污染水平.异构体比值表明HCHs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林丹的使用,而DDTs的残留来源于工业品DDTs的使用.生态风险评价基于DDD、γ-HCHs和p,p'-DDT的暴露浓度以及相应的毒性数据,概率密度函数重叠面积法和安全阈值法均表明了这3种有机氯农药中DDD的风险最大,其次是γ-HCHs,p,p'-DDT的生态风险最小;安全阈值法进一步表明DDD、γ-HCHs和p,p'-DDT超过影响10%水生生物的概率分别为10.2%、5.94%和0.01%.  相似文献   
47.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管理的重要参量和依据,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和基础.从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维度,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以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规划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8.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了济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2011年-2014年济南市经济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生态环境质量出现下降态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也出现了明显下滑.根据评价结果,探讨了该市在产业能源结构、机动车控制及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机动车管理、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环境和经济发展综合决策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49.
生态规划是在调查分析区域内各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异和承载力,分析人为活动对该区域的影响以及调控方向,为区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区域内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科学制定张承地区的生态规划,是建设京津冀生态涵养区的重要支撑.但是目前张家口市生态规划存在专门研究文献非常少、缺乏对微地形的考虑和分析、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做好张家口市生态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必须落脚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政方针,注重京津冀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必须要紧密结合张家口市当前面临的建成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京张联合举办冬奥会等多个发展节点.  相似文献   
50.
由William 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已经成为近年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度量工具,但是该模型仅考虑了土地的基本生产功能,忽视了土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文章借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改进了传统的生态足迹模型,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因子引入生态足迹模型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中,改进后的模型体现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同时,文章以江苏省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改进模型计算了其2010年生态压力指数,结果表明,江苏省生态压力指数达到1.495,其安全状况已经超过了极不安全边界,处于极不安全状态;最后利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对其2011-2015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预测,发现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压力指数快速增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89%,表明江苏省未来5年生态安全状况将继续恶化,这将严重影响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