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8篇
  免费   785篇
  国内免费   1415篇
安全科学   1787篇
废物处理   263篇
环保管理   1300篇
综合类   4609篇
基础理论   863篇
污染及防治   422篇
评价与监测   645篇
社会与环境   475篇
灾害及防治   45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408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584篇
  2012年   709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601篇
  2006年   549篇
  2005年   42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330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陈孝国  母丽华  杜红  朱捷 《灾害学》2015,(1):167-170,180
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煤矿突发事件应急救援TOPSIS群决策模型。其中决策者权重采用偏好值与群体平均偏好值的相似度计算,属性指标权重采用直觉模糊熵权法确定。通过直觉模糊加权集成运算将各决策矩阵进行合成得到综合决策矩阵,利用改进后的直觉模糊距离公式计算出全部备选救援方案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根据TOPSIS运算结果可以确定最佳事故救援决策方案。最后通过黑龙江省鸡西某矿的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IS的上海市嘉定区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6-2012年上海嘉定区9个气象站点的小时降水资料,结合嘉定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一个集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及防灾减灾能力为一体的区域暴雨积涝风险评价模型。通过GIS技术实现各指标的栅格化,并利用指数模型对各因子基于500 m×500 m栅格的基本单元进行计算,编制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区划图,构成嘉定区五个等级的风险,分别为高、次高、中等、次低和低。区划结果表明嘉定区的暴雨积涝灾害危险性指数从中心向外围成递减的趋势,且嘉定镇、新城和工业南区相对风险较高,华亭、徐行、南航和江桥风险相对较低。经嘉定区历年暴雨积涝灾情资料、典型暴雨积涝案例和专家的验证,均表明风险区划的结果和实际灾情符合度较高,对嘉定暴雨积涝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技术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应对赤潮灾害防灾减灾、灾后救援及管理的需求,在综合分析前人提出的赤潮灾害损失评估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参考赤潮灾害对受灾体的危害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的需求及在实际中可获取的业务数据,提出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灾害经济学理论,借鉴其他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先进思想,采用市场价格法,分别建立了包括海水养殖业经济损失、滨海旅游业经济损失、赤潮灾害业务与应急监测费用和赤潮灾害处置费用的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最后,提出了赤潮灾害损失评估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994.
根据2010、2012两年云南省的820个地质灾害监测记录,基于模糊信息概率区间数的大小来开展降水量因子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地质灾害发生前10 d的单日降水量与灾害的关系很小,基本不能用于预警模型的建立和风险评价分析;累积降水量与突发地质灾害关系明显,特别是5~10 d的累积降水量预测概括率已达60%以上,可以用于突发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的建立和实际的监测预警;加衰减系数的有效累积降水量因子对突发地质灾害预测效果并无提升,与普通累积降水量因子相比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995.
为评价典型有机污染物对长江三峡库区上游特有珍稀鱼类的环境风险,本实验以稀有鮈鲫为对象,研究了低剂量多环芳烃(PAHs)暴露而引起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将成年稀有鮈鲫暴露于不同浓度(0、0.1、0.3、1.0和3.0μg·L-1)的苯并芘(Ba P)中28 d,测定了体质系数、性激素含量、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和肝脏中与繁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在雌鱼中,Ba P暴露后,睾酮(T)的含量显著升高,雌二醇(E2)的水平显著下降并改变了T/E2的比值;在雄鱼中,T和E2的含量都显著下降.雌雄鱼性激素的改变可能与类固醇合成相关基因(Cyp17、Cyp19a)表达量的改变有关.Ba P暴露显著抑制了雌雄鱼肝脏中卵黄蛋白原(VTG)基因的表达.以上检测到的激素或者基因表达的改变主要发生在高剂量(3.0μg·L-1)Ba P暴露下,而长江上游库区水体中多环芳烃含量较低(100 ng·L-1),因此推测,库区存在的多环芳烃不会对三峡库区上游水体中的鱼类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996.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采集于2013年5月、7月和11月的钱塘江(杭州段)表层水中10种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进行了分析,初步明确其组成特征及来源,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钱塘江(杭州段)水体中检出5种微量的OCPs,检出频率最高的是β-HCH和δ-HCH.14个采样点均有不同浓度检出,钱塘江干流∑OCPs的浓度范围在1.31~6.68 ng·L-1,属低污染水平,3条主要支流∑OCPs的浓度范围则是1.32~4.23 ng·L-1.钱塘江(杭州段)水体中OCPs污染空间分布各异,上游兰江点位及桐庐县、富阳市境内各点位总体浓度相对较高.通过特征组分比例可确认HCHs污染主要源于农田中使用有机氯类农药的降解残留及新的林丹污染输入,且非固定污染源输入.利用EPA推荐方法对通过饮水和皮肤接触途径摄入钱塘江水体中OCPs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非致癌健康风险指数介于8.56×10-5~1.82×10-3,根据评价标准均未超标;致癌健康风险指数在3.96×10-8~1.93×10-7,均位于可忽略风险范围内.结果表明钱塘江(杭州段)作为饮用水水源,其水体中OCPs残留引起对人体产生的致癌、非致癌健康危害可忽略.  相似文献   
997.
为了解"引江济太"过程中塑化剂类污染物对贡湖的输入特征,于2013年8月对14个采样点的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浓度进行采样分析,并通过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方法,对其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均有检出,除采样点10、11和12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也有检出,其余4种均未检出,长江引水经望虞河进入贡湖后,DEP、DBP和DCHP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其最高浓度均出现在望虞河长江引水处(采样点1),说明在引水过程中长江水对望虞河有明显的PAEs输入,而贡湖锡东水厂DEP浓度高于贡湖其他采样点,南泉水厂DBP和DCHP浓度高于贡湖其他采样点,金墅湾水厂PAEs浓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DEP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值为3.91×10-8a~(-1),未超过国际组织规定范围,而DBP的最大非致癌风险值为1.17×10-5a~(-1),超过英国皇家协会RS规定的1×10-6a~(-1),但均对人体无明显非致癌危害.  相似文献   
998.
沈磊  庄惠生 《环境工程》2015,33(4):137-141,96
针对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的现状,总结诸多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综合风险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5个一级风险影响因素: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每个一级影响因素包括4个二级风险影响因素。由层次分析法获得各个一级影响因素和二级影响因素的权重值,根据所构建的评价集和评分标准,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现状的综合风险等级做定量定性分析。综合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气化发电行业处于"较高"的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相符。综合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合理,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应对策分析可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Although pesticide regulatory tools are mainly based on individual substances, aquatic ecosystems are usually exposed to multiple pesticides from their use on the variety of crops within the catchment of a river.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impact of measured pesticide mixtures in surface waters from 2002 and 2008 within three important Portuguese river basins (‘Mondego’, ‘Sado’ and ‘Tejo’) on primary producers, arthropods and fish by toxic pressure calculation.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 (SSDs), in combination with mixture toxicity models, were applied.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s of the taxonomic groups as well as in the pesticide exposures that these organisms experience, variable acute multi-substance potentially affected fractions (msPAFs) were obtained. The median msPAF for primary producers and arthropods in surface waters of all river basins exceeded 5%, the cut-off value used in the prospective SSD approach for deriving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A ranking procedure identified various photosystem II inhibiting herbicides, with oxadiazon having the relatively largest toxic effects on primary producers, while the organophosphorus insecticides, chlorfenvinphos and chlorpyrifos, and the organochloride endosulfan had the largest effects on arthropods and fish,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ensure compliance with European legislation with regard to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pesticides in surface waters.  相似文献   
1000.
Mercury(Hg) exists in different chemical forms presenting varied toxic potential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different mercury speci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predicted no-effect concentrations(PNECs) for Hg(Ⅱ) and methyl mercury(Me Hg) in the aqueous phase, calculated using the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assessment factor method, were 0.39 and 6.5 × 10-3μg/L, respectively. The partition theory of Hg between sediment and aqueous phases was considered, along with PNECs for the aqueous phase to conduct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Hg in the sediment phase. Two case studies, one in China and one in the Western Black Sea,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se PNECs. The toxicity of mercury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ir forms,and their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should b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mercury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