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硒是生物体必须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的硒能引起中毒。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硒的含量,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焙烧富集、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硒的方法。并对灯电流、负高压、原子化器的高度和温度、载气流量、还原剂浓度、预处理时活性炭、MgO、捕集剂用量的选择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讨论和优选。绘制了标准曲线,并对标准参考样进行了测定,在选定的最佳条件下,测得标准参考样结果与真值相吻合,精密度分别为5.3%和7.2%。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2.
人类活动(土地利用)和环境变化(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和重金属含量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土地利用/覆被,为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中硒和重金属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在西南典型“退耕还林”区,采集了旱地、水田和林地(天然林地和次生林地)的91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和分析了土壤中硒、重金属、 pH和有机质等参数.结果表明:(1)研究区表土中ω(Se)(0.42×10-6)、ω(As)(13.0×10-6)和ω(Sb)(1.03×10-6)均值显著高于渝西地区的土壤背景值;(2)人工次生林地表土中Se、 Cd、 Cr、 Ni、 Pb和Zn含量都显著高于旱地,表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可能会显著影响表土中硒和重金属富集;(3)土壤有机质(SOM)含量水平是控制表土中硒和重金属含量差异的重要因子.结果发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影响土壤pH和SOM间接深刻地影响土壤中硒和重金属迁移和富集.  相似文献   
63.
针对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壤硒与重金属"双高"现象,为充分开发其富硒土地资源,确保作物安全,本文基于"点对点"采集的土壤和玉米样品,利用反距离权重(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等方法,开展了西南某硫磺矿复垦区玉米硒元素吸收预测的同时,分析硒(Se)对重金属(Hg、As、Cd和Cr)的拮抗效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硒资源丰富,土壤Se平均含量达到0.83mg·kg-1,是中国土壤Se平均含量的2.87倍,玉米籽粒硒含量处于0.02~0.16mg·kg-1之间.由相关性分析和模型预测可知,研究区玉米籽粒硒含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壤硒、pH值、有机质和重金属As等,多元线性回归(MLR)对其预测最为有效,决定系数R2为0.52.通过比较研究区土壤硒不同含量梯度下玉米对重金属(Hg、As、Cd和Cr)富集特性,表明了土壤Se对重金属Hg、As、Cd和Cr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同类矿业废弃地复垦土地发展特色富硒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通过对松嫩平原绥化地区农作物及根系土样品的研究,开展了土壤理化性质、总硒、有效硒、硒形态及农作物硒含量测试,结合统计学方法探究了研究区内主要农作物的样品硒水平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作物硒含量为0.002~0.096 mg/kg,土壤总硒含量为0.13~0.52 mg/kg,土壤有效硒含量为0.002~0.007 mg/kg,土壤硒以强有机态硒(31.52%)为主。土壤总硒与有机质相关性较高,与有效硒、氧化还原电位(Eh)相关性较低;土壤有效硒与pH显著正相关;农作物硒含量与土壤离子交换态硒、有效硒、pH、Eh和有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不同作物对硒元素的富集机理不同,水稻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明显强于玉米。该研究表明可通过一定程度人为控制的土壤特性使得土壤中的硒更有利于农作物吸收,以便使农作物中硒含量能够满足居民硒健康需求,同时该研究为解决地质背景因素引起的天然"缺硒"地区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5.
第二松花江下游居民发汞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20世纪60年代第二松花江汞污染十分严重.为了解第二松花江流域的环境现状,在第二松花江下游的五家站镇收集了250名居民的头发样品,用冷蒸气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样品中的总汞含量.头发样品中w(总汞)为0.110~116.634 mg/kg,平均为2.205 mg/kg.在250份样品中,有77人头发中总汞(简称发汞)含量超过了美国环境保护局制定的1mg/kg的限值,占总人数的30.8%,说明在第二松花江下游地区仍有人群发生汞中毒的风险.在影响发汞含量的因素中,发汞含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没有相关关系;经常吃鱼人群的发汞含量大于不常吃鱼人群;吸烟、饮酒、染发人群的发汞含量分别高于不吸烟、不饮酒、未染发人群.   相似文献   
66.
Using nitric acid-perchloric acid wet digestion based FAAS method ten selected metals (Cd, Co, Cr, Fe, K, Mn, Na, Ni, Pb and Zn) were determined in the scalp hair of male Pakistani and Libyan donors (n = 62), between 3–54 years age and residing in typical urban areas. The study was taken up to identify sources of metal distribution in two diverse population segments expose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Sodium emerged with the highest mean hair concentration of 511.0 μg/g and 496.9 μg/g for Libyan and Pakistani donors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K, at 266.2 μg/g and 242.4 μg/g for the two donor categories. Cadmium showed the lowest mean hair concentration for both Pakistani (0.380 μg/g) and Libyan (0.530 μg/g) donors. Levels of Na, K, Pb, Cr and Cd were higher in hair of Libyan donors compared with Pakistani counterparts which showed higher comparative levels of Zn, Fe, Co, Ni and Mn. Strong metal-to-metal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Na–K (r = 0.638) and Cd–Co (r = 0.574) for Pakistani donors, while for Libyan donors, Na–K (r = 0.680) and Fe–Mn (r = 0.624) correlations emerged as strongly significant. Only K was found to have a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 (r = 0.611) with age for Pakistani donors while this corre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r = −0.500) for Libyan donors, probably arising from individual food habits. Other metals showed no viable relationship with ag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Cluster Analysis (CA) of the data evidenced food, industrial emissions and automobile emissions as possible sources of metal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reported for subjects from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67.
以某高校新生发样为研究样本,将生源地分为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7个地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发样中所含铬、铜、镍、铅、锌进行测定,通过非参数检验及偏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含量与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结果显示,所采集发样中铬、铜、镍、铅、锌的含量变化范围依次为0.22~101.84、0.36~112.24、0.70~128.75、1.39~136.13、1.12~719.50μg/g;发样中重金属浓度的地区排序为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华中>西南>华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发样中重金属的来源有所差异: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可能主要来源于燃煤、工业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9.47%、25.78%、22.89%;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地区发样中重金属可能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机动车排放、冶金化工过程,贡献率分别为47.76%、27.51%、18.24%。相关性检验显示,男性发样内铬、铜、镍、铅含量高于女性。其中,偏胖或偏瘦女性存在较高的铅暴露风险;40.2%的男性发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24.4%的女性发锌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且偏瘦女性发内缺锌现象显著;男、女发铜含量高于正常值上限的比例分别为91.8%、85.6%,存在不同程度的铜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68.
Influences of organic matters of soil and water on speciation and biological utilization of selenium are discussed. Humic acid is found to be the main pool of selenium in soil and affect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he element in soil-plant system. Fulvic acid from drinking water inhibits the absorption of selenium taken from di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s of water and selenium deficiency on the causes of KBD could be reflected in the limited synthesis of glutathione peroxidase, which is generally stimulated by fulvic acid from drinking water.  相似文献   
69.
讨论了人发中元素测定的前处理条件,并采用灰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了人发中锌,铜,铁,钙和镁5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0.
海水中Se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国内外学者近些年来有关海水中Se的测定方法(包括吕保存、富集分离方法及测定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对几种海水中痕量Se测定的常用方法(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阴极溶出伏安法等)作了重点的介绍,并对各种测定的发展历史,优劣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