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86篇
安全科学   314篇
废物处理   84篇
环保管理   187篇
综合类   1024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152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8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高碳氮负荷下同时脱氮除碳好氧颗粒污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永贵  黄钧  杨华 《环境科学》2011,32(11):3405-3411
在4 L反应器中,以补加葡萄糖和硫酸铵的猪场废水为基质,不接种活性污泥,加入粉末状活性炭对废水土著微生物进行预固定.通过批次进水并控制运行条件(逐渐提高COD、NH 4+-N负荷、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曝气量)培养同时脱氮除碳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了该好氧颗粒污泥的脱氮除碳功能及对高碳氮负荷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土黄色不规则球状,粒径为0.5~3.5 mm.COD和NH 4+-N负荷分别在4.80~12.6 kg.(m3.d)-1和0.217~0.503 kg.(m3.d)-1时,好氧颗粒污泥对COD的去除率〉94%,对NH 4+-N的去除率〉98%.当COD和NH 4+-N负荷分别提高至15.70 kg.(m3.d)-1和0.723kg.(m3.d)-1并运行4 d后,反应器内絮体激增,颗粒沉降变差并开始破碎,NH 4+-N去除率下降至81.6%.排出部分污泥并降低负荷继续运行,颗粒污泥的NH 4+-N去除率可迅速恢复至98%以上.本研究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同时脱氮除碳功能,可以耐受高COD和NH 4+-N负荷的双重冲击.  相似文献   
72.
高温高湿环境对车辆装备的影响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高温高湿环境条件对车辆装备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新时期我军车辆装备保障能力,就必须做好车辆装备的的防护管理。首先介绍了高温高湿地区气候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其对车辆装备的主要影响,最后提出了车辆装备防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
pH和DO对好氧颗粒污泥去除高氨氮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使用SBR成功培养的结构紧密、外形规则,具有良好脱氮性能的成熟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并探讨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人工模拟废水,以蔗糖作为唯一碳源,NH4Cl为氮源,将进水NH4+-N浓度由300 mg/L逐步提高至900 mg/L,相应的NH4+-N负荷由0.6 kg/(m3.d)提高至1.8 kg/(m3.d),考察pH和DO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控制反应器pH为8.0,曝气量为75 L/h时,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的效果最好,氨氮去处率分别为96.70%9、2.33%。由于运行过程中每隔15 min监测每个反应器pH值,使其维持在各自pH值7.0±0.1范围内。这种酸碱度环境对异养菌等微生物并没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在各pH条件下,COD去除的所需时间和去除率基本没有差别。在不同的DO下,COD在初始的60 min里降解速度有明显区别。曝气量为150 L/h时,COD的降解速度最快,但是曝气量过大颗粒污泥内部厌氧区被压缩,因此选择最佳的曝气量为75 L/h。  相似文献   
74.
沼气高值化利用与净化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户用沼气池以及传统工业沼气锅炉的低附加值沼气利用方式已经不适合沼气产业规模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方向,在分析我国沼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沼气制备车用压缩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高值化利用方式及相关标准;针对高值化利用方式,分析比较了现有的高压水洗、物理吸收、化学吸收、变压吸附、膜分离和深冷分离等几种沼气净化提纯工艺的技术及应用情况,介绍了高效沼气脱硫技术,并指出氧、氮含量源头控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5.
采用SBR工艺分别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下的活性污泥的生物相和结构,及对COD、NH4+-N、TP的去除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升高,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种类减少,结构变得紧密细小;盐度在1.5%范围内,SBR工艺对COD、NH4+-N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盐度为1%时,TP的去除率为76%。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高中速过滤器的应用环境、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并从结构组成及工艺环境和实际应用性价比方面,提出实际工作时选择高中速过滤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7.
温州近海海域海水及滩涂沉积物中PFOS和PFOA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温州近海海域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污染状况和特征,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法分析了采自乐清湾、瓯江口、西湾、飞云江口及洞头半屏岛的近海海水和滩涂沉积物中PFOS和PFOA污染水平。结果显示,温州近海海水普遍存在PFOS和PFOA污染,其中,PFOS的浓度范围为<1.0~31.36 ng/L,中位浓度为2.29 ng/L;PFOA的浓度范围为<1.0~23.66 ng/L,中位浓度为5.29 ng/L。滩涂沉积物样品中PFOS和PFOA的浓度范围(干重)分别为(<1.0~11.91)×10-9(中位浓度为3.60×10-9)和(1.84~34.01)×10-9(中位浓度为6.83×10-9)。温州近海海水中PFOS和PFOA的污染水平明显高于香港沿岸、中国南海海水、韩国沿岸海水和近海珠江三角洲,与大连湾的海水相当,海岸滩涂沉积物中的PFOS和PFOA浓度远高于珠江和黄浦江沉积物中的浓度。  相似文献   
78.
四川省苍溪县三清村高边坡的稳定性对当地居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需要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本文针对三清村高边坡自来水厂段W1危岩体,采用悬臂梁力学模型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将计算所得的W1危岩体截面的最大剪切应力与截面允许的最大剪切应力进行对比,可以判断W1危岩体在自然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该结果与野外的宏观判断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9.
在列举和分析比较当前岩土工程领域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各种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概述了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和优势,并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干坞大型临时工程拟建场地的岩质高边坡为实例,应用强度折减法基于FLAC3D软件对该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确定了边界条件和强度参数,计算了该边坡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自然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底部开挖以后边坡趋于欠稳定状态,同时指出了边坡的关键变形部位,可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Cyclops of zooplankton propagated excessively in eutrophic water body and could not be effectively inactivated by the conventional disinfections process like chlorination due to its stronger resistance to oxidation. In this study, an ecological project was put forward for the excess propagation control of Cyclops by stocking the filter-feeding fishes such as silver carp and bighead carp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 extraneous nutrient feeding.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stocking biomass showed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Cyclops could be controlled effectively, and the water quality was improved simultaneously by impacting on nutriment level and 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at proper stocking density of 30 g/m^3 of water. The growth of Cyclops may not be effectually controlled with lower biomass of fish (10 g), and the natural food chain relation may be destroyed for Cyclops dying out in water while the intense stocking of 120 g per cubic meter of water. In addition, the high predator pressure may accelerate supplemental rate of nutrients from bottom sediments to water body to add the content of tot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