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4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所筛选的高效脱色菌群,采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在活性污泥上,形民絮状立体网状微观结构。固定化脱色菌-活性污泥的脱色酶活力较未经固定的活性污泥提高70%左右。经厌氧条件下处理针织厂印染废水,色度平均去降率为77.3%,CODCr平均去除率为65.1%。  相似文献   
42.
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降解活性艳红X-3B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聚集-交联法固定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用于处理活性艳红X-3B染液。比较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和固定化细胞的某些性质,2种细胞的反应最适温度均为30-40℃,固定化细胞的反应最适pH值范围较宽,为7.5-9.4,热稳定性较好。Cu(2+)对2种细胞酶活力均有抑制作用;比较聚集-交联固定化细胞和海藻酸钠包埋固定化细胞的脱色能力,前者比后者酶活力较高,半衰期长,成本低,操作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43.
好氧及厌氧固定化微生物处理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分别包埋固定活性污泥及厌氧污泥进行了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好氧及厌氧降解试验,比较了固定化及未固定的污泥,固定化活性及厌氧污泥对废水处理力。结果表明,固定化污泥的容积负荷是未固定的污泥的1.3-2.1倍,在试验条例上,固定化厌氧污泥与自由厌氧污泥的容积负荷比(2.13)明显高于固定化活性污泥下自由活性污泥的比值(1.30-1.54)。综合污泥负荷及单位污泥产气量,说明固定化  相似文献   
44.
固定化微生物对水胺硫磷降解活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小荷  罗启芳  邹俊宁 《环境科学》1994,15(4):53-55,58
对水胺硫磷水样在生物降解前后的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磷,农药含量及降解率与CODCR及其去除率分别呈高度正相关,因此,选用CODCR去除率作为固定化微生物对农药降解活性的常用评价指标是适宜的。文中还给出由试验数据的回归方程及其显著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45.
固定化微生物柱对染料废水的脱色试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凹凸棒粘土颗粒为载体,混合固定化筛选出的7株高效脱色菌,组装成固定化微生物反应柱。该生物柱对各种染料废水均有良好的脱色作用,在染料为唯一碳源和能源时,对60mg/L的混合染料6h能脱色91%,对于用染槽废液与食堂废水配制的实际废水,能在72h的连续流动态下,保持80%以上的脱色率。固定化微生物柱的脱色机理是凹凸棒颗粒对染料的吸附和细菌对染料的降解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6.
利用下水管网系统净化城市污水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了下水管网系统污水净化的模拟试验,比较研究了厌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4 种工艺净化污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管网系统中设置固定化细胞,采用缺氧好氧工艺流程,可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60% 以上,出水水质可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47.
采用海藻酸钙法固定不同状态无花果曲霉(Aspergillus ficuum),形成活菌固定化小球和死菌固定化小球。并探讨了活菌固定化小球和死菌固定化小球在不同培养时间、温度、pH、染料浓度等条件下对偶氮染料弱酸猩红FG的脱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3℃、pH5.0、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经48h固定化无花果曲霉可达最佳脱色效果,脱色率达90%以上。固定化活菌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死菌。固定化活菌脱色动力学试验表明:活菌固定化小球对不同初始浓度的弱酸猩红FG的脱色遵循零级反应。活菌固定化小球经3次脱色后能重复利用,脱色率仍达87.2%。  相似文献   
48.
应用植物酯酶固化酶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作为酶的载体,将自制的植物酯酶固定在载体上的微孔内壁表面,制成农药快速检测板.采用酶抑制显色方法,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其检测灵敏度在0 01~0 1mg·kg-1范围.该农药快速检测板为现场检测这两类农药提供了简便而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太阳光/TiO2体系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氧化降解过程,考察了氧化降解过程中总可溶性蛋白、多糖、UV254等指标的变化,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7h处理后,太阳光/TiO2体系对水样中的DON降解率为29%,且降解过程中TN含量基本没有变化,而NH4+和NO3-的浓度明显增加;氧化过程中,总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含量明显减少,去除率达48.6%和54.5%.水样的浑浊度、UV254和DOC也有不同程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50.
从太原市焦化厂废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酚降解细菌,经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RNA鉴定,该菌株为Diaphorobacter属细菌,命名为PD-07.代谢机制研究表明,苯酚可诱导该菌合成邻苯二酚2,3-加氧酶降解苯酚.为了提高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以海藻酸钙为材料,对该菌株进行包埋固定化研究.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筛选出影响固定化菌株苯酚降解率的关键因素,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苯酚降解率响应区域.最后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回归分析,应用二次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拟合曲线与实验实测值相关性良好,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3.83%(m/V)、CaCl2 0.3mol/L、菌胶比1:26.73、固定化时间2h、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2、液固比4.86:1,在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96.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