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5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实验分析了6大类14种直接染料在兼氧条件下的降解性能和脱色效果。在未加葡萄糖的实验中,采用不同温度(20℃与35℃)和不同停留时间来测定染料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35℃下的最佳停留时间为48h,此时的COD。的去除率及脱色均有较好的效果,而在72h的停留时间下,降解效果无明显提升。20℃下最佳停留时间则为72h,此时的COD。去除率及脱色效果与35℃下的结果很接近。在添加葡萄糖的实验中得到结果证实了葡萄糖作为在共代谢作用中的碳源对促进染料的降解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践教学是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的必经之路。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平台,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实践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大工程教育观为指导,针对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在分析目前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运用国外大工程教育观的理念,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出发,提出建设适应大工程教育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刘会玉  林振山  齐相贞  沈竟 《生态环境》2011,20(11):1638-1646
栖息地毁坏和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两大威胁,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两者的共同作用将比单独作用所带来的物种多样性丧失更大。本文基于竞争-扩散均衡机制,考虑了外来种的不同竞争力,结合景观中性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了外来种入侵对栖息地毁坏(栖息地破碎和面积丧失)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外来种入侵成功将首先威胁竞争力与其相邻的弱物种;2)栖息地毁坏与种间竞争共同决定着外来种入侵的成功与否。当栖息地破碎促进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其抑制了与外来种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则会促进入侵。当栖息地丧失促进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时,将会抑制入侵;当栖息地丧失抑制了外来种相邻的本地强物种,将一定程度地促进入侵,但随着丧失面积的增加,则转为抑制。因此,为了抑制不同竞争力的外来种入侵,应采取不同的栖息地保护策略,并保护和促进其竞争力相邻的本地强物种。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外部干预对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作用效果,梳理不同理论描述驾驶人危险感知过程,并总结驾驶人危险感知行为机制;然后,从危险感知行为要素出发,分析驾驶风格、驾驶经验、交通环境、驾驶状态对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其次,介绍5种危险感知能力干预方式的研究成果,归纳各方式特点;最后,从干预效果持续性、评价指标、迁移效应等方面总结...  相似文献   
75.
京西门头沟区自然植被滞尘能力及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2006年夏季实地测量的植物叶片滞尘数值,得出常绿乔木、落叶阔叶乔木、灌木以及草地4种不同植物类型的平均滞尘能力,再将其与用遥感方法估算出的叶面积指数以及植被统计数据相结合,评估了门头沟区自然植被总体的滞尘能力、滞尘量与滞尘效益.结果表明: 自然植被具有明显的滞尘功能,门头沟区自然植被的年滞尘量为39.47×104 t,由此带来的滞尘效益价值为67.10×106元;灌木林和落叶阔叶林2种植被类型,是研究区自然植被滞尘能力和年滞尘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常绿乔木的滞尘时间长于其他任何植物种类,其年滞尘量与滞尘能力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6.
以探测器火灾信息数据库为依据,通过对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各种点型感烟、感温及CO气体探测器对八种典型试验火响应数据测量及数据挖掘,提出用梯度幅值评估方法,对上述探测器的火灾探测能力作出相应的评估结论,为城市建筑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的正确设计、选型和使用提供了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一种改性乙二醛一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其胶凝时间可由乙二醛的加入量控制.抗压强度大.表面活性剂甲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其渗透性。  相似文献   
78.
杨红琼 《环境与发展》2020,(2):207-207,209
在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基层环境监察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基层环境监察执法能力的有效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9.
化学湿润剂的湿润能力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氯化钙、水玻璃、丁二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5种化学湿润剂对4种现场采集的粉尘进行正向渗透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学湿润剂均能改善水湿润粉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0.
利用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计算的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tmospheric Self-cleaning ability Index,简称ASI)和环境监测站PM2.5实测数据,评估了中国大陆地区2014—2019年相对于2013年("大气国十条"实施初期)污染物总体排放率的相对变化,给出了PM2.5浓度削减量中气象条件和减排措施的相对贡献.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排放率总体已下降,2017年各地区全面实现减排,较2013年全国平均减排36.11%,2019年减排幅度进一步加大,至48.50%,其中中东部地区整体减排力度大于西部和东北部地区.2015和2016年秋冬,重点区域持续性重污染频发现象的出现是不利气象条件背景与减排略有放松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持续的减排措施对于遏制空气质量的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2019年,京津冀、汾渭平原、长三角等9个重点区域PM2.5浓度相较2013年明显降低,高空气质量至少一半以上的原因来源于人为减排,气象因子的贡献相对较小,仅为3%~18%,一些区域气象因子对PM2.5的改善甚至起到负作用.2013年"大气国十条"实施以来,全国各重点区域有效的污染排放控制确实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研发的分离气象和减排措施对PM2.5浓度变化中相对贡献的方法,使用的定量关系简单、明确,所使用的数据客观、可靠,有利于快速估算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