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4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91.
综合运用具有相当精度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建立美国民航运输安全中的机场跑道侵入的AR I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克服了样本空间总是有限带来的不足,揭示出民航跑道侵入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未来美国民航跑道侵入事故发生次数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为我国民航部门科学地制定飞行计划、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2.
对液化石油气站选址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判断风险的可接受性,从而确定选址是否合理。拟建液化石油气站的F/N曲线未知,辨识液化石油气站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并应用风险积分参数确定液化石油气站的风险。经判断,液化石油气站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应用BLEVE火球模型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事故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影响范围内的最大人数及事故发生频率,在此基础上对LPG站的风险积分参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英国安全卫生执行局应用ALARP准则制定的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液化石油气站的风险处于合理可接受区。采取一定风险减缓措施后,可考虑在此地点建设液化石油气站。  相似文献   
293.
测度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人地关系协调分析法与经济分析法,特别是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结合,提出了可持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概念,探讨了发展中人文资本、自然资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测度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指标系统。  相似文献   
294.
探讨了环境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规律,通过余弦模型对连云港田湾核电站2005—2008年度γ辐射连续监测自动站的月均值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比较,得到拟合曲线与实际曲线吻合,余弦模型能反映出γ辐射水平的季节性变化规律的结果。  相似文献   
295.
通过系统调研对比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本文对2013—2018年全国主要城市的空气PM2.5浓度及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采用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三年滑动均值作为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是国际通行做法;2013—2018年我国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受气象等相关因素影响,年均值波动较大,采用PM2.5浓度三年滑动均值变化曲线更为平滑,且采用前两年及当年的年均值进行计算更切合实际需求;采用EMI指数法量化分析气象因素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表明大气污染气象条件的年际变化具有波动性且各重点区域变化趋势也有所不同。建议引进三年滑动均值作为PM2.5长期变化的考核依据之一,使空气质量评价考核方式更为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96.
In this study,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to concentrations of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 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 in Chinese farmed Trachinotus ovatus between 2014 and 2015 using a modified QuEChERS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and ultra 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FLC-MS/MS) method. The tissue distribution (muscle, skin, liver, kidney and gill) in Trachinotus ovatus was also assessed. The detection frequencies of PFOS and PFOA in fish were 92% and 3%, respectively, and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were 0.392 and 0.015 μg/kg wet weight. The analysis of PFOS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ssues in Trachinotus ovatus showed the following trend: skin> gill> kidney> liver> flesh. Results revealeded farmed Trachinotus ovatus in China to generally be contaminated with PFOS. Moreover, the average daily intake for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pollution content was 0.268 ng/kg body weight/d (PFOS) and 0.014 ng/kg body weight /d (PFOA), respectively. Both hazard ratio values were less than 1, indicating that exposure levels of PFOS and PFOA through Trachinotus ovatus consumption may not lead to adverse health effect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97.
中国不同交通模式的可达性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运输网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分析可达性空间格局差异对引导人口分布和交通设施合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2 317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法,通过构建可达性指标分析了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及综合交通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公路可达性形成了以郑州、武汉、合肥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铁路形成了以京沪线为轴线,沿铁路干线分布的带状结构,最优区已南移至合肥及南京;机场可达性形成了以各个枢纽机场为核心的"轴-辐"结构;港口可达性由沿海向内陆降低;综合交通可达性由东向西降低,具有反自然梯度特征。4种交通方式的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约有70%的县域超过平均水平,与人口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但存在区域内的不均衡现象。最后对各交通方式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98.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成熟颗粒污泥和某污水处理厂回流、厌氧、曝气、消化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一维、二维分形维数(D1、D2、D′2)及平均粒径在不同统计样本数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统计样本数达到200以上时,ABR中成熟颗粒污泥的D1、D2、D′2值趋于稳定;当样本数达到300以上时,某污水处理厂4个单元中絮状污泥的D1、D2、D′2值也分别趋于稳定。此外,1#ABR中的颗粒污泥在统计样本数达到350以上时其中位直径趋于稳定,而2#ABR和某污水处理厂4个处理单元中的污泥,在试验样本数下并未达到稳定。基于研究的结果和相关文献的结论,研究认为,如果需要得到稳定的平均粒径结果,可能需要大量的统计样本数,该样本数至少要大于600。  相似文献   
299.
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引起区域气候不稳定,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和持续性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威胁.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一元线性回归法探讨1950~2019年中国季节平均最高气温(AMT)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线性相关、偏线性相关以及小波分析揭示中国各季节AMT与大气环流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各季节AMT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夏、秋和冬季AMT上升幅度分别为1.21、0.08、1.81和0.25℃,其突变时间主要集中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2)空间分布上,除夏季以外,其它季节AMT平均变化率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但其增加程度各不相同,其中春冬季节东北和西北地区变化速率最快.(3)各季节AMT与大气环流因子间存在复杂关系,其能量强度在不同时频域上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夏季AMT呈显著负相关,北大西洋涛动对夏秋冬季AMT变化产生较大程度正向驱动,北极振荡对各季节AMT均具有明显正向驱动作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因年份不同对春夏季AMT的短期变化存在显著正向或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制定科学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