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以MATLAB应用软件作为开发平台介绍了黑色金属挤压力智能化计算软件的开发方法,设计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实现冷挤压力的智能化计算以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软件计算的挤压力的大小与传统方法比较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52.
对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在不同季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进行了探讨。在石景山、前门、农展馆、十三陵等地区的气溶胶有机污染物中均检测出EPA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在一年中,冬季有机污染物浓度大约为春季或夏季的10倍左右,夏季有机污染程度最低。冬季(12月24日)大气中强致癌的多环芳烃BaP在所有地区均超过国家标准(10ng/m^3),农展馆地区超标2.5倍,前门地区超标5倍,石景山地区超标7.5倍,这些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的不完全燃烧,也有相当部分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53.
朱效娟  叶洪峰 《环境科技》2006,19(Z2):62-64
受潮汐影响的闸控河网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是水环境控制的重要内容。针对闸控感潮河网的水流特点,介绍了基于动态水质模型的水环境容量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方法综合考虑了感潮河网地区水流运动复杂、易受水利工程设施运行影响的特点,并成功地应用到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  相似文献   
54.
阐述了自动化技术跟环保设备相结合的现状,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水处理、大气治理等环保领域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自动化技术在环保设备上应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自动化技术跟环保设备的结合情况来看,环保设备将会更加智能、高效、经济。  相似文献   
55.
提出一种基于9轴IMU的智能安全帽姿态估计算法,实现智能安全帽实时姿态估计。通过对IMU采集到的物体加速度和物体所在地磁感应强度数据进行分解,得到物体静态四元数数据;然后根据物体角速度数据和四元数的微分关系对动态四元数进行估计,实现物体的姿态估计。同时,文中提出修正转轴补偿的方法,解决由于物体俯仰角为±π/2时分解四元数计算横滚角时出现的奇异值问题。实验结果显示,文中算法可以实现智能安全帽的姿态估计,在估算精度和实现性上均有良好表现。  相似文献   
56.
为满足危险废物监管各种业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开展物联网技术在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处置等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危险废物智能监管平台,建成由管理部门门户、产废单位门户、运输单位门户、处置单位门户等四大门户统领,危废监督管理系统、电子联单系统、GIS监控管理系统、污泥刷卡转运管理系统、危废视频监控系统、固废超市管理系统等六大系统组建的统一管理平台,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业务需求结合先进的物联网、移动互联、二维码、NFC、GPS等技术,创新性地形成"移动端电子联单模式、GPRS监管预警模式、IC卡刷卡转运模式、固废超市微循环管理模式"四大管理模式,实现涉危单位内部微循环管理,转运过程多手段监控,让危险废物从最初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业务流程呈现精细化、实时化的全闭环管理,实现对危险废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跟踪,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支业务处理迅速、信息统计分析及时、办事高效、危废监管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队伍,为环保部门真实、细致、及时、动态地掌握危险废物的转移情况提供技术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57.
当前管道风险评价工作普遍使用半定量方法,通过对该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目前半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录入数据准确性不足、评价结果准确性不高,时效性不强等。通过分析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开始在管道的应用前景,展望了智能管道时代管道风险评价发展方向:实现管道风险评价实时动态评价,提高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实现风险的预测预警等,为未来管道风险评价技术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8.
为实时监控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有效降低建筑事故发生率,实现主动的安全与组织管理模式,结合基于智能安全帽的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监测与管理系统,构建了工人安全行为绩效考核模型并设计激励机制。通过在温银施工项目的应用,进行了现场工人安全行为绩效的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依据现场行为进行监控和绩效考核能够有效地改善工人的安全行为,有助于形成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竞争氛围,有助于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9.
ABSTRACT

Three novel calix[4]arene molecule-based 1,8 naphthalimide fluoroionophore for the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kesoxim-methyl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in pesticide binding studies. The possible interaction between pesticides and fluorescent calix[4]arene molecules was monitored by UV/Vis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When compared the studied pesticides, kesoxim-methyl was strongly quench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upper rim-modified calix[4]arene. UV and fluorescence titration experiments were also studied to determine both the quenching mechanism and stoichiometric ratio consisted in complex formation. Furthermore, pesticide release experiments were also performed with a fertilizing agent as urea by using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echnique.  相似文献   
60.
A novel composite gel composed of carboxymethyl-chitosan (CM-chit) and bentonite (H-bent) was used as the carrier for encapsulating atrazine and imidacloprid to control their release in water and retard their leaching in soil. 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CM-chit and H-bent in the composite were confirmed by FT-IR, and good dispersion of pesticides in the carrier was observed by S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release experiments in water, the CM-chit/H-bent composite carrier showed double advantages of both encapsulation by the polymer and sorption by the bentonite. The time taken for 50 % of active ingredients to be released, t 50, was prolonged to 572 h for atrazine and 24 h for imidacloprid,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esticides on release behavior was related to their hydrophobicity and water solubility. Leaching experiments through a soil layer showed that this novel carrier reduced the amount of pesticides available for leaching, and would be useful for diminishing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pestici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