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8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414篇
综合类   650篇
基础理论   108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7篇
  1971年   9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等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淠河灌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健康风险状况,选取Cr6+、As、Cd、Pb、Mn、Cu、Zn、Fe、F、NH+4-N等10项污染因子作为健康风险指标,运用三角模糊集理论和α-截集技术,确立置信度为0.8,得到各污染指标的健康风险区间值;同时建立模糊化特征的风险等级判别标准和判别方法.结果表明,该水源地水质总健康风险值为4,风险等级为Ⅳ级(一般).3种化学致癌物Cr6+、As、Cd合计风险区间值介于5.586×10-5~9.365×10-5之间,风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Cr6+AsCd,浓度在空间上变化不大,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但均未超过美国环保署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1.0×10-4;Cr6+风险区间值较大,风险等级较高,应将Cr6+作为首要的健康风险管理控制指标.其余7种非致癌化学有毒物没有风险,不存在负面效应,非致癌健康风险明显低于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82.
介绍了模块化施工的概念、原则及主要做法,以实例证明录取模块化施工可大大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3.
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勘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4):125-130
目的研究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及应用。方法从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对装备研制项目整体质量的影响度出发,对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进行特征归类,分析现有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流程的局限性。结果提出了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机构的组织管理和权限建议,引入风险阈值理论优化了装备研制项目险预警流程,并给出优化流程中不同风险分析子集的模型应用情景。结论研究提出的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体系框架和分析模型,可为可靠性风险预警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条款,探讨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定义、适用对象、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同时,结合多年的环境管理经验,分析了典型行业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点,并指出了目前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实践表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有助于提高环境管理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85.
对陕西北部某化工企业污灌区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积累状况及空间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排放导致了周围农田土壤中Cd和Cu的聚集,其中Cd的积累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土壤Cu、Zn和Pb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21,属轻度污染,4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为0.74,属警戒线等级.在剖面上,所有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层0~10 cm范围内,在空间分布上,污水排放企业污灌区土壤和作物重金属Cu、Zn和Cd的强烈聚集区出现在企业排污口附近100 m范围内,而Pb集中在200 m范围内,并随着距企业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呈降低趋势.在企业污水灌溉的影响下,玉米籽粒中Cu、Pb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4、0.129和0.036 mg·kg-1,明显高于对照区,其中Pb达到5.7%的超标率.玉米籽粒中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大小为PbCuZnCd,综合污染指数为0.53,属安全清洁等级;4种重金属元素中,除Cd在作物中与土壤中有效态和全量之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其余元素作物中和土壤中含量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该化工企业周围,尽管由于污灌引起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但由于在农作物中的积累有限,暂时未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但由于交通及烟尘引起的Pb的超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6.
龙口市污水灌溉区农田重金属来源、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30,自引:17,他引:13  
采集龙口市污水灌溉区农田土壤,分析测定土壤pH和重金属含量,以采集的70个土壤样点为研究对象,根据多元统计中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究研究区重金属的来源;采用地统计理论与GIS空间插值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最后利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做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9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重金属Cd的均值是当地背景值的3.06倍,富集情况最为明显;指数法进行的污染评价显示Cu、Cd和Pb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7.06、6.10和5.54,三者均属重度污染;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Cu、Zn和Pb、Cd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污水灌溉是它们的共同污染因素,前两者为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与长时间的累积作用,而北部煤矿开采和煤矸石的堆积产生的污染以及电镀、机械制造等工业污染是后两者的污染来源;Co、Cr、Mn、Ni和As主要是受成土母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据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研究区70个样点,有13个是中污染程度,23个属于轻污染,28个是警戒程度,6个样点处在安全范围内;从空间分布上看,重金属含量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黄水河下游的诸由观镇和徐福镇,说明污水灌溉给当地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87.
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波 《环保科技》2014,(1):26-29
针对目前我国环评机构鱼龙混杂,环评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建设项目环评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本文就环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建设项目环评质量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提高“项目教学”实效性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职业角色的塑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被普遍认为是能将专业学科体系与职业行业体系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项目捆绑教学模式"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四个合作"的有效途径。研究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师、学生、工程项目、教学管理等方面因素,以及总结该种模式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实效性手段,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9.
ABSTRACT: Soil water was monitored by neutron scattering in six soils, three each within two drainage catenas in east-central Illinois, over a 15-month time span. The prairie soils have formed in: (1) 76–152 cm of silt loam, eolian sediments (bess) over glacial till (Catlin-Flanagan-Drummer catena), and (2) bess greater than 152 cm in thickness (Tama-Ipava-Sable catena). We characterized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se soils over the total time span and for wet and dry climatic subsets, as an aid to potential irrigation decisions. Soils of the thin bess, C-F-D catena dried out to lower water contents and had greater soil water variability than did the thick bess soils. Under wet conditions, soil water contents in the two catenas were quite similar. Alleviation of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ying via irrigation would thus be more advantageous to yields on the C-F-D soils than on the T-I-S soils.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Irrig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dolomite aquifer in eastera Kankakee and northern Iroquois Counties, Illinois, is extensive and increasing. Interruptions of domestic supplies have been reporte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during the 1980's. To address this issue, a regional assessment of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the region was conducted in 1987 and 1988. Options for managing the dolomite aquifer were also investigated. Hydrogeology of the dolomite aquifer was determined using five aquifer tests. Tranamissivity values of the dolomite aquifer ranged from 14,000 to 50,000 gpd/ft (168 to 600 m3/m/day). Storage coefficients were between 0.0001 and 0.0002, within the range of a confined (artesian) aquifer. Based on flow-net analyses, recharge of the dolomite aquifer ranged from 85,000 to 285,000 gpd/mi2 (124.4 to 417.0 m3/day/km2). Water levels of the dolomite aquifer were mapped during five periods in 1987 and 1988 by measuring up to 226 wells completed in the dolomite aquifer. Maximum regional water-level declines because of irrigation pumpage were 44 feet (13.4 m) in 1987 and 72 feet (21.9 m) during the drought of 1988. Based on ground-water use data, precipitation records, and hydrogeologic information, the magnitude of water-level declines can be attributed more to differing hydrogeologic conditions than to pumpage or climatic changes. Existing ground-water management methods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over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of the study area are reviewed and alternative management options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