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785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99篇
环保管理   175篇
综合类   1311篇
基础理论   426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19篇
评价与监测   178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81.
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末以来,光活性膜由于诱人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溶胶—凝胶法等制备二氧化钛膜的方法及其原理,并根据基于二氧化钛膜的光催化技术的特点简单地讨论了光活性二氧化钛膜的可能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982.
溶解有机物(DOM)是决定水环境中铅(Pb)的形态、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的重要因子.然而,落叶DOM与Pb(II)络合作用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光和微生物降解是调控DOM含量、组成与活性的两个关键过程.本研究运用降解培养实验、光谱学表征和荧光猝灭滴定,考察光和微生物降解单独作用和共同作用对芦苇落叶DOM的改造及其对DOM与Pb(II)相互作用的影响.激发-发射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共识别出4个类腐殖质组分(C1~C4)和1个类蛋白质组分(C5).类腐殖质组分更容易被光降解,类蛋白质组分则被微生物优先利用,光降解在短期的光-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对于原始落叶DOM,Pb(II)主要与类腐殖质组分C1、C2和C4络合,C3组分只在光-微生物降解后的样品呈现显著荧光猝灭,类蛋白质组分C5在光和光-微生物降解后开始参与络合.类腐殖质C1与Pb(II)络合的条件稳定常数logKM在光降解后升高而在光-微生物降解后下降,C2和C4的logKM值经过各降解过程后均升高.降解后这3个组分参与络合的比例f和络合容量Fmax·f均显著降低,且光降解的影响显著高于微生物降解.这些结果表明,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对DOM丰度、组成和结构的改造将显著影响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稳定性和络合容量.  相似文献   
983.
有机物好氧生物降解性二氧化碳生成量测试法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了探讨测试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方法的通用性和可比性,建立了用二氧化碳生成量来测试有机污染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的合理方法。生物反应瓶容积2L,受试有机物浓度100mg/L,接种污泥浓度500mg/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4d。通过有机生物降解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标准-生物降解性指  相似文献   
984.
西宁地区公路两侧土壤和植物中铅含量及其评价   总被引:72,自引:2,他引:70  
对西宁市郊主要公路两侧的和植物中的重金属铅含量采用原子吸收进行了测定。土误用 植物中的污染都较严重。铅的含量比清洁对照区高,土壤2.7-4.1倍。杨树枝叶3.0-4.1倍,小麦青苗3.0-3.7倍,蔬菜2.5-2.3倍。土壤、树木和农作物在距路边80-100m处铅含量通常降到当地背景水平。  相似文献   
985.
介绍了碳纤维束汞膜微电极的制作过程,研究此电极的伏安特性,用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汽车尾气中的铅含量,确定适宜的实验条件,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检出限为0.1ng.ml^-1,线性范围1.0-20ng/ml^-1,相对标准偏差9.4%。  相似文献   
986.
我国东部地区硫沉降模拟研究──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作者研究的统计箱模式,模拟分析了1990年的硫沉降及其来源。结果表明,SO2浓度分布与排放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SO2-4浓度分布受气象场的影响较明显;干沉降作用对大气中的SO2是一个重要的清除过程,SO2-4在大气中的清除主要通过湿沉降过程实现;硫沉降污染主要集中在华北大部,长江中下游的江浙地区、川贵部分地区和华中地区的武汉、长沙等地附近;直辖市的排硫大部分传输沉降到相邻的省份,其它省份的排硫一半左右沉降在本省,大约三分之一的排硫输送到相邻的省份。  相似文献   
987.
为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研究了一个可用于模拟硫化物远距离输送和沉降的二维欧拉统计箱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湿沉降模式计算值和监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大于0.7;尽管SO2、SO24-浓度和沉降量对一些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但模式的主要输出结果硫沉降对参数的变化不敏感,只要参数在适宜的范围内取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对气象场的年际变化影响分析表明,采用多年统计平均气象场代替单气象场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88.
Two-week average NO2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in Amsterdam (NL), Huddersfield (UK) and Prague (CZ) at 80 sites in each study area, to assess small area spatial variation, using a tube type and a badge type passive sampler. The badges appeared to be less robust than the tubes. The lower detection limit for tubes and badges was 3.7 and 0.91 µg/m3, respectively for fortnightly measurements. Accuracy of the samplers was determined with reference methods (chemiluminescence). The mean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measured by diffusion tube over that by the reference method was 1.16, 1.03 and 0.77 in Amsterdam, Huddersfield and Prague, respectively. Standardizing the badges for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Amsterdam, the relative mean ratio of the concentration measured by the badges over that by the reference method was 0.95 and 0.58 in Huddersfield and Prague, respectively. NO2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Mean NO2 concentrations were 36, 26 and 22 µg/m3 in Amsterdam, Huddersfield and Prague, respectively. The precision of duplicate tubes and badges was 8% and 11%, respectively. Both samplers are suitable for determining real variation in small area NO2 concentrations in the ranges which occurred. It is concluded that low-cost, simple NO2 passive samplers can provide reliable information about variation in NO2 concentrations within urban or rural areas on a small spatial scale. Based on its robustness and its precision, tubes were preferred over badges.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解决埋覆介质中牺牲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的不确定性,实现非匀质介质中牺牲阳极电容量测试结果的评价和对比.方法 模拟沉管隧道埋覆的环境介质,对铝合金牺牲阳极的电容量和溶解形貌进行评测.为区别于现有的海水等匀质介质中阳极的检测方法,建立非匀质介质中铝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方法.另外,在上述埋覆介质中,测定阳极和阴极的极化曲线,修正仿真计算的边界条件,有利于模拟这种高电阻率介质环境下阴极保护电位分布.结果 测试箱所测电阻率与商用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精度相当.A1阳极在低电阻率的海水中(25~40?·cm)性能稳定,电容量稳定在2500 A·h/kg,溶解性能良好;在40?·cm海淡水+回填石的混合介质中,电容量测试值数据波动大,重现性差.B1阳极在海水(25~40?·cm)中的电容量和A1阳极相当,未见到差异,在40?·cm海淡水+回填石混合介质中,电容量数值分散性小,电化学活性高.结论 混合介质中的评价试验体现了海淡水、混合介质电阻率和回填石对阳极溶解产物阻滞的综合效应,提高了抛石环境中铝阳极寿命评估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沉管隧道钢壳用铝合金阳极电化学性能评价和牺牲阳极保护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990.
水电水库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气候变化.然而目前关于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原因是缺失了世界各地山区水库的数据,另一方面原因是未将受水库影响的上下游河道考虑在内.本研究重点关注雅鲁藏布江流域水电水库——藏木水库丰枯水期CO2、CH4和N2O的溶存浓度与扩散通量的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