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86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99篇
综合类   478篇
基础理论   229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72.
通过室内土柱出流实验,分析了重金属离子铜在饱和砂质壤土中的运移行为,发现高浓度的入流液有利于铜离子的运移。同时借助于软件包CXTFIT,用确定性平衡模型和非平衡两区模型对铜离子的出流动态进行了拟合,并预测了土柱不同深度处铜离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室内饱和均质条件下,应用确定性平衡模型拟合参数模拟精度要高于非平衡两区模型,可以不用考虑不动水体对铜离子运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选取湖南某矿区重金属镉、砷复合污染稻田土,以泰优390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湿润灌溉(CK)、农艺措施淹水(WF)、速溶硅肥结合淹水措施(FYsi)、矿物硅肥结合淹水措施(FKsi)及2种硅肥结合淹水(FYK)对土壤中As、Cd生物有效性及水稻糙米中As、Cd累积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处理土壤p H值上升幅度为0.12~0.72个单位,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最后趋于中性的规律.淹水后,土壤Eh显著降低,FYsi、FKsi、FYK这3种配合硅肥的淹水处理土壤Eh值显著高于WF处理,与对照相比,淹水处理糙米中Cd含量降低了38.83%~65.05%,其中,WF、FYK处理对糙米Cd累积抑制效果最佳,糙米中Cd含量为0.98 mg·kg~(-1)、0.72 mg·kg~(-1);除WF处理糙米中As含量增加了36.64%外,FYsi、FKsi、FYK处理糙米中As的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23.80%、38.10%、47.62%.FYsi、FYK处理对糙米As累积抑制效果最佳,糙米中As含量为0.13 mg·kg~(-1)、0.11 mg·kg~(-1).Cd各提取态含量与其在水稻糙米中的含量均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可交换态、TCLP提取态As与水稻糙米中As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FYsi、FKsi、FYK这3种施硅耦合淹水处理均可有效阻控稻米镉砷复合污染,其中FYK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4.
磷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对反硝化微生物的活性和功能有重要影响.反硝化功能基因nir K和nir S是编码亚硝酸还原酶的两种同工酶基因,但是,磷对具有同种功能的nir K和nir S型反硝化菌的调控是否存在差异尚不十分清楚.本文采集严重缺磷红壤性水稻土设置水稻盆栽试验,通过外源添加磷肥设置对照(CK,P:0 mg·kg-1),低磷(P1,P:15 mg·kg-1),高磷(P2,P:30 mg·kg-1)这3个磷添加水平,研究不同磷水平对水稻亚硝酸还原酶基因的组成与丰度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在长期缺磷土壤上施用磷肥对含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 K和nir S的细菌种群的调控作用有明显差异.不管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含nir S的微生物种群均对施磷水平表现敏感,尤其是高磷(P2)水平,施磷可导致nir S丰度提高2~3倍,同时显著改变nir S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组成结构.相比之下,施磷后含nir K基因的微生物组成结构和丰度变异较小.与非根际土壤相比,高磷水平条件下根际土中nir S的基因拷贝数和群落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缺磷和低磷条件下水稻生长只引起根际土nir S种群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丰度与非根际无显著差异.但不同磷水平条件下nir K的基因丰度和组成结构在根际和非根际土之间几乎无显著变化.综上所述,在严重缺磷水稻土中加施磷肥会显著提高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中nir K和nir S型反硝化菌数量,并改变其种群组成结构,且nir S比nir K型种群响应更敏感.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的水稻根系生长均显著改变了根际土壤中nir K和nir S种群组成结构,但除了在高磷水平条件下显著增加了nir S丰度外,对nir K和nir S丰度均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施肥对土壤反硝化过程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阐明人类活动对三峡库区第一大支流香溪河流域氮输入的影响程度,基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模型估算了2001~2015年间香溪河流域乡镇水平的人类活动净氮输入,分析了氮输入的主要来源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香溪河流域人类活动净氮输入(NANI)因氮素施用的变化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但2015年相对2001年的NANI下降了143kg N/(km2·a);空间尺度上,香溪河流域NANI整体呈现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其中NANI输入强度差异较大的区域主要有昭君镇、峡口镇和黄粮镇.从人类活动净氮输入的组成上来看,氮肥施用仍然是最主要的来源(40.06%),其次为大气氮沉降(29.98%)和食品/饲料净氮输入(27.75%),作物固氮仅占净氮输入总量的2.21%.香溪河流域的NANI与人口密度和耕地面积比例极显著相关(P<0.001);而NANI与河流氮输出的相关性不显著,香溪河流域河流氮输出占NANI的比例仅为24.28%.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氮素施用降低流域尺度氮素净输入量,但该流域NANI与河流氮输出无直接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76.
两种抗生素菌渣经SEA-CBS技术处理后的肥料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生素菌渣的环境无害化利用处置目前已成为行业和政府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有效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经SEA-CBS高效复合资源化利用技术制成的吉他霉素和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理化特性研究,并分析了未施肥、施加不同比例的商品肥和菌渣有机肥对苦苣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吉他霉素和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的pH分别为6.59和7.92,含水率分别为5.21%和10.60%,抗生素残留均未检出;吉他霉素菌渣有机肥中w(Cr)、w(Pb)和w(As)相对较高,分别为33.40、7.05和1.57 mg/kg,而w(Cd)(0.34 mg/kg)和w(Hg)(低于0.002 mg/kg)相对较低;两种抗生素菌渣有机肥的总养分含量均在5%以上,w(有机质)均大于80%,均符合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及NY 525—2012《有机肥料》中的相关限值.植株生长试验研究发现,施加1%和3%的吉他霉素菌渣有机肥时,苦苣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均优于未施肥处理,且株高均大于施入商品肥处理;施加1%螺旋霉素菌渣有机肥下苦苣生长性能优于未施肥情况.研究显示,SEA-CBS技术可有效去除菌渣中残留的抗生素,并实现抗生素菌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7.
探索黄土旱塬区农田土壤碳、氮和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可为农作物高效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山西寿阳24 a玉米旱作试验田为对象,研究长期秸秆覆盖还田、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不还田对土壤元素和胞外酶活性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并计算向量角度和长度用于指示微生物面临的资源限制情况,向量角大于45°和小于45°分别表示微生物受磷限制和氮限制,偏离45°越大表示限制程度越大,向量长度越长表示微生物受碳限制越严重.结果表明:(1)长期秸秆还田土壤C/N和C/P分布在9.81~14.28和14.58~21.92之间,均值分别为12.36和17.51,分别较试验初期降低了6.0%和4.2%;土壤N/P分布在1.27~1.57之间,均值为1.42,较初期提高了2.2%.土壤C/N和C/P均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土壤N/P基本呈现出持平趋势,且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之间土壤元素计量比均无显著性差异.(2)相比24 a长期不还田处理,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和β-1,4-N-乙酰葡糖氨糖苷酶(NAG)活性显著提高了134.4%和107.5%(P<0.0...  相似文献   
78.
Field and laboratory-column studies were undertake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soil contamination derived from past mining activity in the Sierra Almagrera (SA) district in southeast Spain. The tailings, soil and sediment samples that were collected showed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g, As, Ba, Cu, Pb, Sb and Zn when analyzed.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tailings were 29.8, 285.4, 54000, 57.7, 2687.5, 179.0 and 2269.0 ppm, respectively. In the soil samples these decreased to 14.3, 96.9, 24700, 37.5, 1859.1, 168.5 and 815.7 ppm, respectively. Geochemical analyses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As, Pb and Zn which were above the intervention values set forth in the Andalusian Regulations for Contaminated Soils for As (>50 ppm), Pb (>500 ppm) and Zn (>2000 ppm). Column experiments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dissolution of sulfates and other secondary phases, accumulated in soils and waste-sites during the dry season, acts to control the mobility of metals. The elution curves obtained from column experiments showed a mobilization of Ba, Cu, Pb and Zn, while a low mobility was seen for Ag, As and Sb.  相似文献   
79.
采用自动连续测量系统,对不同施肥情况下稻田甲烷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施肥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重要因素。增施有机肥会导致甲烷排放量增加.应用化肥可降低甲烷排放,有机肥加倍处理,32d甲烷总排放量16.40gCH_4/m ̄2,是化肥加倍处理的1.56倍;常规施肥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略高于常规加倍处理。肥料种类对甲烷排放量也有影响。全施有机肥高于有机肥加化肥(1:1)组,施沼渣肥组次之,全化肥组排放量最低,不到全有机肥处理排放量的1/5.有机肥又以施人畜粪的甲烷排放率最高,绿肥次之,沼渣肥和稻草的甲烷排放率最低。有机肥的多级利用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0.
本文从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入手,以湖北省为例,从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规范不健全、基层安全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安全投入和监管装备严重不足、基层安全监管队伍不稳定、安全生产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健全等六个方面分析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三三五五四"工程的建议,即: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党委政府组织领导责任、相关部门职责);大力加强三项基本建设(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安全监管执法人员能力建设、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及基本装备建设);进一步夯实五个基础(安全生产源头监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职业病危害防治、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程);建立健全五项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安全生产信用挂钩联动机制、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安全监管执法岗位特殊津贴制度、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工资制度、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建立健全四个保障体系(投入保障体系、法制保障体系、宣教保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