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9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湖南省石门县的As矿区附近采集不同程度As污染的农田土壤,通过盆栽添加秸秆和接种蚯蚓等处理来研究蚯蚓对玉米根际As、P形态转化及其吸收的影响,10周后收获玉米,测定了玉米生物量、体内As、P含量以及根际土壤中As、P形态.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不论土壤含As浓度高低,接种蚯蚓或同时施加秸秆增加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最高分别高出对照149%和222%.在中、高As土壤中,玉米地下部As浓度是蚯蚓和同时添加秸秆处理中最高,地上部是单接蚯蚓处理高于单施秸秆处理.不同As浓度下,地下部P浓度是单接蚯蚓处理的最高,地上部是单施秸秆处理的最高.逐级提取法分析根际土壤As、P形态表明,低As土壤中Ca-P影响玉米吸收As(r=0.981),中、高As土壤中晶态的Fe、Al水合氧化物态As不利于玉米吸收Al-P,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53、0.997.接种蚯蚓或同时施加秸秆,促进根际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的、Fe和Al结合态的As形态含量以及O-P含量升高,在中、高As土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82.
在20L的半连续流发酵罐中,以牛粪堆肥为产氢菌源,按照玉米秸秆发酵浸出液的主要成份配制模拟废水,考察和分析了几个关键环境因素对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HRT、C/N、Fe2+浓度和模拟废水浓度对发酵产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秸秆模拟废水的氢产量、氢浓度和产氢速率分别为11.80mol/kg、56%和8.81L/(L?d),底物转化率大于90%,废水中COD去除率为39.40%。在整个发酵产氢过程,液相主要发酵副产物为丁酸、乙酸和丙酸以及少量的乙醇和丁醇。  相似文献   
83.
李坤权  郑正  罗兴章 《环境科学》2010,31(8):1877-1883
以互花米草与棉秆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制备了2种低成本高比表面微孔植物基活性炭SA-AC和CS-AC,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溶液pH值、吸附剂剂量、溶液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探讨了等温吸附行为及其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KOH与炭化料的质量比(剂料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5 h条件下,活化制备的互花米草活性炭SA-AC和棉秆活性炭CS-AC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 825 m2.g-1和2 135 m2.g-1,微孔容积分别为1.192 cm3.g-1和1.011 cm3.g-1,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9和716 mg.g-1,远高于商业活性炭ST1300.溶液pH值和温度对吸附有较大影响,在低温及中性条件下有利于制备活性炭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胺的吸附.Freundlich与Redlich-Peterson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对硝基苯胺在2种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0与标准焓变ΔH0均为负值,表明对硝基苯胺在这2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属于自发的放热吸附过程;吸附标准熵变ΔS00,说明对硝基苯胺在活性炭表面上的迁移比在溶液中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84.
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碳氮比的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土壤碳氮比(C/N)是土壤质量的敏感指标,是衡量土壤C、N营养平衡状况的指标,它的演变趋势对土壤碳、氮循环有重要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探讨1980~2005年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C/N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0年和2005年土壤C/N的平均值分别为10.56和12.30.2...  相似文献   
85.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性能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何娇  孔火良  韩进  高彦征 《环境科学》2011,32(1):135-139
300~700℃下热解炭化黄豆、芝麻、玉米秸秆8h,制备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以多环芳烃(PAHs)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单一和复合PAH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其对亚甲基蓝、碘的吸附...  相似文献   
86.
向单一活性污泥池内投加填料,分析了填料填充率对玉米深加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填料填充率的增加,系统的抗CODCr冲击能力有所增强,当填充率为30%时,进水CODCr平均值为832.7mg/L,相邻2天CODCr变化的平均值为779.6mg/L,即CODCr变化均值超过进水CODCr的94%,CODCr去除率仍稳定在80%以上。填料投加对NH4+-N的去除效果改善较大,当填充率为20%时,NH4+-N去除率较无填料投加提高近50%,达90%;当填充率为30%时,去除率可基本稳定在90%。在试验研究的填料填充率下,填料投加对TN的去除改善不大。另外试验还观察到,污泥膨胀期间填料挂膜速率有加快趋势。  相似文献   
87.
石油污染土壤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胜利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为供试土壤,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四个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处理(0%,1%,5%和10%)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土壤呼吸强度以及一系列的土壤酶指标和植物指标.结果表明:试验土属滨海盐碱土.在盐碱化和石油污染的双重胁迫下,玉米的发芽率随着土壤石油烃浓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根长、叶片数和植物...  相似文献   
88.
以玉米棒为原料,进行了吸附去除水溶液中Cu2+的试验。研究了玉米芯吸附水溶液中Cu2+时多种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pH3~4间吸附率随pH升高而增加,pH=5时达到平衡。在其它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玉米芯的吸附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且吸附动力学过程能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数据用Langmuir方程可较好的拟合,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G<0,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89.
巯基改性玉米秸秆吸附Hg(Ⅱ)的热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化学反应的合成方法向玉米秸秆中引入巯基官能团,并进行电镜扫描、红外光谱和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巯基改性玉米秸秆为吸附剂,通过批处理试验讨论了吸附时间、体系pH和温度等因素对水体中Hg(Ⅱ)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合成方法可以成功地向玉米秸秆中引入0.98%的巯基官能团,巯基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体Hg(Ⅱ)的吸附最佳pH为6,吸附能在120min内达到平衡,在285K时对Hg(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80.04mg·g-1.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其吸附机理可能为络合反应控制的化学吸附.研究表明,巯基改性玉米秸秆是一种对水体Hg(Ⅱ)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90.
以草炭、椰糠为对照,研究腐熟木薯茎秆对番茄、黄瓜、丝瓜、茄子、大吊瓜及西瓜的育苗效果,为木薯茎秆作为育苗基质提供依据。育苗结果表明:(1)原木薯茎秆用于番茄育苗时,其发芽率、株高、茎粗及真叶数与草炭育的番茄效果相当;过2mm筛木薯茎秆对番茄育苗效果不如草炭,但优于椰糠;原木薯茎秆用于黄瓜育苗时,其发芽率、株高、茎粗及真叶数与草炭、椰糠育的黄瓜效果相当;原木薯茎秆对番茄、黄瓜的育苗效果优于过2mm筛木薯茎秆。(2)原木薯茎秆、过2mm筛木薯茎秆对丝瓜、大吊瓜和西瓜的育苗效果不如草炭、椰糠,但对茄子的育苗效果优于椰糠。总的看来,腐熟木薯茎秆可用于番茄、黄瓜、茄子育苗,而不宜单独用于丝瓜、大吊瓜和西瓜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