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2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467篇
基础理论   110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Pb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Fe oxide, Mn oxide and organic materials in natural surface coatings (biofilms and associated minerals) collected in three lakes, two ponds and a river in Jilin Province, China and Cayuga Lake in US were studied. A novel 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remove one or more component(s) from the surface coatings. Pb adsorption to surface coatings before and after extraction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adsorptive properties of the extracted component(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observed Pb adsorp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fitting (NLSF) to estimate the P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each component of surface coatings. For each body of water, the estimated Pb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n oxide( mol Pb/mol M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 oxide( mol Pb/ mol Fe). The value of estimated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organic materials with the unit mol Pb per kg COD was similar to or less than that of Fe oxides with the unit mol Pb per mol Fe. Comparison of components of surface coatings in different waters showed that the estimated Pb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components in surface coatings developed in different natural waters were different,especially for Mn oxides.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伪装遮障材料在实用期的老化机理,获悉伪装遮障材料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伪装遮障材料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中的性能变化,得出影响伪装遮障材料老化失效的主要因素。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材料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解释伪装遮障材料的老化机理。结果 获得了在不同自然环境、实验室单因素环境下,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伪装遮障材料在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微观形貌、化学结构和化学成分变化。结论 伪装遮障材料在西双版纳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大,在济南自然环境下的老化程度最小。光照是导致伪装遮障材料颜色外观及力学性能降低的主要因素。老化过程中,主要是材料表面的聚氨酯发生老化、脱落,导致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伪装遮障材料破坏时,纤维有2种失效形式,一种是纤维脱黏、直接断裂;另一种是纤维脱黏,拔出,或者拔出过程中断裂。  相似文献   
83.
电流密度对BDD电极电化学矿化吲哚的影响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佳维  王婷  郑彤  蒋欢  倪晋仁 《环境科学》2017,38(9):3755-3761
掺硼金刚石膜(BDD)电极电化学氧化法是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效手段.与总有机碳(TOC)等的测定相比,气态中间产物的逸出量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反映有机物的矿化程度与去除效果.本研究以吲哚为代表性污染物,通过对比不同电流密度(10、20和30 m A·cm-2)下BDD电极对吲哚的去除率与矿化率,结合降解过程中碳和氮形态的变化与守恒情况,分析吲哚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BDD电极对吲哚有良好的去除效果,电流密度为10、20、30 m A·cm-2时,吲哚达到100%去除的时间分别为8、5和4 h;TOC去除率、CO_2产生量均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证明矿化率与电流密度成正相关;电解产生的CO_2气体与TOC、无机碳(TIC)构成了碳守恒体系.4~5 h时,体系TOC、TON和CO_2产生量均没有变化,表明电解产生的靛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时为中间产物积累阶段;XPS表征进一步证实了中间产物靛红、苯醌等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这些吸附的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被降解.本研究从气态产物检测及碳氮形态分析与守恒的角度阐释吲哚矿化过程,对于辅助揭示有机物的电解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明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城市碳减排的重要前提.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在阐述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多源数据定量评估城市形态,并分别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在全局和分区域尺度评估2005~2020年城市形态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2005~2020年,碳排放量由2365.31 Mt上升至4230.67 Mt,但增速呈逐渐放缓的趋势.其在空间上呈现两极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上海和重庆等核心城市,低值区集中在四川和云南西部地区.②建设用地面积在15年间整体扩张,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破碎度不断降低且各市之间差异逐渐缩小;城市形状的平均规则程度有所提升,且各市紧凑度显著增加.③城市规模在全局尺度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破碎度在2005年对碳排放有显著负向效应,但在随后年份负效应减弱,城市紧凑度指标在研究时段内与碳排放呈显著负相关性.④斑块类型面积、斑块密度和有效网格大小对上游城市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显著;有效网格大小、平均周长面积比和斑块类型面积在中游城市影响程度较高;有效网格大小、同类邻接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则是促进下游城市碳减排的关键因素.不同区域城市应当综合考虑各城市形态指标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继而优化其城市形态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5.
杜兵  但智钢  肖轲  王军  段宁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4):1088-1095
为满足大宗废渣经济性处理的需要,从碱性物质、磷酸盐、碳酸盐类药剂筛选出“物美价廉”稳定剂,考察了CaO、MgO和Ca10(PO4)6(OH)2及其与NaHCO3和Na3PO4的组合对电解锰废渣中的可溶性锰的稳定化效果,并采用矿物组成分析、锰价态分析和形态变化探讨可溶性锰固定机理.结果表明:投加10%MgO锰渣中可溶性锰固定率达到100%,9%CaO+5%NaHCO3和9%CaO+5%Na3PO4的组合实现可溶性锰固定率95%以上.上述3组稳定剂将可溶性Mn2+先转变为沉淀态锰进一步转变为高价态含锰物相.后两组中NaHCO3或Na3PO4的加入促进了Mn2+向Mn3+、Mn4+的转化.  相似文献   
86.
DZH2-8型蒸汽锅炉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轻投入重产出,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水处理措施不完善,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素质低是导致事故率高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在再生资源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集散市场、分拣中心与加工园区等新兴产业形态令人瞩目。这些新兴产业形态的出现是再生资源产业经济效率提高的要求,是产业地位提升的需要,是先进理念注入的结果,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其代表着再生资源产业更先进的生产力,标志着再生资源产业的庞大产业链条正在形成。应从新兴产业形态中,发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8.
Eutrophication control programs are based on phosphorus management which, in turn, requires a detailed quantification of the watershed phosphorus budget. This involves an assessment of non‐point sources of phosphorus, a key element of which is determining the fraction of soil‐P and sediment‐P available to support algal growth.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of estimating algal available‐P from non‐point sources, and an analysis of pertinent data. The need to employ multi‐interval algal bioassays in developing phosphorus management systems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89.
钛改性锰矿的除砷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锰矿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除砷矿物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锰矿的除砷效果和吸附容量,采用TiCl4对广西桂林天然锰矿进行改性,并对其改性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条件为:TiCl4浓度为10 mg/L,浸泡时间为18 h,pH=3.05,振荡吸附时间为1 h。与天然锰矿的去除效率(82.95%和77.93%)相比,改性锰矿对As(Ⅲ)和As(Ⅴ)去除率分别可达94.87%和99.31%,相应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8 mg/g和3.27 mg/g,较天然锰矿各自提高了1.25 mg/g和1.21 mg/g。改性锰矿对As(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As(Ⅴ)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0.
受工业活动影响,上海市典型工业区表层土壤氟中位值普遍高于"七五"背景值。针对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氟化物高值现象,目前仍缺乏相关的管理标准体系,且基于总量的评估分析方法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细化管理需求。详细梳理了国内外氟化物相关标准体系,并对上海市土壤氟限值进行了探讨。基于上海市典型工业场地特征参数计算得到的土壤氟化物筛选值高于上海市土壤"七五"背景值,与上海市工业场地调查得到的土壤氟化物高值基本持平;第一类、第二类用地的氟化物筛选建议值分别为1 980、10 000 mg/kg。与氟化物相比,水溶态氟化物是影响作物体内氟含量的重要因素,且在淋溶等作用下会对地下水安全构成威胁。考虑到水溶态氟化物的环境行为与风险,建议针对农田土壤开展水溶性氟化物含量限值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