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50篇
安全科学   299篇
废物处理   81篇
环保管理   365篇
综合类   1728篇
基础理论   36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27篇
评价与监测   213篇
社会与环境   198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微氧强化硫酸盐还原-反硝化脱硫(SR-DSR)工艺因具有同步处理废水中COD、NO~-_3、SO■生成S~0且运行成本低、流程短的优势而受到关注.但因不同曝气方式而在反应器中形成的不同微氧区的位置对反应器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以5 mL·min~(-1)·L~(-1)曝气速率、10.4 mmol·L~(-1)硫酸钠、31 mmol·L~(-1)乳酸钠和8 mmol·L~(-1)硝酸钾连续运行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对比研究了回流槽中(底部)曝气(微氧区位于反应器下部)和反应区上部曝气(微氧区分别位于反应器上部和下部但DO更低)运行稳定后,反应器的运行效能、S~0转化率和功能微生物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上部曝气时乳酸盐去除率为100%,出水中乙酸盐浓度为9.1 mmol·L~(-1),丙酸盐浓度为3.7 mmol·L~(-1),NO~-_3去除率为100%,出水中NO~-_2浓度为0.35 mmol·L~(-1),SO■去除率为84%,出水中S~(2-)浓度为2.6 mmol·L~(-1),S~0转化率为59%.与底部曝气相比,上部曝气时出水中乙酸盐和丙酸盐浓度分别升高2.2和1.9 mmol·L~(-1),NO~-_2浓度下降0.15 mmol·L~(-1),S~(2-)浓度降低0.5 mmol·L~(-1),SO■去除率和S~0转化率分别下降6%和1%.上部曝气时,反应器下部和上部均存在相对减弱的微氧环境,使得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菌(SRB)Desulfomicrobium和Desulfobulbus的总丰度分别增加9%和5%,硫氧化反硝化菌(soNRB)Halothiobacillaceae和Sulfurovum的丰度均减小3.1%,异养反硝化菌(hNRB)Comamonas的丰度升高0.2%,互营菌Synergistaceae的丰度减少37%.其中,反应器下部的SRB和soNRB总丰度分别升高28%和3%,为SO■还原和S~0转化提供了充分条件,而反应器上部的微氧环境又减弱了SO■还原过程,从而降低了反应器出水中的S~(2-).因此,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可以采取反应器上部曝气的方式创造微氧环境,既可以保证较高的S~0转化率,又可以减少出水中S~(2-)和NO~-_2的浓度.  相似文献   
72.
利用2005-2019年OMI-OMAERUV L2气溶胶数据集,研究了近15年华中地区吸收性气溶胶指数(UVAI)的时空分布特征和主导气溶胶类型,探究下垫面变化和人为及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时间分布上,华中地区UVAI的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05-2008年UVAI波动下降,2009-2013年逐年增加并于2013年达到近15年来的最高值(0.767),2014-2019年逐年下降.2在空间分布上,UVAI整体由华中南部向北部递增,豫东平原、南阳盆地及武汉、长沙附近的城市群为高值区;UVAI的稳定性整体呈现“北低-南次之-中部高”的分布格局.3从季节变化来看,冬>春>秋>夏,冬季大部分区域由高值覆盖,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UVAI均呈显著负相关;结合风场和压场进一步分析发现,加强源、较差的大气扩散条件和弱降水使冬季呈现大范围高值,夏季充沛雨水的冲刷作用叠加良好的大气扩散条件使得UVAI在夏季全境低值;气温、降水和大气扩散条件是导致UVAI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4一氧化碳指数(COI)与UVAI的季均和年均空间分布一致且随季节同步变化,冬季UVAI高值区域的COI值>2.8;华中地区的吸收性气溶胶为碳质主导.52005-2018年林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增长21.1%、67.9%、2.3%,扩大了环境容量,提高了污染物的代谢速度;城市及建设用地面积增长14.3%,致使该类排放源逐年加强;UVAI与人口增长率和第一、二产业的增加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合大气排放清单分析,工业源、居民源、农业源为人为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3.
呼和浩特市为防治城市空气污染,近年来拆除了大量的分散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但必须保留下来的中型锅炉仍以煤炭为燃料,燃煤排污依然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立项研究,分析指出通过锅炉高效燃烧支持系统的综合应用,达到提高锅炉燃烧效率,节能降耗、减少排污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岩  贾力  彭晓峰  王补宣  李笃中 《环境工程》2002,20(3):38-41,24
本文建立了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实验装置 ,对以氧化钙为脱硫剂的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利用压汞仪分析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固体颗粒的孔隙结构的变化情况 ,对干法烟气脱硫反应过程中的固体颗粒孔隙结构特性进行动态分析 ,揭示和确定了反应过程中固体颗粒孔隙结构变化规律和脱硫转化率。研究结果表明 ,孔隙结构 ,包括孔径分布、最可几孔半径等是决定和影响干法烟气脱硫反应的因素 ,其中孔隙率决定脱硫反应的最终转化率 ,孔隙分布则控制着反应的过程特性。  相似文献   
75.
在ATAD(Autothermal Thermophilic Aerobic Digestion,自升温高温好氧消化)工艺污泥稳定评价中引入TFS.提出“TVS/ TFS去除率”的概念,得出“TVS/TFS去除率”可以代替“VS(g)去除率”而成为一种新的污泥稳定指标的结论;采用数学微分的方法分析了“TVS/TFS去除率”和“VS(g)去除率”的数据误差问题,进泥TS为60g/L,TVS/TS为56%的运行条件下,前者的最大数据误差仅为3.16%,远小于后者的误差最大值15.45%,即引入TFS解决了“VS(g)去除率”数据波动大的问题;TFS的引入还节约了污泥稳定研究所需的时间和工作量。  相似文献   
76.
刘文华  刘芬 《环境工程》2002,20(4):47-49
通过洗煤车间除尘系统工程实例 ,阐述了在老厂房巧妙利用厂房结构 ,将吸尘罩设计为内开外密 ,负压作业的三级密闭形式 ,从而实现全面通风换气与局部通风除尘的设计思路。工程实践表明 :该设计可使尘源附近 (411机尾走廊 )空气中粉尘净化效率达到 81 16 %~ 94 93% ,对厂房主要作业点空气中粉尘净化效率达 6 0 %以上 ,为洗煤行业老厂房的防尘除尘工作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研究柯树背岩体矿物岩石学特征基础上 ,通过对该岩体的铀金成矿元素丰度、铀金矿化类型、铀金矿石物质成分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矿脉的铀金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围岩蚀变及原生晕特点、铀金矿化控制因素的详细研究 ,从岩体的放射性地质地球化学特点、岩体蚀变及剥蚀强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矿脉向深部的变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岩体的铀金成矿远景及今后找矿工作的意见 ,指出该岩体西体南部断续出现的柯树背—隘高断裂上盘 1km范围与下寮—大坑里断裂夹持区为铀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8.
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条件。本文从环境保护投资比例、资金流向、治理效果、环境质量改善、环境污染损失,以及城市居民健康变化、环境舒适性和审美学等方面,对杭州市近十年环境保护投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9.
大连湾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信息系统概念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原理和沿海地区地方政府的经济条件,以大连湾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设计了排放入海湾的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信息系统的概念模型,涉及系统建设的原则,数据类型,软件,硬件,用户界面和功能。为我国海湾污染物控制工作提供经济实用,先进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0.
着重研究了在限制有机物排放总量时,使其运行费用最低的最优周期控制问题.通过增加新的状态变量和用补偿函数法,将本课题的有约束条件问题化为无约束条件问题,并提出了最优步长参数的动态搜索法来修改传统的梯度法,从而较完善地解决了多变量最优周期控制的计算问题.研究中还发现了不同初始条件下最优控制所需要的运行费用也大不相同,进而提出了最优初始状态下最优周期控制的新概念,这对保证出水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本文还强调指出:对于尚不具备实现最优控制条件的处理系统,可根据最优控制的研究结果实现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准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