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2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889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122篇
环保管理   306篇
综合类   3086篇
基础理论   537篇
污染及防治   556篇
评价与监测   203篇
社会与环境   10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41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氮缺乏引起的非丝状菌活性污泥膨胀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采用SBR法处理啤酒废水,研究了进水中不同有机物与总氮的比值(以BOD/N计)条件对活性污泥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BOD/N为100/4的条件下,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在进水BOD/N分别为100/3和100/2时,均发生由高含水率的粘性菌胶团过量生长引起的非丝状菌膨胀.在进水BOD/N为100/0.94的条件下,发生的非丝状菌膨胀最为严重.试验中还研究了氮缺乏条件下污泥微生物对氮源和磷源的利用率以及COD去除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氮氧化物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能源消费历史状况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因子,估算了近20年来中国NOX的排放变化,并讨论了1995~1998年分省区、分行业、分燃料的NOX排放清单及特征.中国NOX排放总量已由1980年的4.76Mt快速增加到1996年的12.0Mt,之后,NOX排放持续增加的趋势得到遏制,1998年NOX排放总量与1996年峰值相比下降了约0.82Mt.NOX排放在燃料、行业及地域分布上均不平衡的特征没有根本改变:燃煤排放NOX一直占总量的70%以上;绝大部分NOX来自工业、电力和交通部门,约占90%左右,且交通部门NOX排放比例逐年上升,已由1995年的10.4%快速增长到1998年的约13.0%;中东部的河北、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区NOX排放量较大,均超过0.5Mt而宁夏、青海和海南等边远省区NOX排放量很低,小于0.1Mt.  相似文献   
993.
针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液标)制造商、浓度水平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常用的7个品牌CODMn液标和9个常用NH3-N液标品牌开展量值比对和质量评价研究,匿名采购129支液标经盲样编码后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推荐标准进行分析测定,计算和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以En法进行量值比对评价。研究表明,NH3-N液标量值均满意,CODMn测试中的加盖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按照证书要求操作时CODMn液标量值合格,未按照液标证书中要求进行液标样品前处理测定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离,影响评价结果。建议监测人员合理选用和规范使用环境用液标,加强环境用液标的选购和管理,确保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94.
ABSTRACT: Data from 85 sit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selected nutrients in streams draining relatively undeveloped basins. Flow‐weighted concentrations during 1990–1995 were generally low with median basin concentrations of 0.020, 0.087, 0.26, 0.010, and 0.022 milligrams per liter (mg/L) for ammonia as N, nitrate as N, total nitrogen, orthophosphate as P, and total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The flow‐weighted concentration of nitrate exceeded 0.6 mg/L in only three basins. Total nitrogen exceeded 1 mg/L in only four basins, and total phosphorus exceeded 0.1 mg/L in only four basins. The median annual basin yield of ammonia as N, nitrate as N, total nitrogen, orthophosphate as P, and total phosphorus was 8.1, 26, 86, 2.8, and 8.5 kilograms per square kilometer, respectively.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nitrate tended to be highest in northeastern and mid‐Atlantic coastal states and correlated well with areas of high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total nitrogen were highest in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nation and in parts of the upper Midwest. In the northeast, nitrate was generally the predominant form of nitrogen, and in the southeast and parts of the upper Midwest, organic nitrogen was the dominant for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hosphorus were generally highest in the Rocky Mountain and Central Plain states.  相似文献   
995.
晚期渗滤液脱氮过程中的抑制现象及其消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垃圾填埋过程中高氨氮浓度、低C/N的晚期渗滤液,反硝化碳源不足会造成A/O脱氮系统的亚硝酸积累,导致对氨氧化和亚硝酸氧化过程的抑制作用.A,2/O流程中的厌氧处理对难降解有机物的水解酸化作用可为后续反硝化提供易降解有机碳源,可消除亚硝酸盐的积累及其对硝化过程的抑制.试验表明,厌氧处理可使氨氧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提高约1倍和1.3倍,分别达0.123mgN/(mgMLSSd)和0.0675mgN/(mgMLSSd),TN去除率由8%提高到15%.使浓度高达1000mg/L的氨氮,在0.138mgN/(mgMLSSd)的进水负荷下较为彻底地氧化为安全的硝酸盐.  相似文献   
996.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直接分解NOx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以 γ- Al2O3小球作为填充物的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 ,研究放电电压 ( 9~ 16k V)、交流电源频率 ( 50~ 1600 Hz)、NO入口浓度 ( 50~1800 ml/m3)、气体空速 (1000~ 6500 h-1)、反应温度 ( 20~250℃ )、介质小球比表面积及加入 O2等因素对 NO分解率的影响 .发现提高放电电压、放电频率及介质小球比表面积能显著增加 NO分解率 ,O2 的加入对 NO的等离子体分解有强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997.
Ni2+改性的Cu-ZSM-5催化分解NO的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 Ni2+改性的 Cu- ZSM-5催化剂在无氧和有氧气氛下的 NO分解反应性能 ,考察 Ni2+的加入量及加入方式对 Cu-ZSM-5催化剂 NO分解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先交换适量 Ni2+再交换 Cu2+的 Ni-Cu-ZSM-5催化剂较单组分 Cu-ZSM-5催化剂有较高的高温 (500℃~600℃) NO分解活性 .在含 5.5% O2 的反应气氛中 ,Ni-Cu-ZSM-5在 500℃下的 NO分解率较之 Cu-ZSM-5高出约 20% ,Ni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抗氧活性 .就 Ni2+对 Cu-ZSM-5催化剂的可能改性机制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998.
腐殖酸对矿物结合汞植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植物水培试验就腐殖酸(富里酸、棕色胡敏酸和灰色胡敏酸)对矿物结合汞(CaCO3-Hg,Fe2O3-Hg,MnO2-Hg,膨润土-Hg,高岭土-Hg)的植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以土壤作印证试验.结果表明,溶解态无机汞是最有效的植物可吸收形态.腐殖酸对土壤、矿物结合汞的植物活性的影响,与其对矿物汞的络合溶解能力以及所形成的络合汞向无机汞转化的能力有关;矿物结合汞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存在的稳定性及释放汞的潜力则是制约腐殖酸效应的内在因素.反应时间决定着二者作用进展的程度.  相似文献   
999.
氧和氮等离子体改性细旦涤纶的清洁工艺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对氧、氮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细旦涤纶进行了研究,分别探讨了氧、氮等离子体放电参数对提高细旦涤纶上染率的影响,得出了2种工艺的最佳放电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氧、氮等离子体改性后,细旦涤纶的上染率分别提高了17%和5%,说明氧等离子体改性可显著减少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量,有利于环境治理,氮等离子体改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000.
林地大气氮沉降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以小叶栎林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气沉降氮通量及其3种物理形态(气态、颗粒态、雨水)4种氮化物(NH3,NH4+-N,NO3--N,NO2)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大气氮沉降总量为82.8kg/(hm2·a),其中干沉降占67%;NH3-N是氮沉降的主要贡献者,占干沉降的82%,占总氮沉降量的56%;还原态的氮化物(NH3,NH4+-N)占总氮沉降量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