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9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rge-to-mass ratio of a charged water mist on a methane explosion, the induction charging method was used to induce charge on a normal water mist; a mesh target method was employed to test the charge-to-mass ratio of its droplets. The propagation images, propagation average velocities, and overpressures of a methane explosion suppressed by charged water mist were analy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rge-to-mass ratio of the suppressant water mist on a methane explosion was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losion temperature, propagation average velocity, and peak overpressure deceased more obviously with charged water mist than ordinary water mist. With increasing charge-to-mass ratio, the suppression effect of the charged water mist underwen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water mist, when the charge-to-mass ratio was 0.445 mC/kg and the mist flux was 4 L, the minimum flame propagation average velocity was 3.456 m/s, with a drop of 2.37 m/s (40.68%), and the peak overpressure of the methane explosion was 10.892 kPa, with a drop of 10.798 kPa (49.78%). The suppression effect is considered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mist as affected by the applied charge-to-mass ratio.  相似文献   
52.
对铬及其化合物工业项目排放废气中特征污染物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验收监测应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建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提出了现场监测和数据审核的注意事项,应严格监控工况,并详细记录关键设备运行参数;提出应把废气中六价铬作为特征污染物控制指标,并结合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六价铬的要求,确定合理的排放限值,并研究适合的配套监测方法,为后续铬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特征污染物监测方法的制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3.
火电厂湿法脱硫石膏雨和白雾治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装有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火电厂一般都存在石膏雨及白雾现象,从烟气的成份与状态出发阐述了石膏雨及白雾的表现形态,并从吸收塔、烟道及烟囱、环境3个环节分析了石膏雨及白雾现象形成的途径,以及净烟气中固体颗粒、液态水、烟道冷凝水、烟囱冷凝水、环境冷凝水和白雾等6个治理要素,系统地从吸收塔、烟道及烟囱环节提出了石膏雨及白雾现象治理的措施,并分析了各种措施的优缺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54.
应用热成像方法测取了火旋风,发现了火旋风大高度直径比的特有物理现象;将超细水雾作用于火旋风和油池火,应用三维LDV/APV(laserdopplervelocimeter/adaptivephasevelocimeter)系统对火旋风流场进行了测量,发现在相同的雾通量作用下,火旋风能被熄灭,而油池火却不能被灭掉。通过对细水雾作用于火旋风机理的讨论发现,对不同物理形态的火焰,细水雾灭火的有效性不同,从而为细水雾抑制、熄灭火旋风火灾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55.
为合理设置城市交通隧道细水雾自动灭火系统喷头间距,在实体隧道中进行了4种不同喷头间距的细水雾灭火实验,利用FDS软件模拟了8种喷头间距下细水雾对火灾温度、烟气密度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基本吻合;细水雾对隧道火灾抑制效果明显;喷头间距对火灾影响规律可划分为2个区域,对于Ⅰ区(间距<2.5 m),单位体积细水雾质量是影响细水雾灭火的最主要因素,对于Ⅱ区(间距≥2.5 m),细水雾灭火效果受单位体积细水雾质量、动量综合影响,并分别给出了温度、烟气密度与喷头间距的函数关系式;就宽6 m、高5 m的城市隧道而言,细水雾喷头间距宜设置为2.5 m。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吸湿性尘粒人工模拟试验方法与盐雾试验方法。通过分析、对比两种试验方法的试验设备、腐蚀效果控制、失效机理和符合性评价之间的区别,为试验人员使用吸湿性尘粒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和盐雾试验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7.
采用大涡模拟、混合物分数燃烧模型和欧拉-拉格朗日粒子运动描述法,对自然通风房间内细水雾与油池火焰作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细水雾在火羽流的不同区域内的灭火机理;分析雾滴直径在自然通风条件下对细水雾灭火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细水雾冷却热烟气层分为温度迅速降低和缓慢下降两个阶段;在间歇火焰区和浮力羽流区以及热烟气层主要发挥细水雾的蒸发冷却作用,在恒定火焰区则是蒸发冷却和隔氧窒息共同作用;着火区域封闭性较差时,直径较小的水雾系统的灭火效果较低。  相似文献   
58.
湿法烟气脱硫除雾器设计选型和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除雾器叶片的设计要求,比较了平板型和屋脊型除雾器的特点。从运行、维护的角度出发,建议建立除雾器检测和冲洗制度,以确保除雾器的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国华宁海发电厂600MW机组WFGD系统除雾器的应用环境及结构原理,提出了运行过程中除雾器优化方式以及防堵塞措施,为其他火电厂湿法脱硫系统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为探究煤炭生产过程中呼吸性粉尘难以捕捉且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问题,提出超音速水雾荷电降尘技术。基于荷电雾化机理,研究电极环直径、电极间距、电压3因素对超音速气动液滴荷电、雾化效果的影响。利用网状目标法测量雾滴群电流并计算荷质比,采用SPSS软件分析3因素与雾滴荷质比之间的相关性,并用激光粒度仪测量雾滴粒径。最后,采用最优荷电雾化参数进行喷雾降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荷电效果的影响次序为:电压>电极间距>电极环直径;雾滴粒径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随电极间距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电极环直径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电压12 kV,电极间距2.5 cm,电极环直径6 cm时,超音速荷电水雾降尘效果最佳,与普通水雾降尘相比,全尘降尘效率提高12.4%,呼尘降尘效率提高4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