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4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安全科学   337篇
废物处理   48篇
环保管理   486篇
综合类   1172篇
基础理论   304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37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225篇
灾害及防治   23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ABSTRACT: Soil surface roughness and the topographic orientation of microrelief influence runoff and water storage. Distances measured following the surface of the microrelief and horizontally across the area with the microrelief can be used with the number of microridges or microhills to estimate the average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depression, the microslope angles, and crest heights. Microridge sideslope angles which effect the rate of runoff were estimated reasonably well in field plots by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972.
陆相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评价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是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环境排放、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陆相沉积盆地的CO2地质储存的储层特征、储存机理、水岩作用、安全性、适宜性、场地勘察、监测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与评价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为我国未来利用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3.
某橡胶减振垫加速贮存老化试验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分析了减振垫的贮存环境应力及失效机理,建立了减振垫的性能退化模型及加速模型。选取直接描述减振垫工作特性的品质因数为性能退化参数,通过加速老化试验,在较短的试验时间内确定了减振垫的贮存寿命。  相似文献   
974.
直升机自然环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直升机环境试验现状,分析了直升机开展自然环境试验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针对直升机采用的材料、表面工艺、典型件等初步制定了自然环境试验方案,对直升机自然环境试验方案的规划与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5.
以含Fe3+、Cd2+的模拟废水为例,利用细菌絮凝剂和沸石两种吸附剂,分析了两种吸附剂单独及联合使用对模拟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高浓度含Fe3+废水时细菌絮凝剂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效果,在处理高浓度含Cd2+废水时,沸石处理效果明显,两种吸附剂联合处理废水可弥补各自吸附特性的不足,细菌絮凝剂能促进天然沸石颗粒物沉降。  相似文献   
976.
基于连续模拟的城市降雨径流调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径流因其短期冲击负荷高,对水体造成冲击性污染日益引起关注。调蓄技术是控制城市径流污染、消减污染负荷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采用连续模拟的方法对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调蓄示范工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污水处理能力下调蓄池最佳容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是决定调蓄池容积和调蓄效率的关键参数,昆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经改扩建处理能力提升至旱季日流量的1.5倍(15×104m3/d),建设51m3/hm2imp(总调蓄容积4×104m3)的调蓄示范工程时,调蓄径流效率为49.6%,年均调蓄径流量为290.5mm,年均溢流次数为38次。在进行合流污水调蓄控制时,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环境效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旱季流量1.5倍、2倍、3倍和4倍时,合理的单位固化面积调蓄池池容分别为:95、25、40和25~50m3/hm2imp。  相似文献   
977.
Vegetative mercury emissions were estim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Biogenic Emission Inventory System (BEIS3 V3.11). In this estimation, the 19 categories of U.S. Geological Survey landcover data were incorporated to generate the vegetation-specific mercury emissions in a 81-km Lambert Conformal model grid covering the total Chinese continent.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cloud-corrected solar radiation from a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MM5) were retrieved and used for calculating the diurn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978.
天然橡胶改性废弃塑料制备不干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主要基料、掺入少量天然橡胶改性,通过对溶剂、增塑剂、乳化剂及增稠剂的筛选,研制出了一种低成本的不干胶,对该不干胶的配方进行优化选择,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不干胶的粘附力大,耐水性能好,能反复粘贴,能耐酸、耐碱、耐冻,同时原料易得。  相似文献   
979.
盐城市沿海的适宜开发空间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开发空间选择通过辨识适宜开发空间,使得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活动尽可能地配置在弱自然生态阻力、强经济引力的空间,实现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借鉴以往研究,结合案例区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基于乡镇单元,运用GIS工具综合分析盐城市域自然生态阻力和经济引力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矩阵列联分类方法划分空间开发适宜类型,并根据适宜开发空间的地域特点将其分为城市区域和临港区域。研究认为,盐城沿海的适宜开发空间主要分布于204国道沿线的县市城区、部分临近乡镇及沿海陈家港、滨海港、海通镇等地区;临海部分乡镇凭借其资源潜力宜作为临港区域,是未来的主要产业空间载体;其它地区应定位于城市化空间,未来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向这些区域投放,引导人口、产业向这些地区的集聚。  相似文献   
980.
On the basis of Annals of Nature of the Prioksko-Terrasnyi Biosphere Reserve, its colonization by invasive mammal specie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ir populations have been analyzed. In the mammal fauna of the reserve, 13 out of 60 species can be classified as invasive. They differ in the degree of impact on the biota. The house mouse, Norway and black rats, and European bison have virtually no effect on natural ecosystems; the effect of the muskrat, raccoon dog, American mink, red and axis deer is insignificant; and that of stray dogs and Tartarian roe deer is considerable. The European beaver and wild boar play an environment-forming role. The impact of beaver activities is strong but local, whereas activities of wild boars put into question the very possibility of con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biosphere area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n the reser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