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电袋复合除尘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燃煤电厂的除尘现状,指出电袋复合除尘器的技术经济优势.电袋复合除尘器在新建及改扩建电厂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研究重点是静电除尘单元和布袋除尘单元之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32.
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及富集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防止微生物流失,向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中投加纤维膜(无纺布)作为厌氧氨氧化菌的载体,而使ASBR改为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研究了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及富集培养过程中氮负荷提高对ASBBR的影响。经过23d的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恢复到原有的水平,然后提高TN容积负荷培养厌氧氨氧化菌。至132d时,反应器TN容积去除负荷达到了2.060kg/(m3·d)。整个过程中NH4+-N和NO2--N去除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当厌氧氨氧化菌活性恢复后,NH4+-N、NO2--N消耗量与NO3--N生成量之比最终趋于一定值(1.00∶1.30∶0.25)。在培养过程中,污泥颜色逐渐由灰色变为红棕色,最终变为浅红色。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很稳定,NH4+-N、NO2--N出水浓度非常低,在短时间内能提高到较高的容积去除负荷。可见,ASBBR很适合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培养。  相似文献   
33.
采用涤纶网加工的微网膜组件与厌氧反应器结合构成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不同反应器形式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了144 d。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搅拌反应器在膜通量12 L/(m2.h)条件下跨膜压差变化较小,整体出水水质高于无搅拌式反应器。通过膜面SS含量测定、粒径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无搅拌式AnFBR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膜面污染物的SS减少,粒径减小;完全搅拌式AnFBR膜面污染物的SS最少,粒径最小。三位荧光分析表明SMP主要有2个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中心位置(Ex/Em)分别位于230~235/335~350 nm及280~290/330~355 nm,EPS样品中除了峰A和峰B外还有2个峰,峰C位置(Ex/Em)在340~350/435~445 nm,与类富里酸物质有关,峰D位于420~440/465~515 nm,与类腐殖酸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介绍了以芳纶纤维为主要材料的我国新一代特警战训服面料的技术研发及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了具有高强防撕裂、永久阻燃、耐高温、防静电、防油拒水、防酸碱等具有集成防护功能的特警战训服系列面料。  相似文献   
35.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基于中美非煤矿山标准体系现状研究,分析我国非煤矿山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探讨构建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重要意义;明确构建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的总体思路,立足于顶层设计,全面阐述中国特色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体系结构“横向”与“纵向”的要求。结果表明:从规划、管理、制度、投入等方面制定保障措施,可为我国非煤矿山标准体系建设的科学合理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我国南海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测试损失工时事件规律,对2009—2018年中国南海高温高压探井钻井日志进行分析,汇总501起海上高温高压井钻完井损失工时事件,并将其划分为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自然停工、修理停工3大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事件数与年份无明显关联,但与地质资料准确度关系密切,修理停工事件数随年份呈现震荡下降趋势;复杂情况及事故停工总损失工时最多,其中卡钻损失工时占比最高;修理停工总损失工时最少,其中钻井设备故障损失工时占比最高;灾难天气、洋流或地质活动是造成损失工时最多的原因,不安全行为是单起事件平均损失工时最多的原因,设备老化是修理停工最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高温高压井钻完井非生产时间成本估计模型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7.
Biological invasions are a major concern in conservation, especially because global transport of species is still increasing rapidly. Conservationists hope to anticipate and thus prevent future invasions by identifying and regulating potentially invasive species through species risk assessmen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egulations. Among many introduction pathways of non‐native species, horticulture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driver of plant invasions. In recent decades, the horticultural industry expanded globally and changed structurally through the emergence of new distribution channels, including internet trade (e‐commerce). Using an automated search algorithm, we surveyed, on a daily basis, e‐commerce trade on 10 major online auction sites (including eBay) of approximately three‐fifths of the world's spermatophyte flora. Many recognized invasive plant species (>500 species) (i.e., species associated with ecological or socio‐economic problems) were traded daily worldwide on the internet. A markedly higher proportion of invasive than non‐invasive species were available online. Typically, for a particular plant family, 30–80% of recognized invasive species were detected on an auction site, but only a few percentages of all species in the plant family were detected on a site. Families that were more traded ha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invasive species than families that were less traded. For woody speci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regions where a species was sold and the number of regions where it was invasiv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iosecurity is not effectively regulating online plant trade. In the future, automated monitoring of e‐commerce may help prevent the spread of invasive species, provide information on emerging trade connectivity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and be used in horizon scanning exercis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ew species and their geographic source area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相似文献   
38.
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对巢湖流域塘西地区大豆地,水稻田,菜地,山芋地,小麦地,集镇街道,山坡地,饲养场地,农村道路,湖滩芦苇地,荒地等11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现状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相似文献   
39.
文章探讨了安徽省宁国市中溪镇元竹大面积枯死的原因.在现场调查、污染监测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排除了污染、病虫害致死和元竹而开花死亡的可能性,得出该区元竹枯死是由于非污染生态工程道路改建、水利水电工程和河道采砂等人为活动所导致元竹区的局部生态系统破坏,致使该区地下水位的不正常变动,从而引起大面积不规则分布的元竹干枯或浸泡死亡.文中最后根据该区生态环境状况,给出了防治元竹枯死的生态对策与建议,为防治其它地区的元竹枯死提供了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40.
中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占水环境容量中,除了点源污染以外,非点源污染也占有相当比重,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化研究势在必行.国外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开始较早,成果也较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逐渐认识到非点源污染的存在及其危害性,开始了非点源污染的控制研究.但是中国对非点源污染问题的研究现在尚处于初级阶段,多为借鉴国外模型.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介绍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方法,包括流域水文估算法、大尺度区域中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