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31篇
安全科学   1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564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51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为探究燃煤电厂周边大气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对广东某山区燃煤电厂周边地区环境和污染源的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其污染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Pb同位素示踪法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室内积尘中重金属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与当地气象条件相关。环境空气TSP中重金属主要来自2个污染源,Cd、Pb、As主要来自电厂燃煤,Ca、Mn、Al、Mg主要来自土壤扬尘。TSP、降尘、积尘样品所含的Pb均与电厂采集的煤、炉渣、粉煤灰样品所含的Pb具有同源性,与其他污染源同源性不明显,说明研究区域大气中Pb污染主要来自电厂燃烧所排放的烟尘,其他污染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72.
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微量氚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氚提取的系统设计中,如何严格限制氚损失和减小其辐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利用同位素交换法对模拟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的微量氚进行回收.研究结果表明,同位素交换法对液态锂铅合金残渣中的氚回收是有效的;交换载带气的最佳组成为He 0.1% D2.载带气相同时,交换温度和交换次数对渣中氚的回收率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交换次数越多,氚回收率越高;823 K时,经过6次交换后的氚回收率接近80%.此外,依据气体与液态金属接触的动力学数学模型,推导出了锂铅合金滞留氚量释放的数学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773.
新疆北部沙漠边缘植被恢复可能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植被破坏严重,沙丘活化明显,是新疆干旱植被恢复的重点地区之一,一般缺乏地表水补充,其沙丘的水分状况便成为植被生存和恢复过程的关键条件,为探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植被恢复的可能性,在植物生长期内对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水分状况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沙丘大多数层次含水量月变化与月降水量分布相一致;流动沙丘含水量从上部到下部依次升高;流动沙丘中部和下部稳定湿沙层处在距沙丘表面60 cm以下,且厚度超过100 cm,固定沙丘稳定湿沙层只存在于沙丘中部距沙丘表面60~150 cm内,其厚度不超过100 cm,在一般年份,该地区利用本地种进行植被恢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4.
南昌市雨水和湖水硫同位素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南昌市酸雨的硫源,研究了2006年南昌市区雨水、湖水的pH值、硫酸根离子浓度和硫同位素组成,并对市区用煤的δ34S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雨水硫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范围在-3.5‰~5.5‰之间,且具有夏季轻,冬、春季重的特点。湖泊水、赣江水的δ34S值变化范围在4.3‰~10.3‰之间。2006年南昌市酸雨污染较严重,冬春季时雨水的酸度较大。雨水中硫的来源是由生物成因硫、人为成因硫和海源硫综合贡献的,夏季生物硫贡献比重大,冬春季人为硫是主要贡献者,海源硫贡献可能很小。  相似文献   
775.
张睿  孙若愚  曹蜚  刘羿 《地球与环境》2022,50(3):426-438
珊瑚礁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初级生产力、快速的物质循环等特点,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在维系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绝大部分珊瑚礁位于近海,有害金属元素如汞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珊瑚礁生长水域,在珊瑚礁生物中富集并经过食物链放大,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本文简单介绍了珊瑚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生态功能,并汇总了目前报道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海水、沉积物、食物网、珊瑚中的汞的含量与形态。总体上,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汞研究极其有限,目前对该重要系统中的汞循环并不清楚。未来可结合稳定汞同位素方法对珊瑚礁生态系统汞的来源、迁移与转化进行示踪,认清珊瑚礁的汞汇通量,发展珊瑚骨骼对生长水域汞污染的监测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776.
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的稳定碳同位素比值(δ13CDIC)是揭示碳循环过程的重要技术指标。DIC的分离和富集是测定δ13CDIC的基础,也是影响δ13CDIC测定准确度的主要过程之一。沉淀法和气体法均为常用的DIC分离和富集方法。相比于气体法,沉淀法操作流程简单,适用性较强,在δ13CDIC测定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基于沉淀法的DIC分离和富集过程中常存在碳稳定同位素分馏问题。为此,本研究在综合气体法和沉淀法优缺点的基础上,以超声时间,水浴温度和氮气吹扫速率为自变量,以δ13CDIC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绝对误差的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传统NaOH-BaCl2沉淀法进行了改进。基于改进沉淀法测定的δ13CDIC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以及两处城市河流水体平行样品δ13CDIC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52‰、0.061‰和0.037‰。上述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δ13CDIC测定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