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223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393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1.
摘要表面裂纹是危害很大且普遍存在的一种缺陷,严重影响到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对表面裂纹尺寸的测量一直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Rayleigh波能量主要集中在深度一个波长的范围内,当传播过程中和裂纹相互作用时,其频谱会发生变化,一部分高频波将会被吸收,吸收频率的大小与裂纹的深度密切相关。此时裂纹起了一个类似低通滤波器的作用,这点对于裂纹深度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2.
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多使用外标法。实验对比了内标法与外标法测定时存在的差异,发现大多数VOCs内标法的回收率均高于外标法,且内标法的相对标准偏差普遍小于外标法,内标法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外标法。内标法的标准曲线可使用更长时间,对于大量样品的测定非常有利;而外标法必须每次测定时重新绘制新曲线。故废气中VOCs测定工作推荐使用内标法定量。  相似文献   
93.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94.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开敞空间可燃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及灾害动力响应方面的各项研究成果,推进可燃气体爆炸安全防控,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及灾害动力响应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开敞空间多元混合气体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研究、多影响参数下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传播规律定量分析、基于可燃气云爆炸冲击波超压作用下的承载体动力响应等未来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5.
由于大量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CO_2浓度持续增加,其中约1/3被海洋吸收,导致表层海水pH值降低和碳酸盐平衡体系波动,即"海洋酸化"现象。污染物的海洋环境效应一直是全球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实际环境中,海洋酸化往往与污染物共同存在并作用于海洋生态系统,且海洋酸化极有可能改变污染物的海洋环境行为从而影响其毒性效应。但现有研究大多针对海洋酸化或者污染物单独作用下的毒性效应展开,对海洋酸化与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不足、亟待加强。为此,综述了近年来海洋酸化与典型污染物(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及新型污染物(人工纳米颗粒)的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海洋酸化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和海洋酸化与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联合毒性效应,指出当前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假设近场地面运动由体波产生(忽略面波的影响),根据弹性半空间的平面谐波理论,提出了利用平动分量加速度记录合成地面转动加速时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由于实际介质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地震波频散现象。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The study of wind generated waves is important because waves affect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lakes. Measurements of wind velocity and wave elevation were made at three different stations in Lake Okeechobee.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were computed using a direct count from the recorded data, and verified by the root-mean-square value approach.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ind stress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lso was analyzed. The data revealed a strong correlation. In addition to field measurements, a Boussinesq-type wind-wav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wind-generated, long-propagating waves. This model included the effects of wind stress and bottom viscous dissipation. Wave elevation and velocity field were evaluated numerically. A six-day simulation using 1996 wind data was conducted. Simulate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s were found to agree reasonably well with measured values. A predictive wind-wave model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wind generated waves, which is used to compute bottom shear stresses required for sediment resuspension studies.  相似文献   
98.
海洋原位化学探测核心技术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传感器和化学分析器是海洋原位化学探测系统中的核心技术。本文从电化学、光纤化学和湿法化学分析等三个领域介绍了国际上化学传感器和化学分析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比较了部分化学传感器和化学分析器的性能指标和优缺点 ,指出了海洋原位化学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国外海洋原位化学探测技术的研究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 ,海洋原位化学探测技术已成为我国亟待发展的海洋高新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99.
现代内部审计职业中,内部审计师面临着各种潜在冲突,在组织中的人际环境也很复杂。内部审计有必要借助营销手段,从组织的利益出发,识别、预期各级管理层的管理需求,通过内部审计服务赢得各级管理层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甚至所有成员和内部审计师的良好关系,最终形成融洽的内部审计人际环境。内部审计师应设计并执行内部审计营销策略,这些策略包括了解客户对内部审计的看法、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营销、对整个组织的营销等。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获取安全防护结构中细观多胞材料在高速冲击下的波传播规律.方法 采用基于3D-Voronoi细观多胞结构数值仿真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局部应变梯度法,研究细观多胞结构在高速冲击下的冲击波波阵面传播规律.通过细观多胞结构数值仿真提取的位移场数据,结合局部应变梯度法得到界面清晰的冲击波波阵面.结果 冲击端和支撑端分别诱发右行和左行冲击波波阵面.冲击波波阵面传播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冲击端诱发右行冲击波阶段、支撑端诱发左行冲击波且未压缩区刚性向右运动阶段和右行冲击波压缩区域与未压缩区域一体刚性向右运动阶段.通过冲击波波速的演化规律研究,分别获取了右行和左行冲击波波阵面的拉氏位置和拉氏波速,通过严格理论推导解释了右行冲击波波阵面具有恒定减加速度的结论.最后对冲击波波阵面划分阶段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论 基于3D-Voronoi细观多胞结构数值仿真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局部应变梯度法可以获取界面清晰的冲击波波阵面,细观多胞结构在高速冲击下的冲击波波阵面传播规律可为安全防护结构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