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8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704篇
安全科学   183篇
废物处理   100篇
环保管理   226篇
综合类   2574篇
基础理论   348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743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电厂燃煤过程中汞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燃煤电厂汞控制技术分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汞,燃烧后脱汞技术为主要汞控制排放工艺,其中吸附剂吸附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基于国内外近几年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研究,综述了汞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2.
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利用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臭氧对NOx的脱除机理。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明显的一体化脱除特性,但臭氧的发生费用却制约了它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国外在工程上应用的低温氧化技术(LOTOX),分析了其脱除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3.
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利用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根据太阳光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选择重庆7、8月份的晴天,在中午12:00到下午14:00时进行试验,研究太阳光辐射时间、pH值、Fenton试剂用量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阳光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的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达86.2%。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优化条件是:日光辐射时间为120 min,pH值为2.5,Fe2+浓度为5 mmol/L,H2O2浓度为570 mmol/L。同时,论文还对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太阳光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其表观动力学方程为-dC/dt=2.6×10-8×P1.92×F1.79×E1.67。  相似文献   
104.
Long-term consumption of water containing excessive fluoride can lead to fluorosis of the teeth and bones. Electrocoagulation (EC) is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in which a variety of unwanted dissolved particles and suspended matter can be effectively removed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by electrolysis. Continuous flow experiments with monopolar aluminium electrodes for fluoride removal were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current density (12.5-50A/m(2)), flow rate (150-400 mL/min), initial pH (4-8), and initial fluoride concentration (5-25mg/L). The highest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obtained for the largest current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as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the current density, the flow rate and the initial fluoride concentration when the final pH ranged between 6 and 8.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ludge produced was analysed using the X-ray diffraction (XRD) spectrum. The strong presence of the aluminium hydroxide [Al(OH)(3)] in the above pH range, which maximizes the formation of aluminium fluoride hydroxide complex [Al(n)F(m)(OH)(3n-m)], is the main reason for defluoridation by electrocoagula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ed that the continuous flow electrocoagul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process for defluoridation of potable water supplies and could also be utilized for the defluorid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2种新分离微藻的净化和资源化潜力,研究比较了其生长、氮磷去除和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栅藻和月牙藻的最大生物量(干重)分别为0.78g/L和0.53g/L;最大生物量(干重)增长速率分别为0.05g/(L·d)和0.03g/(L·d)。培养至第23天,栅藻和月牙藻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5.1%和72.5%;对TP的去除率为82.6%和79.7%,但栅藻较月牙藻更易释放较多的No2--N进入藻液。稳定期时,栅藻、月牙藻的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蛋白产量(干重)分别为31.8%、19.2%和0.24g/L、0.09g/L;粗脂含量和粗脂产量(干重)分别为7.81%、9.26%和0.06g/L、0.05g/L。综上,与月牙藻相比,栅藻具有明显的生长、氮磷去除和营养优势,在进行水产养殖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上可作为优选藻种。  相似文献   
106.
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含IrOx-TiO2中间层的IrO2-SnO2电极,得到的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氯电催化活性和较强的稳定性,并通过电化学氧化法对Na2SO3海水脱硫模拟液进行处理,考察了电流密度、温度、pH值和电解时间等电解工艺参数对Na2SO3去除率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200 mA/cm...  相似文献   
107.
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处理含锑废水及对锑的回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对模拟含锑废水进行处理,锑与水电解产生的氢形成氢化物从溶液中脱除,而后收集并加热分解锑化氢得到金属锑.实验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对Sb(Ⅲ)去除效果较好,p H=4时去除率为76.1%.Sb(Ⅲ)与电解水产生的氢结合形成锑化氢从溶液中逸出是溶液中锑去除的最主要途径(回收率为66.2%),电沉积和吸附也对锑的去除做出少量贡献.Sb(Ⅴ)须预还原为Sb(Ⅲ)再氢化进行去除.试用了铅、石墨、钨这3种电解阴极材料,铅电极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8.
蠡河底泥中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及菌群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雍佳君  成小英 《环境科学》2015,36(6):2232-2238
从无锡市滨湖区蠡河底泥中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研究其在不同富集培养阶段TN、NO-3-N、NO-2-N、NH+4-N和COD动态变化,分析反硝化过程中气体释放总量、释放速率和成分,通过构建全长16S r DNA克隆文库研究其菌落结构.结果表明,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在阶段4时脱氮效果最佳,仅在9 h内,330 mg·L-1的TN负荷下,TN去除率达90.9%,NO-3-N去除率达100%,中间产物NO-2-N和NH+4-N积累量最少,分别为3.39 mg·L-1和16.64 mg·L-1,COD去除率达85%;释放气体260m L,气体主要成分为N2,同时还有少量的CH4和CO2等.富集培养反硝化复合菌群细菌属于Pseudomonadaceae科和Rhodocyclaceae科,为Proteobacteria门,OUT丰度分别为57.8%和31.6%,Pseudomonadaceae科是优势类群.  相似文献   
109.
选用了1株高耐镉(Cd)的烟曲霉,提出了利用烟曲霉在半固态培养体系表面生长并去除Cd的方法,研究了菌体对不同模拟Cd污染水平土壤中Cd的去除效果,测定了菌体吸附和富集Cd的变化.结果表明,烟曲霉在半固态培养体系中能够实现一定的Cd去除效果,Cd含量为10 mg·kg~(-1)时,对土壤Cd的综合去除率可达31%.同时通过研究不同Cd含量下烟曲霉干重和体系pH随时间变化情况,发现随着培养时间和Cd含量的增加,烟曲霉干重逐渐下降,最大下降幅度可达64%,pH为5.6~6.0时去除效果较好.培养过程中土壤Cd形态变化表明,烟曲霉在该体系下主要去除土壤中弱酸溶态和可还原态的Cd,可氧化态Cd含量在培养前后基本保持不变.这种方法的提出为微生物去除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0.
1株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细菌DK1的分离鉴定及其脱氮特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某反应器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细菌,命名为DK1,并对该菌进行脱氮特性研究.在以葡萄糖为碳源,C/N量比为5时,分别以NaNO_3和NaNO_2为氮源,二者的好氧反硝化速率为4.09 mg·(L·h)-1和4.43mg·(L·h)~(-1).以二者同时为氮源脱氮率为100%;此外,菌株DK1具有异养硝化性能,NH_4~+-N平均去除速率为2.32mg·(L·h)-1.缺氧时以NO_2~--N为氮源菌株DK1可将一系列梯度浓度NO_2~--N(约100~300 mg·L-1)在36 h内降为0.当NO_3~--N和NO_2~--N同时存在时,菌株DK1会优先利用NO_3~--N进行反硝化.同时该菌株还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性能,可同时去除NH_4~+-N、NO_2~--N或NH_4~+-N、NO_3~--N,30 h内脱氮率分别达95.06%和94.69%.相同时间内在NH_4~+-N、NO_2~--N和NO_3~--N三者均存在时,脱氮效果最佳,达100%.菌株DK1的高效SND及反硝化性能表明其在处理含氮废水方面有一定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