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周慧  史海滨  张文聪  王维刚  苏永德  闫妍 《环境科学》2021,42(10):5010-5020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渍土S1(EC=0.62 dS·m-1)及中度盐渍土S2(EC=1.17 dS·m-1)为对象,研究硝化和反硝化进程对盐渍化程度和有机无机氮配施比例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本试验设置了6个处理,包括不施氮(CK)、单施无机氮(U1)以及用有机氮(U3O1、U1O1、U1O3和O1)替代25%、50%、75%和100%的无机氮.结果表明,盐度升高会降低土壤硝化势而提高土壤反硝化能力,同一处理S1土壤硝化潜势较S2土壤高出28.81%~69.67%,而反硝化能力降低17.16%~88.91%.盐度升高会降低AOB丰度及硝化贡献率,但会增加AOA丰度和硝化贡献率;盐度增加会提高土壤nirKnirS型菌丰度,同时会增加N2O/(N2O+N2)产物比,但会抑制nosZ丰度.S1土壤,以U1O1处理硝化势和反硝化能力最大,较单施化肥增幅分别达到18.59%和15.87%;S2土壤,各施肥处理之间土壤硝化势差异不显著,反硝化能力以O1处理最大,较单施化肥提高88.26%.S1和S2盐渍土分别以U1O1及O1处理获得较高的AOB基因丰度及硝化贡献率,且增大了nirSnosZ基因丰度,并显著降低N2O/(N2O+N2)产物比.综上,相比单施无机氮,轻度盐渍土以有机无机氮各半配施,中度盐渍土以单施有机氮更加利于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晚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不同施肥处理的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晚稻田CH4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T1)相比,各施肥处理CH4排放通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秸秆还田+化肥处理(T5)CH4平均排放通量为9.96mg.m-2.h-1,比增氮磷施肥处理(T4)和对照分别增加26.1%和120.0%;平衡施肥处理(T2)和减氮磷施肥处理(T3)CH4平均排放通量比对照增加20%左右。说明施化肥可能提高水稻植株运输能力,进而增加CH4排放,但并未发现施化肥处理(T1、T2、T3和T4)之间CH4排放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相关环境因素的分析表明,各处理CH4排放通量与土壤5cm深处温度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并与田间水层厚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综合考虑温室效应和稻谷产量,认为T2为推荐施肥方式,即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80、90和135kg.hm-2,在插秧前1d施入占总N量70%的碳铵和全部磷肥、钾肥(过磷酸钙和氯化钾)作为基肥,并在分蘖期(2008年7月19日)追施占总N量30%的尿素。  相似文献   
103.
设置了水稻季与油菜季均不施用氮肥(N0-0);水稻季施用氮肥150 kg·hm-2(以N计,下同),油菜季不施用氮肥(N150-0);水稻季与油菜季均施用氮肥150 kg·hm-2(N150-150);水稻季不施用氮肥,油菜季施用氮肥150 kg·hm-2(N0-150)4种施肥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旱作油菜季N_2O的排放进行了原位观测(2016年9月—2017年4月),研究了华中地区水旱轮作模式下水稻季施肥对油菜季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季N_2O排放主要集中在施基肥后1周内.N0-0、N150-0、N150-150和N0-150处理N_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0.81~181.26、-20.48~95.61、-8.87~638.56和-21.76~827.86μg·m-2·h-1,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4.58、3.89、21.06和27.24μg·m-2·h-1,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0.20、0.17、0.92和1.19 kg·hm-2,施氮肥处理(N150-150和N0-150)N_2O排放量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处理(N0-0、N150-0)(p0.05).N150-150和N0-150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孔隙充水率(WFPS)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N150-150和N0-150处理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ON)和无机氮(NO-3-N和NH+4-N)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以上结果表明,油菜季N_2O排放与稻季施用氮肥无关,施氮肥对土壤活性氮含量的影响是导致N_2O排放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土壤孔隙充水率也是影响油菜季N_2O排放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4.
氮肥使用对北方夏玉米季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薇  倪邦  许秀春  杨轩  孟凡乔 《环境科学》2020,41(11):5176-5184
氨挥发是农田作物生产中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化肥类型、施用数量、施氮时期以及采样方法等因素对夏玉米季氨挥发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1980~2018年发表的北方地区夏玉米生产中氨挥发的研究文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化肥施氮量的增加,氨挥发总量呈指数型增长,净氨挥发量呈幂函数型增长.基肥/追肥施氮量为1/1时,追肥期氨挥发总量和净氨挥发量显著高于基肥期(P<0.05),氨挥发总量分别约占总生育期的58.4%和41.6%.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激发效应先表现为负效应后逐渐转变为正效应,转折点施氮量为297 kg ·hm-2.采用抽气法与海绵法测定的氨挥发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抽气法测定数据更为稳定.施用缓释尿素相较于普通尿素可降低氨挥发约20%~50%.我国北方夏玉米生产中,合理控制追肥期施氮量更有助于减少氨挥发,且高氮肥条件下抽气法比海绵法更适合于氨挥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5.
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张丽华  宋长春  王德宣 《环境科学》2006,27(7):1257-1263
以小叶章沼泽化草甸为对象,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三江平原进行野外原位试验,研究氮输入对沼泽湿地碳平衡及其各分量的影响.氮素输入后,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提高,生物量增大,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10%和26.8%.同时,CH4和生态系统呼吸CO2排放量提高,而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和净碳(CO2和CH4都转化成对应的碳)交换降低,CO2、CH4和NEE的季节变化动态未改变.2004年整个生长季氮输入处理的CO2和CH4排放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升高了34%和145%,NEE和净碳交换分别降低了70%和81.6%,但整个生长季2个处理仍然表现为碳的净吸收.氮输入没有改变沼泽湿地碳“汇”的功能,只是减弱了其作为碳“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6.
整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三种整地方式以及施肥对尾叶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无明显的影响,成活率在95%-98.8%之间,保存率在92.1%-97.7%之间.整地能改变土壤性状,如土壤孔隙度全垦为57.88%。穴垦为49.42%;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很快减少,如造林3年后的林木材积全垦、带垦分别为穴垦的136.4%和120.0%,5年后却分别下降到116.5%和108.3%.施肥可提高土壤养分,促进林木生长.造林5年后的调查结果,穴垦施肥林地的土壤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5.447g/kg和49.230mg/kg,林木年均树高生长为1.25m;不施肥处理的有机质、速效N分别为10.388g/kg和35.715mg/kg,林木年平均生长量为0.35m;林木材积施肥处理的为不施肥的9.8倍.整地施肥还可提高林木叶片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07.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用高锰酸钾氧化法讨论了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土壤活性碳含量为049~499mg/g、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CPMI的影响为绿肥(GM)>厩肥(FYM)>FYM+NPK>参考(REF)>NPK>对照(CK);对水稻土为:稻草(RSC)>FYM>FYM+NPK>REF>NPK>CK。黄棕壤GM、FYM和FYM+NPK处理的CPMI分别比REF提高了50%、459%和219%,NPK和CK下降了6%和381%。潮土施肥10年的CPMI与施肥5年相比,FYM和FYM+NPK提高了284%和197%,而NPK和CK下降87%和179%。相关分析表明,CPMI与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相关或极相关。这表明CPMI可灵敏地反映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25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无肥、N、NP、NPK、N 有机肥和N 秸秆6个不同施肥处理的0~20cm土壤微量元素B、Fe、Mn、Cu和Zn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效B和有效Zn均为增加,分别是试验基础数值的2.9倍~4.7倍和1.0倍~4.7倍。N 有机肥处理质量分数最高,无肥处理最低。有效Fe、Mn、Cu的质量分数除N 有机肥处理的Fe和Cu增加了0.95mg·kg-1和0.43mg·kg-1以外,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各处理的土壤全量Fe呈减少趋势,全量Mn、Cu和Zn除无肥处理和Cu除单施N肥处理稍有减少以外,都呈现增加的趋势。全量Cu和Zn以N 有机肥处理质量分数最高,N 秸秆和施用P肥处理次之。施用以垃圾、畜禽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以及施用P肥等可以增加土壤微量元素,施肥是影响土壤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9.
在缺硫土壤上以石膏、硫磺、硫酸钾镁(SPM)作为流源进行硫肥水稻试验,并设置与石膏等钙量、与SPM等镁量的石灰、MgCl3处理,结果显示,增施硫、钙、镁,水稻均有显著增产,其中硫的增产效果最好;在3个硫肥品种中,以施石膏增产最大、施硫磺效益最佳。讨论了施硫对水稻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宋长春  张丽华  王毅勇  赵志春 《环境科学》2006,27(12):2369-2375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自2002~2004年连续3a观测了三江平原淡水沼泽湿地CO2、CH4和N2O 3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外源氮素输入条件下温室气体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江平原CO2、CH4和N2O 3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及年际变化规律.其中生态系统呼吸CO2排放的最大值[779.33~965.40 mg·(m·h)-1]出现在7、8月份,CH4通量最大值[19.19~30.52 mg·(m·h)-1]出现在8月,N2O通量最大值[0.072~0.15 mg·(m·h)-1]出现在5月和9月,3种温室气体通量最小值CO2为2.36~18.73 mg·(m·h)-1;CH4为-0.35~0.59 mg·(m·h)-1;N2O为-0.032~-0.009 mg·(m·h)-1大都出现在冬季,且冬季淡水沼泽湿地表现为N2O的吸收.对气候因子的分析发现,温度条件是影响淡水沼泽湿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子,而降水和积水水位变化是影响其排放年际变化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降水对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较其它2种温室气体更显著,且冬季雪融水对夏季CH4的排放起重要作用.CO2和CH4排放与土壤温度(5cm)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和水深相关性不显著.氮输入促进了三江平原CO2、CH4和N2O 3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对照处理相比,其排放通量分别升高了34%,145%和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