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648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62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916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167篇
评价与监测   152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构建了O3氧化多种污染物的反应机制,并对O3氧化SOx、NOx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然后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出Ca(OH)2和CaCO3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吸收反应达到平衡时SOx和NOx的分压力.结果表明,Ca(OH)2作吸收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比CaCO3作吸收剂效果好,而且两者几乎100%地去除烟气中的SOx和NO...  相似文献   
52.
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利用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臭氧对NOx的脱除机理。臭氧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具有明显的一体化脱除特性,但臭氧的发生费用却制约了它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国外在工程上应用的低温氧化技术(LOTOX),分析了其脱除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湿式氨法烟气脱硫生成不稳定亚硫酸铵((NH4)2SO3)副产物的问题,设计了以不锈钢弹簧和溶液分别作为高压和低压电极的沿面放电系统,对液相(NH4)2SO3的氧化进行了研究。空气从反应器上方进入后经放电区域形成活性物质,再由底部的曝气头鼓入溶液并与(NH4)2SO3发生反应。比较了沿面放电处理与传统曝气处理的氧化效率,考察了放电电压、载气气量和初始浓度等因素对(NH4)2SO3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沿面放电对(NH4)2SO3有显著的氧化效果;优化条件下的(NH4)2SO3氧化率接近100%;溶液中(NH4)2SO4与(NH4)2SO3的浓度比小于1时有利于(NH4)2SO3的氧化。  相似文献   
54.
Tropospheric ozone is increasing in many agricultural regions resulting in decreased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overall biomass of sensitive crop species. Thes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ozone forecast changes i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thus in the terrestrial hydrological cycle, particularly in intercontinental interiors. Soybean plots were fumigated with ozone to achieve concentrations above ambient levels over five growing seasons in open-air field conditions. Mean season increases in ozone concentrations ([O3]) varied between growing seasons from 22 to 37% abov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future [O3] on crop ecosystem energy fluxes and water use. Elevated [O3] caused decreases in canopy evapotranspiration resulting in decreased water use by as much as 15% in high ozone years and decreased soil water removal. In addition, ozone treatment resulted in increased sensible heat flux in all years indicative of day-time increase in canopy temperature of up to 0.7 °C.  相似文献   
55.
北京市郊区夏季臭氧重污染特征及生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北京郊区夏季O3(臭氧)重污染过程特征及O3生成的光化学敏感性,基于2016年夏季在北京郊区开展的针对O3及其相关污染物的强化观测试验(7月23日—8月31日,共计40 d),分析了观测期间O3浓度[以φ(O3)计]变化特征、O3重污染过程主控因素与O3敏感性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观测期间φ(O3)超标时有发生,最大小时φ(O3)为151.1×10-9,其中有15 d的φ(O3)最大8 h滑动平均值(O3-max-8h)超过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占观测天数的37.5%;不同O3重污染过程成因有所不同,城市烟羽传输的污染物对郊区O3重污染过程影响显著(观测期间臭氧重污染过程:过程1,7月27—29日;过程3,8月9—11日;过程4,8月16日;过程5,8月21—24日),区域光化学污染对郊区O3重污染过程也有贡献(观测期间O3重污染过程2:8月4—6日);结合后向气流轨迹进一步辅助说明了不同重污染过程中O3的来源不同.研究还发现,观测区域存在反“周末效应”现象,说明观测区域周末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基于观测数据计算的OPE(O3生成效率)分析了O3光化学敏感性表明,在有OPE值的22 d内NOx控制区和VOCs控制区出现的概率(41%)相等,即观测区域O3对NOx和VOCs均敏感;此外还发现,在O3重污染过程中光化学敏感性会随其反应进程发生改变,由NOx控制区逐渐转变为VOCs控制区.   相似文献   
56.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获得市区点和郊区点$ \varphi $(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41.35×10-9和22.72×10-9,其中市区点以烷烃(35.2%)和烯炔烃(25.2%)为主,郊区点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30.6%)和烷烃(26.0%)为主.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量化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的OFPs(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49.11×10-9和71.09×10-9,市区点OFPs最大的是乙烯、丙烯、甲苯、C8和C9的芳香烃等,郊区点OFPs最大的VOCs是丙烯醛、异戊二烯和甲基乙烯基酮.结合气溶胶生成系数量化郊区点和市区点VOCs对SOA的生成贡献分别为0.36和1.26 μg/m3,相比国内其余城市VOCs的SOA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小,主要以甲基环己烷、正壬烷、正葵烷和十一烷等高碳烷烃,以及甲苯、苯、二甲苯和乙苯等芳香烃的SOAP为主.研究显示,控制烯炔烃和芳香烃的浓度有助于控制重庆市O3的生成,控制高碳烷烃和芳香烃则有助于控制重庆市SOA的生成.   相似文献   
57.
研究城市化、工业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当前大气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此过程中,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系统研究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大气环境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空气污染复杂的形势下,针对城市大气环境中臭氧的浓度尚未有效的控制措施。研究主要利用Models-3/CMAQ空气质量模式对成都市臭氧浓度数值通过不同的控制情景进行模拟,揭示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控制的困难与挑战,并尝试性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控制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8.
关中地区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陕西省关中地区3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2015年全年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研究,讨论了关中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城市间空气质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整体性,影响关中城市群全年空气质量最主要的污染因子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首要污染物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规律。人类活动、气象因素以及地形特征是造成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某工业园区综合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5.0×104m3/d,原设计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需将出水标准提高到一级A排放标准.分别采用混凝沉淀法和高级氧化法深度处理二级生化出水.小试试验结果表明:二级生化出水CODcr在62~75 mg/L左右,PAC、Al2(SO4)3及PFS三种絮凝沉淀药剂处理出水CODcr去除效果均不明显,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芬顿催化氧化的pH=5,FeSO4+H2O2投加量为(200+100)mg/L;臭氧氧化的O3投加量33 mg/L,其出水CODcr均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0.
利用2016年夏季北仑区域的VOCs及臭氧在线监测结果,研究了北仑区域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及来源情况,同时还分析了区域的臭氧生成与VOC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仑的VOCs浓度整体水平与一些大城市相比较低,在VOCs组成中比例最高的为烷烃,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最高的为芳香烃;北仑的VOCs来源与北京和上海均有所不同,且北仑的机动车对VOCs的贡献特征值B/T为0.56,超过了临界值;北仑区域的臭氧生成主要是由本地的VOCs等的臭氧前驱体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