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主要研究A/DAT-IAT(前置厌氧/好氧-间歇曝气池)生物膜工艺的启动,并将该工艺处理高含盐废水的结果与活性污泥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3.5h、pH=7.5、25℃、含盐量为60g/L(以NaCl计)的条件下,A/DAT-IAT生物膜工艺的启动时间为8d,比活性污泥法缩短了10d左右。待反应器运行稳定后,A/DAT-IAT生物膜工艺对CODCr、NH4+-N、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0.3%、79.0%、92.4%,反应器内微生物量为11.3g/L;A/DAT-IAT生物膜工艺与活性污泥法相比,CODCr、NH4+-N、PO43--P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8%、11.2%、16.9%,微生物量增加了3.1g/L。  相似文献   
52.
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漆稀释剂中的苯系物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建立了油漆稀释剂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异构体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同时检测技术。采用HP-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FID检测器,一氯代苯作为内标,考察了主要苯系物的线性,校正因子和回收率情况。结果:线性回归情况良好,相关系数r除苯以外均>0.99;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229、0.6994、0.7347、0.7230、0.7320;回收率分别为98.57%、97.69%、95.92%、97.41%、94.19%。两种无苯稀释剂苯系物总量分别为:50.98%、49.88%,含有微量苯;松香水中苯含量为6.77%、苯系物总量12.93%,毒性大于无苯稀释剂。  相似文献   
53.
防污漆中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防污漆中的活性物质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潜在风险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针对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但我国相关研究目前尚属空白。综述了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的研究背景、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和发展现状,针对环境风险评估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危害性评估和暴露评估)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在危害性评估中,重点分析和比较了受试生物物种的选择原则、生态毒理数据的要求以及预测无效应浓度的推导方法和应用范围;在暴露评估中,系统阐述了活性物质在水环境中释放速率的计算及修正方法、环境浓度的预测模型、现有的暴露场景及其局限性等。本文以期为我国开展防污漆活性物质海洋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
传统的油漆喷涂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以混合喷涂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混气喷涂与传统的空气喷涂在柴油发动机上进行实际应用与对比分析,对混气喷涂的技术性能与环境污染特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空气喷涂相比,混气喷涂可有效提升喷漆的漆膜厚度(平均提高约39.5%),喷涂质量较高;油漆利用效率较高,减少了涂料的消耗约20%,降低了生产成本;可抑制漆雾的飞散,减少了50%以上的VOCs排放,改善了作业环境质量;此外,混合喷涂还可降低喷涂时间,提高喷涂效率。因此,建议我国政府提倡推进此新技术的应用,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设备,降低喷涂带来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5.
魏巍  王书肖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09,30(10):2809-2815
基于各行业的涂料当前消费量和未来消费预测,以及各行业使用涂料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建立了分省、分行业、分化学组分的排放清单模型,获得2005~2020年中国涂料应用过程的VOC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涂料应用共排放VOC约1 883 kt,以苯系物、醇、酯、醚、酮5类化合物为主,平均增量反应活性指标(以O3/VOC计)约为3.6 g/kg,其中31%的VOC为有毒物质.如不加强控制,到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将激增至5 673 kt;因此,国家应及时开展其排放控制行动.排放控制情景分析表明,通过提高涂料产品品质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末水平,且要求新建规模企业安装有机废气末端处理设施,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可控制在3 519 kt;通过进一步将建筑涂料和木器涂料改进到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且规模企业均安装有机废气末端处理设施,2020年该部门VOC排放量有可能控制在2 243 kt.2种控制情景下所排放VOC的化学毒性和大气氧化活性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56.
水性涂料代表了低污染涂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生命周期评价已经成为企业进行清洁生产以及设计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重要工具.文章选取水性涂料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CA方法对其进行在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制造和运输过程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评价,为进一步改进水性涂料产品的环境行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种定量分析工具对产...  相似文献   
57.
本文应用MATLAB软件,基于嵌入沉淀模型的FCASM3模型对UNITANK工艺进行模拟,得出系统内的稳态值及可视化模拟结果,该模拟结果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活动及其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高层建筑水箱浸出有机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分子大网状吸附树脂(XAD)富集技术和GC/MS方法,对国内七种材料的水箱浸出有机物进行了分析,共计检出有机物百余种.根据测定结果可以判定,作为水箱的材质和涂料,水泥、SHZ-90瓷釉和玻璃钢是比较好的,其次为环氧树脂;聚胺酯和“青凝”涂料配方中都存在较大问题,应进一步改进;防锈漆问题最多,效果最差,应逐步淘汰.这一工作为合理地选择水箱材料和二次加压高层建筑供水设施的卫生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成若飞  刘福谅 《环境化学》1993,12(6):473-477
本文研究了聚砜,酞侧基聚砜,磺化聚砜,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氰乙基醋酸纤维素,氯甲基化聚砜和季胺化聚砜等材质超滤膜的亲水性能,荷电性能以及它们对超滤阳极和阴极电泳漆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亲水性较强,电负性较强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膜,适合用于处理阳极电泳漆液;而亲水性较强,电中性和电正性较强的氯甲基化聚砜和季胺化聚砜膜,则适合用于处理阴极电泳漆液。  相似文献   
60.
为了有效地清除城市小广告以及街头涂鸦,研制了一种针对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手喷漆的乳液型脱漆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有机溶剂的种类、用量,主、助溶剂的质量比,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用量,甲酸的用量,对脱漆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脱漆剂的最佳组成为以乙酸丁酯为主溶剂,苯甲醇为助溶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复配为表面活性剂,甲酸为促进剂,石蜡为挥发抑制剂。当乙酸丁酯为27 g,苯甲醇为9 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1 g,OP-10为1 g,甲酸为2 g,石蜡为6 g时脱漆效率最高。在最佳实验配方及其用量的条件下,1 mL脱漆剂所能擦除漆膜的面积为70.65 cm2。并且脱漆剂中水含量超过50%,其余组成部分均为低毒、挥发性不大的物质,易于生物降解,市售常见,成本低廉,符合绿色化学"高效、洁净、经济、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