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31篇
安全科学   367篇
废物处理   31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147篇
污染及防治   104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为探究节理岩体在节理扩展-节理破坏-岩体失稳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变化及变形破坏规律,采用块体离散元软件3DEC进行数值模拟,对节理岩体中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应力变形状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法向刚度较小时,可能造成的塌方范围大,法向刚度较大时,造成的塌方范围小;节理剪切刚度对隧道塌方范围的影响较小;节理内摩擦角变化对断层塌落体及上覆未塌落体范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2.
焦化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工业有机废水,其中所含的多环芳烃属难降解有机物,且对环境产生毒害作用。为探索生物强化技术去除焦化废水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采用选择性培养和多级富集的方法,以联苯为模型化合物,并作为惟一碳源,从焦化厂废水和污泥中分离和筛选得到6株联苯降解菌。通过逐渐提高底物浓度的方法驯化菌株后,从中筛选出降解效率最高的联苯降解菌株WIS-01,在此基础上进行菌属鉴定、细菌生长情况及联苯降解性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 d内菌株WIS-01对联苯的降解率可达99%以上,可耐受联苯的最高质量浓度为2 g/L。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菌株WIS-01属于假单胞菌属,同源性达95%,命名为Pseudomonas sp.WIS-01。  相似文献   
993.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险废物,如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污染,但如何判别危险废物是环境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文章分析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生产工艺流程,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油井、联合站、集输管道产生危险废物的类型、环节进行了分析,可为有关人员对危险废物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自2012年以来,中国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通过补贴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规范处理。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的环保核查和数量审核,防止补贴资金骗补行为的发生。介绍了中国目前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基金审核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物联网、应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实际拆解过程与虚拟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从而有效改进基金审核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5.
从长江重庆主城段近岸表层沉积物中,分离出2株能以菲和荧蒽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CJ1、CJ2),经鉴定分别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和克雷伯氏杆菌属(Klebsiella sp.)。进行了菲和荧蒽在初始浓度为20~200 mg/L条件下的生长代谢过程与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J1对菲和荧蒽的降解效能总体优于CJ2。15 d时CJ1和CJ2对菲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74.3%和70.3%;30 d时CJ1和CJ2对荧蒽的降解率最高分别为58.2%和49.9%。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两菌株对菲、荧蒽的降解受到一定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996.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5-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在小间隙静电放电(ESD)中,电极移动速度和气体压强会对测量放电参数出现的低重复离散特性产生影响。基于自主研发的新型测试系统,完成气体压强变化和向放电靶移动电极放电相关参数的测量。静电放电模拟器移动距离控制范围在10cm-40cm。在间隙气体压强变化和放电枪以不同速度向靶移动放电的两种情况下,放电电流峰值和波形产生了显著的差异,证明了电极移动速度和空气压强都对放电参数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放电参数受电极移动速度和气体压强变化而出现显著差异的可能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8.
温度和湿度试验是环境试验中最重要的试验。对温度、湿度试验设备参数的测量,在考虑经济合理和满足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情况下,本文阐述测量中的一般要求、测量仪器的选择、提高测量准确度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999.
工业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时空变异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李艳玲  卢一富  陈卫平  杨阳  蔡斌 《环境科学》2020,41(3):1432-1439
环境政策调控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富集趋势影响显著.本研究以典型工业城区周边农田为例,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方法分析土壤Cd、 Pb、 Cu和Zn含量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PCA/APCS模型对土壤Cd、 Pb、 Cu和Zn污染来源及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11年相比, 2017年研究区土壤Cd、 Pb、 Cu和Zn含量整体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Cd和Pb含量在2个时期均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Cu和Zn含量在2011年表现为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2017年表现为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与2011年相比, 2017年工业污染源对Cd、 Cu和Zn贡献率分别增加5.58%、 10.4%和20.4%,对Pb贡献率降低19.7%;其它源对Cd和Pb贡献率分别增加3.76%和24.8%,对Cu和Zn贡献率分别降低9.27%和4.31%.相关举措降低了工业污染源带来的区域土壤Pb累积,但对Cd、 Cu和Zn污染防控并不明显,新的Cd和Pb污染源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吕佳佩  张振飞  刘杨  张恒  王春英  罗莹  郭昌胜  徐建 《环境科学》2020,41(12):5438-5447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大量地使用导致其在多种环境介质中被检出,对生态系统造成潜在风险.本文分析了太湖重点区域(常州地区)典型行业企业废水、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和地表水中13种典型OPEs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使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解析地表水中OPEs来源,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家企业废水中∑OPEs浓度为91.70~840.52 ng·L-1,不同类型企业废水中OPEs组成各有差别,但多以磷酸三(1-氯-2-丙基)酯(TCP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为主.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OPEs浓度较高,为1859.59~2778.57 ng·L-1,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有限,2家污水厂对总∑OPEs去除率分别为14.97%和17.32%,其中对芳香基OPEs的去除率分别为97.91%和90.83%,而对氯代OPEs去除率仅为4.37%和5.40%.在京杭大运河和丹金溧漕河的14个地表水中∑OPEs浓度为219.47~689.85 ng·L-1,明显低于污水厂进出水中OPEs浓度,主要以TEP、TCPP和TCEP为主.对OPEs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废水排放、废油废气的排放和建筑材料的释放可能是该地区地表水环境中OPEs的主要来源.风险商方法评价结果表明,水体中多数OPEs对水生生物具有较低的风险,但部分点位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EHDPP)具有中等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