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Energy usage and consumption play important and strategic role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inventory and logistics systems. The literature on inventory models for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reveals that, for no clear reasons, energy costs were ignored along with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cos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odel that considers the economic value and energy content of products. It also offers a novel framework for studying lot-sizing policies of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that context. Thu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system with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costs is developed.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with their results discussed.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also compared to that of Richter (1996)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for the three noted costs. The numerical results emphasise that accounting for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costs in supply chain modelling increas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a production-inventory system due to the strong interdependence of the three costs on one han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相似文献   
72.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tropospheric ozone (O3) on DNA damage in five trembling aspen (Populus tremuloides Michx.) clones growing in a free-air enrichment experiment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 dioxide (CO2) were examined. Growing season mean hourly O3 concentrations were 36.3 and 47.3 ppb for ambient and elevated O3 plots, respectively. The 4th highest daily maximum 8-h ambient and elevated O3 concentrations were 79 and 89 ppb, respectively. Elevated CO2 averaged 524 ppm (+150 ppm) over the growing season. Exposure to O3 and CO2 in combination with O3 increased DNA damage levels above background as measured by the comet assay. Ozone-tolerant clones 271 and 8L showed the highest levels of DNA damage under elevated O3 compared with ambient air; whereas less tolerant clone 216 and sensitive clones 42E and 259 had comparably lower levels of DNA damage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levated O3 and ambient air. Clone 8L was demonstrated to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excision DNA repair. In addition, clone 271 had the highest level of oxidative damage as measured by lipid peroxidat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variation in cellular responses to DNA damage between aspen clones may contribute to O3 tolerance or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73.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磷酸盐、腐殖酸与粉煤灰联合钝化处理模拟铅镉污染土壤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6  
本研究利用过磷酸钙、腐殖酸、粉煤灰及其复配组合钝化处理人工模拟Pb、Cd污染土壤,并采用CaCl_2浸取法、三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取法以及BCR形态分级实验评价钝化效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分析土壤表面微观形态与结构,进一步探究其钝化机制.结果表明,除了腐殖酸单一处理,其他不同钝化处理均能降低土壤CaCl_2和DTPA提取态Pb、Cd含量,其中先添加过磷酸钙和腐殖酸,然后再添加粉煤灰的联合处理实验组效果最佳.土壤pH值与CaCl_2、DTPA提取态Pb含量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与CaCl_2、DTPA提取态Cd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速效磷含量与二者都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速效磷含量是控制土壤Pb、Cd活性的主要因素.施用磷酸盐、腐殖酸和粉煤灰可以促进Pb、Cd由活性较高的弱酸提取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从而有效降低Pb、Cd的迁移能力.XRD和SEM-EDS分析表明,过磷酸钙钝化重金属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难溶的Ca-重金属混合磷酸盐,3种钝化剂联合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溶解/沉淀以及表面吸附作用将重金属转化为稳定的磷酸铅沉淀[Pb_3(PO_4)_2]或者混合重金属矿物[PbFe_3(SO_4)(PO_4)(OH)_6],从而有效钝化重金属.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的泄漏检测及有效修复越来越受环保重视,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详细分析了检测过程中的实施经验,结合实际经验对现存现场检测中排放源遗漏、挂牌、检测及复测、泄漏检测介质的选择、人员、泄漏量统计及控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该项技术今后的展望,化工类企业可通过泄漏和逸散排放的检测以及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有效查找泄漏并及时修复.  相似文献   
76.
生物炭对污泥堆肥及其利用过程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楫  余亚伟  蒋越  杨雨浛  张成 《环境科学》2019,40(2):987-993
以城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2种处理(A组:添加水稻生物炭; B组:未添加生物炭)进行污泥堆肥,并将污泥堆肥产品进行土地利用,研究污泥堆肥及其利用过程重金属(Cd、Pb、Cu、Zn、Ni)的变化特征及其钝化效果,同时考察添加生物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污泥堆肥及其短期利用过程中,除Ni外,重金属总量没有显著变化,水稻生物炭对5种重金属总量的影响也不显著.污泥堆肥过程对5种重金属具有一定钝化作用,添加生物炭能显著降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并具有显著的钝化效果(P 0. 05),钝化率达到16. 39%~43. 10%,其中Zn、Ni的钝化效果更为显著;而未添加生物炭的污泥堆肥过程对重金属有效态的钝化效果不显著(P 0. 05).施用污泥堆肥会增加土壤重金属含量,短期内,生物炭对污泥堆肥土壤利用后的重金属有效态具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77.
针对干熄焦系统大修中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提出了安全网络控制技术,该技术在干熄焦系统大修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安全保障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8.
水铝钙石对不同镉污染农田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及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吴秋梅  刘刚  王慧峰  胡文友  黄标 《环境科学》2019,40(12):5540-5549
水铝钙石(Ca-Al-LDHs)是一种新型的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阴离子交换性能和高稳定性的优点.本研究选择高Cd污染农田、中Cd污染农田和低Cd污染农田3种不同Cd污染水平的自然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钝化实验,探讨水铝钙石对3种Cd污染农田土壤Cd、Pb、Zn有效态的变化规律以及形态转换的影响,进一步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初步探讨其钝化机制.结果表明,在高中低这3种Cd污染土壤中,水铝钙石均能够增加土壤pH,降低Cd、Pb和Zn的有效态含量,其中Cd有效态含量最大降幅分别为97. 7%、96. 3%和91. 8%.水铝钙石促使高Cd污染土壤中Cd、Pb和Zn的可交换态转化成活性低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高Cd污染土壤的钝化效果优于中低污染土壤.水铝钙石的吸附作用、层间离子交换作用以及表面羟基和羧基等活性官能团的配位反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因此,水铝钙石可有效应用于Cd、Pb、Zn等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钝化修复.  相似文献   
79.
调理剂对磷镉富集土壤中两种元素交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磷镉富集的农业土壤(总Cd:0.94mg·kg-1和全P:0.86g·kg-1)为研究对象,按照湖北地区中稻生育期及至下茬作物播种期的时长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探究生物质炭(BC)、钙镁磷肥(CMP)和粉煤灰(FA)影响下土壤磷与镉的生物有效性、二者形态变化及其耦合作用效应.结果表明:①培养至140d时,添加调理剂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未添加调理剂的对照土壤相比均显著增加,有效磷水平可达22.47~37.81mg·kg-1,在不额外施用磷肥条件下可满足水稻最适生长需求,且添加BC处理的效果最佳.②供试土壤中的磷主要为无机正磷酸盐,且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在调理剂作用下均有所提高,并随着时间土壤中固定态的O-P和Ca10-P逐渐向活性较高的Ca2-P、Ca8-P、Al-P和Fe-P形态转变.③添加调理剂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对照处理基础上显著降低8.74%~17.48%,这与3种调理剂对土壤pH的提高作用相关联.与此同时,添加调理剂的处理与对照相比,可交换态Cd显著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d和残渣态Cd均有所提高,这与土壤有机质在BC的促进效应下,其表面富含的活性基团能够与Cd2+吸附螯合有关.结果初步证明,3种调理剂均能实现供试磷镉富集土壤中磷活化和镉钝化的双重功能,并以生物质炭和钙镁磷肥效果为佳,其效果可覆盖整个水稻生长时段并可延续至其下茬作物播种期.  相似文献   
80.
海军某型飞机在首次大修过程中,发现腐蚀比较严重,已影响到飞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寿命,引起了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根据该飞机的实际腐蚀情况,并结合前期对海军飞机开展的腐蚀调研,详细阐述了该型飞机易发生腐蚀的部位及腐蚀类型,分析了腐蚀产生的主要原因,制定了有效的修理和预防措施,解决了该型飞机在某些高温、高湿、高盐使用环境中无法顺利完成使命任务的难题,并从设计、制造、修理及维护等方面对该型飞机今后的防腐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