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安全科学   137篇
废物处理   326篇
环保管理   169篇
综合类   2240篇
基础理论   667篇
污染及防治   561篇
评价与监测   20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各种从含酸废水中回收醋酸的工艺,对萃取法和吸附法回收醋酸工艺的主要工艺过程、应用范围和效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2.
利用硫铁矿渣(灰)制取海绵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硫酸生产的特点,充分利用废热的方法,提出一种采用流态化技术,还原回收硫铁矿渣(灰)中铁元素的工艺流程,并对流程中的流态化还原炉进行了初步的物料,热理衡算,同时对该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比较作了小结。认为此工艺流程技术可靠,有直接经济效益,对综合利用硫铁矿渣(灰)中的铁元素,消除渣(灰)对环境的污染,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FieldmeasurementsofdisociationofammoniumnitrateataBeijingsiteShenJi,ZhaoQianxu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  相似文献   
94.
酞酸酯对人与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酞酸酯是一种增塑剂,随着时间的推移,可由塑料中转移到外环境,现已成为地球上最为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该文较系统地介绍了酞酸酯的理化性质,毒性和致癌作用,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环境行为,动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等,最后还对酞酸酯的有关毒性评价作了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95.
纳米TiO_2光催化降解酸性红B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偶联剂法在聚丙烯多面球表面负载化纳米TiO2,在高压汞灯照射下,以酸性红B染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催化氧化法进行降解处理;研究了溶液初始浓度、H2O2和Fe3+投加量、pH以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酸性红B染料降解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采用混凝沉淀-酸化水解-悬挂链曝气-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皮革和毛皮加工生产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2400mg/L,处理后出水COD≤100mg/L,去除率≥95.8%。各项水质指标均稳定地达到了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97.
利用生物指示物(鳙鱼)对丹东地区鸭绿江水体中的铅、镉污染进行监测,采具鳙鱼-碳化酸溶-电热原子光谱法对丹东鸭绿江流域鳙鱼体内的铅、镉的含量进行了相关检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该地区的水体中的铅、镉的含量进行对比,并对该地区的铅、镉污染进行了相关的评价,通过一年的监测未见超标。铅、镉含量分别为6.53±0.07(ng/g)、4.60±0.03(ng/g);回收率分别为98.9%、103.5%;RSD分别为5.3%、4.1%。  相似文献   
98.
应用线性和非线性法求解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苯甲酸类化合物在水体中不同时间的生化需氧量,用线性和非线性合法对化合物生物降解随时间变化的动力学过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各化合物2个数值不同的安全生化需氧量、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和生物降解滞后期。根据各化合物2种不同的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所得到的生化需氧量拟合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相比较,发现用非线性法拟合得到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化合物真实生物降解规律,因此用非线性法拟合化合物的生物降解动态变化,比用线性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99.
Model oligo esters of terephthalic acid with 1,2-ethanediol, 1,3-propanediol, and 1,4-butanediol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regard to their biodegradability in different biological environments. Well-characterized oligomers with weight-average molar masses of from 600 to 2600 g/mol exhibit biodegradation in aqueous systems, soil, and compost at 60°C. SEC investigations showed a fast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the oligomer fraction consisting of 1 or 2 repeating units, independent of the diol component used for polycondensation, while polyester oligomers with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higher than 2 were stable against microbial attack at room temperature in a time frame of 2 months. At 60°C in a compost environment chemical hydrolysis also degrades chains longer than two repeating units, resulting in enhanced degradability of the oligomers. Metabolization of the monomers and the dimers as well by the microorganisms could be confirmed by comparing SEC measurements and carbon balances in a Sturm test experiment. Based on these results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tential oligomer intermediates resulting from a primary chain scission from copolyesters consisting of aromatic and aliphatic dicarbonic acids can be predicted depending on their composition. These results will have an evident influence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commercially interesting copolyesters and lead to new ways of tailor-made designing of new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as well.  相似文献   
100.
在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钼磷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于乙醇介质中优先氧化萜烯酸及其衍生物,而本身被还原为钼兰的性质,本文建立了测定矿山废水中松脂油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6mg/5ml,回收率在88%—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5.05%。本文还对钼磷酸的溶剂选择,钼磷酸和浓硫酸的用量对吸光度的影响,以及浓盐酸的用量对萃取效率影响做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