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66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几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效果都有影响。对几种华南地区常见的湿地植物在其不同生长阶段处理污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不种植物的沙滤系统作对照。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过程中,植物高度能反映污水处理效果总体上的变化;(2)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处理能力总体上持续增强,各水质指标pH、DO、TN、NH3-N、NO3-N、TP和CODCr等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P和CODCr呈逐步下降,pH、DO、TN、NH3-N、NO3-N则呈现锯齿形波动,但总体上仍是下降过程;(3)植物系统氮处理能力好于无植物沙滤系统,而对磷TP和CODCr的去除则恰好相反;(4)不同植物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规律和植物在人工湿地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并为指导人工湿地工程的运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
进行了集镇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调试实验研究,实际调控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温度、溶解氧、沉降比、污泥指数、生物相的变化,运行周期4.5h,沉降比35%,污泥龄15d,生物区溶解氧31mg/L,实现生物菌种培养与驯化最佳条件,污泥浓度可达到2000mg/L,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93.
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晓慧 《环境工程》2001,19(1):26-27
采用两段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废水 ,试验规模 0 5m3/h ,当进水CODCr浓度 16 80~ 70 30mg/L,NH3 N浓度 2 0 6~ 1999mg/L时 ,经石灰中和 ,空气吹脱对离交废水的预处理后 ,出水CODCr<10 0 0mg/L。试验中 ,兼氧池和一段好氧池污泥浓度保持在 6 0 0 0~ 80 0 0mg/L之间 ,二段好氧池保持在 40 0 0~ 6 0 0 0mg/L之间。生物处理总停留时间 5 0h。在离交废水预处理中 ,pH中和至 9 5~ 10 ,鼓气量在 10 0m3/h左右 ,水温加至 5 5℃左右 ,经 8h ,可将原水NH3 N从12 0 0 0mg/L左右 ,脱除 6 5 %以上 ,出水氨氮可达 40 0 0mg/L左右。  相似文献   
94.
间歇曝气A2/C氧化沟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氧化沟工艺的运行成本,研究了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缺氧(Anoxic)-厌氧(Anaerobic)-Carrousel氧化沟(A2/C)工艺.采用A2/C氧化沟模型运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模式对城市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外源反硝化是提高脱氮效率的关键.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回流比,能够提高间歇频率,减小各污染指标在反应系统中的积累.在曝气1 h,停止曝气3 h,回流污泥比200%的模式下(模式Ⅱ),出水CODcr,NH4 -N和TN分别为40~50 mg·L-1、3.0~5.7 mg·L-1和10.2~12.5 mg·L-1.3个模式在1个周期内平均曝气量分别为连续曝气过程的66%、50%、44%.模式Ⅱ中在线监测仪表数据分析显示,曝气过程中出现NH4 -N氧化的终点--在pH曲线上表现为出现"氨谷",若利用在线监测仪表在曝气阶段采用自动控制,则可避免过量曝气.采用实际城市污水,应用中试试验模型,能够为实际生产提供重要技术参数,为原有氧化沟工艺技术改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5.
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尔  曾祥英  陈莉  范跃华 《环境工程》2011,29(1):1-4,28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反应器--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并对其性能和净水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混凝剂PAC、硫酸铝相比,活化硅藻土对污水厂尾水中的SS、NH3-N、COD、BOD5、TP、TN、UV254等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更好且其处理成本也较低;当原水流量和水质变化时,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具有一...  相似文献   
96.
采用新型Biofringe(BF)填料并结合A/O工艺设计了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采用连续进水的动态自然培养挂膜方式,并对处理干法腈纶废水做了中试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挂膜过程简单迅速,启动周期短,系统稳定性强,BF填料对反应器内的污泥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挂膜稳定后控制HTR为36 h,硝化液回流比为100%,进水流量为600 L/h,反应器出水水质稳定,出水NH4+-N浓度基本在5 mg/L以下,优于GB 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NH4+-N浓度小于15 mg/L),TN平均去除率可达55.86%,对腈纶废水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膜的截留作用对CODCr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对NH4+-N没有去除效果,反应器内存在同步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  相似文献   
97.
空气提升式反应器处理制革污泥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陈浩  周立祥  李超 《环境科学》2007,28(9):2046-2051
设计了1个280 L空气提升式生物沥浸反应器,利用特异嗜酸性硫杆菌为主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对制革污泥进行了较长期的(连续运行43批次)生物沥浸脱铬试验.研究了1.0~3.0 m3/h不同通气量对生物沥浸法脱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污泥均能快速充分混匀,通气量不足1.5 m3/h时经过至少90 h才可获得80%以上的Cr溶出率.综合多因素考虑,本试验规模下通气量为2.0 m3/h较为合适,72 h Cr溶出率可达92.5%.研究还发现,在通气量为2.0 m3/h或以上时,体系溶氧值随pH值的下降而明显上升,最终DO可达到5 mg/L以上.因此,在工程化运行中可在每个沥浸周期的后期调低ALR反应器的供气量,控制DO值在2.0 mg/L左右满足LX5和TS6菌的生长需求即可,以此控制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98.
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多种抗生素生产混合废水进行中试规模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控制膜生物反应器的CODCr进水容积负荷6~9kg/(m3.d)时,系统的CODCr去除率达到90%以上,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85%和60%。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农村生态文明意识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与普通对照村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差异。结果表明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在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有所成效。但两种村都还有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的余地,对照村需要借鉴试点村所取得的经验成果;试点村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实施环保意识教育、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三峡库区长江巫山段2006~2009年枯、平、丰水期和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加密监测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水质保持相对稳定,而支流由于回水顶托,各项水文要素均发生了变化,这些水文要素的变化相应地会带来水环境要素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