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8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592篇
安全科学   132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582篇
综合类   1915篇
基础理论   479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260篇
社会与环境   359篇
灾害及防治   15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以浮游生物为指示生物的苏州河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斜生栅藻,羊角月牙藻和大水蚤对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以及不同河段河水及底泥进行了生态影响实验,得到了以大水蚤EC50为指标的苏州河主要几种重金属生态安全阈值。同时结果还表明,与郊区黄渡段相比,苏州河市区河段河水对供试浮游生物呈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某些点位的生态影响甚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黑泥层底泥抑制作用大于浮泥层底泥。因此,尽管苏州河经过二期整治后,水环境质量的景观指标有明显改善,但市区段河水和底泥对生物定居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苏州河生态安全构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二段生物接触氧化法的构成、特点、运行情况、脱氮除磷效果及生物填料的选择,并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最后总结了该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3.
浅谈城市水污染治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水污染及污水治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4.
鉴于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对整个上海市饮用水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该水源地的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即构建管理层、操作层和协调监督层,通过三者间的协调合作来优化水源地的综合环境管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黄浦江水源地在常规状态,提出基于流域协定的常规管理、企业经营市场化、转换政府管理职能三项措施;针对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情况,提出建立事故防御体系、快速响应体系,以期为水源地的发展与保护提供参与综合决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5.
物质的污染负价值及其最小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物质具有蓄价值、正价值、负价值三种价值状态 ,并着重分析了物质的污染负价值的组成、量化方法框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物质污染负价值最小化三种理论途径  相似文献   
86.
TiO2光催化技术在有害气体净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TiO2光催化技术在有害气体净化中的应用、提高TiO2光化效率的方法以及影响TiO2光催化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87.
“三江”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资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在长江、黄河、澜沧江河源地区水资源特征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了各干、支流河水的主要离子成分、水化学类型、河水的矿化度、总硬度、总碱度以及河水的主要微量元素组成。并根据中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标准的要求,对“三江”河源地区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8.
昆明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由于只片面强调防洪、排水,忽略了河道的其他功能,致使河道越挖越宽、越挖越深、越修越直,而河水越来越臭、越来越脏。建设生态河道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路,既要顾及河道排洪、防洪等基本功能,又要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9.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能够获取部分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现状入手,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在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堆肥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措施予以分析,指出武汉市应优先开展回收再利用,适度发展焚烧发电和堆肥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比率和效率,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以促进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90.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2/人和0.700hm2/人,分别占其总足迹的58.7%和73.4%。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加大区域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