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81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3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对苯二酚生产中含硫酸锰废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祥和 《环境科学》1991,12(6):55-57
根据硫酸锰废水的特性,采用中和除铁和硫化除钴、镍等方法先使废水净化,得到合格电解液.其后对该电解液通电并加入硒电解24小时,再经钝化等处理制得金属锰.利用电解硫酸锰后的阳极废水制取碳酸锰,并从碳酸锰废水中回收硫酸铵.本工艺简单可行,产品金属锰纯度达99.8%以上,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2.
高浓度聚合氯化铁(PFC)中铁的形态分布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氯化铁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加入稳定剂W,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了稳定高浓度的聚合氯化铁(PFC)混凝剂.采用Fe-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FC中铁的形态分布情况,考察了熟化时间、碱化度(B)及n(W)/n(Fe)(W/Fe摩尔比)对PFC中铁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PFC中,由于稳定剂W与铁的水解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铁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碱化度(B)、n(W)/n(Fe)和熟化时间均对铁的形态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聚硅硫酸铝(PASS)的制备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酸钠、硫酸铝及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将硅酸钠在碱性条件下预聚,然后在快速搅拌下加到硫酸铝水溶液中,用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与混合液聚合而形成聚合铝硅混凝剂(PASS)。这种混凝剂在处理微污染饮用原水、富营养化湖水及再生纸生产废水时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聚铁硅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应用直接与间接形态分析方法相结合 ,研究聚铁硅型复合混凝剂形态分布特征的结果表明 ,聚合铁硅型复合混凝剂的形态分布随碱化度、氧化硅的种类与Si/Fe比的不同而有显明的差异 .其中碱化度是决定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 .3种氧化硅中Silica(A)与Silica(B)的特性比较类似 ,较Silica(C)具有更大的活性 ,即对形态分布有着更显著的影响 .随着OH/Fe比的增加 ,Fea 含量显著下降 ,而Fec 含量显著上升 .Feb 含量较少 ,但也随着碱化度呈略微上升趋势 .与聚合铁相比 ,呈现出相近的形态分布与转换趋势 .在一定碱化度条件下 ,随着Si/Fe比的增加 ,引入Silica(A)与Silica(B)导致Fea 与Feb 含量上升 ,而Fec 含量显著下降 .Silica(C)对其 3类型态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 .  相似文献   
105.
铁盐和铝盐混凝剂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三氯化铁和硫酸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两种混凝剂对三氯甲烷生成量的控制作用及控制机制.结果表明,与硫酸铝相比,三氯化铁可以更好地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量,对有机物的去除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E4/E6变化表明,三氯化铁和硫酸铝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不同,硫酸铝主要去除水中大分子的有机物,三氯化铁更倾向于去除水中小分子有机物,而这些小分子有机物通常是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从而使三氯化铁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作用较硫酸铝明显.  相似文献   
106.
以糠醛加氢制糠醇用的废铜铬氧化物催化剂为原料,通过焙烧、酸化、过滤、重结晶制取硫酸铜,再将所得沉淀加纯碱,焙烧,浸取,制取铬矾。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可同时回收铜铬两种离子.铜离子回收率92%,铬离子回收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07.
通过聚合氯化铁(PFC)对高岭土悬浮颗粒的絮凝试验中浊度和Zeta电位的测试,发现低温时在相同的PFC投药量下随着碱化度(B)的增大,Zeta电位减小;在达到相同的浊度去除,低温时PFC的投加量要小于常温时,在相同的药剂投加量低温时Zeta电位要高于常温时;温度降低PFC水解和沉淀速度减小,使得PFC水解中间体更易与污染物反应,同时增强了电中和能力,减少了PFC的用量;温度的降低使得PFC的多核羟基络合物中间体水解程度减小而保持形态的时间延长,所以PFC比传统混凝剂FeCl3处理低温低浊水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8.
采用低温急速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制备了PFC-HA絮体的粉末样品,研究了这些样品的物理与分形特征.结果表明,PFC-HA絮体具有晶体结构,SEM图象中有方块状形体;絮体主要组成元素为C、O、Fe,所含的特征官能团保留了絮体组成原料的一些特征;絮体的干燥样品的BET比表面积为51~92 m2·g-1,BJH累积吸附孔体积为0.0638~0.108 cm3·g-1,BJH脱附平均孔径为3.53~4.60nm,PSD峰值对应孔径3.9nm(4#样品还有另外一个PSD峰值53.2nm).PFC-HA絮体的干燥样品具有自相似性的粗糙表面,呈现多尺度分形特征;图象法确定的表面分形维数Ds值远低于N2吸附/脱附等温线法确定的结果,分别为2.14~2.22、2.90~2.96;前者的分形尺度大约处于23~390nm之间,主要属于絮体干燥样品的外表面尺度,后者的分形特征尺度区间的下限大约为0.2nm,属于孔表面尺度,因此,PFC-HA絮体干燥样品的表面粗糙度主要集中于孔表面.另外,对同一絮体,N2吸附法和脱附法确定的孔表面分形维数基本相同.通过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4#样品的Ds值接近于FHH理论计算出的结果,但分形尺度的区间变小了.  相似文献   
109.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importance of sulphur dioxide as a pollutant has moved away from its association with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to it being a precursor of SO 4 2- aerosol (acidic e.g. sulphuric acid, or neutralised e.g. ammonium sulphate). Co-located concentration data of sulphur dioxide and SO 4 2- , at nine monitoring sites situated in predominantly rural areas in the United Kingdom, collected over the time period 1979–1995, have been analysed. The time series for both species are discussed for the sites. Further analysis has shown that there is a degree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ulphur dioxide and SO 4 2- for most of the sites considered. This correlation is of approximately the same level for most of the sites taken independently and together, and in most cases the slopes and intercepts associated with the simple empirical model equations arising from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site-dependent model equations within dispersion models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borne sulphate aerosol from knowledge of sulph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is discussed. Furthermore,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ed sulphate aerosol on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especially during high concentration episodes.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The degradation of α and β isomers of endosulphan and endosulphan sulphate in four sterilized and non sterilized Indian soi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as studied. Degradat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in non‐sterilized as compared to the sterilized soil. The half life of α‐endosulphan, β‐endosulphan and endosulphan sulphate was found to be 136.8, 273 and 301 days in sterilized Alfisol and 55, 256 and 277 days in non‐sterilized Alfisol, respectively. α‐Endosulphan degraded more readily than β‐endosulphan and endosulphan sulphate under both sterilized and non‐sterilized soi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