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安全科学   65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761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210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程刚  周孝德  王静  仝攀瑞 《化工环保》2007,27(4):319-322
介绍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主要参量及表征、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指出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制备过程的技术关键与基本参量的功能。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展望了纳米晶粒TiO2多孔微球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一氯二乙基铝装置为甲类火灾危险装置。通过对一氯二乙基铝装置工艺流程及各单元工艺特点的详细分析,危险源的辨识从物料危险性、工艺过程危险性、工艺操作危险性等角度展开,从而确定出该装置的重大风险因素。在对一氯二乙基铝装置危险源辨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工艺单元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及改性蒙托石等不同无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复配使用处理炼钢厂连铸含油废水的除油效果,考察了不同絮凝剂的复配以及絮凝剂的不同复配比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3种絮凝剂复配使用除油效果最佳,当3种絮凝剂的复配比为2∶2∶3时除油效果最好,除油率达到88.2%,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
在标准受限空间中,通过热态灭火实验对比分析了纯水细水雾和含氯化钴添加剂细水雾在不同添加荆浓度、工作压力下对煤油火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含有氯化钴的细水雾比纯水细水雾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而细水雾的灭火时间并不是随着氯化钴的浓度变化而呈线性变化的,而是存在着一个最佳灭火浓度.实验表明:浓度为1.75%时的灭火效果最好.系统的工作压力也对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有影响,在较高的工作压力下,细水雾的平均灭火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5.
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纳米材料二氧化钛对含砷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主要从纳米二氧化钛的溶液pH值、不同投加量、实验温度、吸附搅拌时间、静置时间等方面对除砷效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的对比,分析了纳米二氧化钛处理含砷废水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ABSTRACT: Following an enclosure of a sink-hole connecting Lake Tarpon to the Gulf of Mexico, the chloride concentration of lake waters decreased. Water and chloride budgets for the lake in 1975 were prepared, and predictions using the model of Lerman and Brunskill (1971) were made as to the time required for the lake to achieve fresh water status. Model verification indicated good agreement with predictions in 1976; however, data on [C1-] for 1977 and 1978 are not as supportive of the model used. The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Lake Tarpon watershed provided by this latter fact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7.
根据川西气田的实际情况,对致密砂岩层回注选井选层技术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致密砂岩层回注选井选层技术,优选出川西气田1、2、3号等5个回注井区。目前,注水规模300m3/d,累计注水量达75 698.8m3,节约生产成本约200万元,且有效缓解了高浓度氯离子地层水外排带来的环保压力。现场回注试验表明:致密砂岩层回注高浓度氯离子地层水是可行的,回注选井选层技术具有现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制备了聚硅酸氯化铝(PASC)絮凝剂,并用其进行了皂素废水处理实验。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对COD和浊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为9~13.5 mg/L、pH值5~7、搅拌速度150~250 r/min时,COD和浊度去除效果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11.25 mg/L、pH值6、搅拌速度200 r/min。此时,COD去除率为93.7%,浊度去除率为97.5%。PASC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PAC。  相似文献   
99.
Controlled release (CR) formulations of azadirachtin-A, a bioactive constituent derived from the seed of 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 (Meliaceae), have been prepared 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polyvinyl chloride,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and laboratory synthesized poly ethylene glycol–based amphiphilic copolymers. Copolymers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various dimethyl esters, which self assemble into nano micellar aggregates in aqueous media,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kinetics of azadirachtin-A, release in water from the different formulations was studied. Release from the commercial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formulation was faster than the other CR formulations. The rate of release of encapsulated azadirachtin-A from nano micellar aggregates is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EG. The diffusion exponent (n value) of azadirachtin-A, in water ranged from 0.47 to 1.18 in the tested formulations. The release was diffusion controlled with a half release time (t1/2) of 3.05 to 42.80 days in water from different matri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pending upon the polymer matrix used,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azadirachtin-A can be optimized to achieve insect control at the desired level and period.  相似文献   
100.
在对氯乙烯单体槽爆炸事故构建事故树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统计及依据专家经验所提供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事故树理论,引入L-R型模糊数,应用其尖态型隶属函数,对氯乙烯单体槽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求出了氯乙烯单体槽爆炸事故的模糊概率可能性分布;并利用结构重要度系数近似值法对其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运用对事故树底部事件进行排序分级的加权结构重要度分析法,确立了影响系统的最主要因素,为系统安全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