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205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39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真空碳酸钾脱硫工艺碱洗段废液因含有高浓度硫化物、COD等有毒成分而影响焦化废水后续生物处理。以焦化企业实际碱洗段废液为研究对象,选用化学沉淀和电催化氧化的组合方式对其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室温下当氧化铜的投加量为65 g/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液中S2-去除率可达93%,且经过高温灼烧可实现Cu O沉淀剂的再生使用。沉淀后出水经电催化氧化处理,在电流10 A、电压4.9 V、电解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出水COD可降至2 400 mg/L,满足常规生化系统进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2.
氯离子含量是氨法脱硫工艺中的一个重要监控指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氨法脱硫浆液中的氯离子。结果表明,实验加入乙醇有利于增大电位突跃幅度;pH值为3~5时实验结果准确;加标回收率为90%~110%;与莫尔法相比,测定结果准确度、精密度更高,且不受灰分颜色干扰;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准确度、精密度相近,但测定高浓度氯离子电位滴定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3.
活化改性半焦用于烟气脱硫催化剂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的烟气脱硫催化剂吸附去除烟气中硫化物的性能,采用硝酸活化的半焦脱硫剂,通过穿透时间和硫容评价所制备催化剂的脱硫性能.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催化剂表面基团酸碱性、催化剂成型的制备顺序、黏结剂和催化剂尺寸及负载金属氧化物等制备工艺条件对催化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半焦表面呈碱性,半焦经硝酸氧化改性后,表面呈酸性,高温煅烧可以使半焦表面酸性官能团分解成碱性官能团,催化剂表面净碱量越大,脱硫性能越好;采取先将半焦成型再进行高温煅烧、水气活化的工艺,脱硫活性更高;最适合的黏结剂为煤焦油;最佳的催化剂粒径为3mm;烟气中通入O2能显著提高半焦吸附催化剂的脱硫性能,O2体积分数以5%为宜,烟气中适量H2O是脱硫必不可少的条件,水汽体积分数以8%最佳;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V2O5,可以明显改善催化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54.
为高效地在低温下处理大量低浓度电解铝烟气,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n Zr型金属氧化物并添加Cu作为助剂的催化剂, 并首次测试了它在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上的脱硫效果, 结果表明负载了20wt% Cu老化温度为40℃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硫性能.并对强化之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与新鲜的催化剂对比, X射线衍射分析(XRD)结果表明放电对催化剂晶型基本不产生影响;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氮吸附和脱吸(BET)表明放电会使催化剂的吸附脱附能力与孔道结构有较大提升; 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也表明放电会使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变化, 从而使其氧化还原性能改变, 反应路径发生偏向; 催化剂性能理论计算表明铜含量的上升会导致催化剂能带结构改变, 更好利用于激发气体.  相似文献   
55.
采用氮气搅拌的方法,强化高硫铝土矿电解脱硫过程,考察了电解液配比、电流密度、气流速度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脱硫率随电解液中NaCl含量增加而增加;电解脱硫率随着NaOH浓度和电流密度先升高后下降;增加气体流速能够显著提高电解脱硫率。基于电解脱硫特点,提出了铝土矿电解脱硫工艺与现有氧化铝生产的衔接方式。  相似文献   
56.
综述了2013年我国脱硫脱硝行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火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脱硫脱硝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行业市场特点及重要动态;针对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Creating False Images: Stream Restoration in an Urban Set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ream restoration has become a multibillion dollar business with mixed results as to its efficacy. This case study utilizes pre‐ and post‐monitoring data from restoration projects on an urban stream to assess how well stream conditions, publicly stated project goals, and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lign. Our research confirms previous studies showing little communication among academic researchers and restoration practitioners as well as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restoration efforts tend to focus on small‐scale, specific sites without considering broader land use patterns. This study adv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restoration by documenting that although improving ecological conditions is a stated goal for restoration projects, the implemented measures are not always focused on those issues that are the most ecologically salient. What these projects have accomplished is to protect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positive public perception. We argue that these disconnects among publicized goals for restoration, the implemented features, and actual stream conditions may create a false image of what an ecologically stable stream looks like and therefore perpetuate a false sense of optimism about the feasibility of restoring urban streams.  相似文献   
58.
由于能源化石类燃料中均包含不同含量的硫化物,随着人类对这些能源的不断利用,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利用五羰基铁(Fe(CO)5)分解条件温和可控,产物无杂质,分解后的Fe0可以与硫原子原位键合等特点。文章尝试采用Fe(CO)5作为脱硫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脱除正辛硫醇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强(101~5 067 kPa)、Fe(CO)5加入量(50~250μL)、时间(1~6 h)和温度(0~180℃)的不同,Fe(CO)5脱硫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得到最佳脱硫条件及最高脱除效率:常压、Fe(CO)5加入量200μL(1.4 mmol)、t=2h和T=140℃时,达到最高硫容3 450 mg/L。分别采用IR、XPS手段对脱硫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索。IR结果表明:在1 084 cm-1处为硫氧峰,在797 cm-1归属为铁氧峰。XPS结果表明:167.8 eV处可能为S4+,711.6 eV处可能为Fe3+。因此,正辛硫醇脱除的可能机理为巯基断裂,并在空气中与氧结合,最终形成S4+,而Fe(CO)5的Fe经过脱硫之后,在空气中不稳定,最终被氧化成Fe3+。  相似文献   
59.
电石渣-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废水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悬浮物与COD较难去除,采用在中和池添加助凝剂与曝气池添加氧化剂的方法,可在沿用石灰石法脱硫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的前提下达到对电石渣法脱硫废水的良好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0.
在内径200mm,高度1100mm的喷淋塔内,采用Na2CO3作为吸收剂进行SO2吸收实验,重点研究了液气比(L/G)、空塔气速、进口SO2质量浓度、吸收液pH及初始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该系统适宜操作条件:吸收液pH值在6.5~7.5之间,液气比在1~1.5之间,吸收液初始浓度5%,空塔气速1.6m/s,在此条件下,进口SO2质量浓度在3000mg/m3以内,脱硫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