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345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针对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低温冷害问题,利用黑龙江省水稻主要种植区域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99-2004年每年5-9月的水稻生长观测数据和逐日平均温度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产量构成与温度指标的关系方程,并结合黑龙江省2002年逐日平均温度格点化数据,对3个不同移栽日期情况下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02年的低温冷害在黑龙江中部最严重,东部次之,西部受害最轻;北部地区受害面积和冷害损失比南部地区更大;在3个移栽日期中,随着移栽日期的推后,水稻产量有5%~11%的不同程度的减少,冷害损失逐渐增大,即按时间5月中旬—5月下旬—6月初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22.
水入渗条件下边坡破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的人渗能对土体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它是造成边坡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含水量土质边坡的离心模型试验表明:边坡的破坏类型与其含水量大小有关,且主要存在两种破坏类型:一种是含水量较小时形成的拉裂缝破坏,另一种是含水量较大时形成的整体滑塌破坏;同时,含水量与边坡的最大稳定高度呈非线性关系.进一步的损伤力学分析表明,随着土体含水量的增加,损伤变量增大,并存在一个突变点;通过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发现该突变点对应的含水量可作为两种破坏类型的判据.  相似文献   
23.
近50年来广东冬季寒害的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广东省86个地面气象站近50年(1951-2000年)逐日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采用针对冬季经济林果的寒害指标,统计分析了近50年冬季寒害的特征.分析得出:(1)广东冬季寒害频数北多南少,各地平均年均1次,其中严重寒害近4成,严重寒害中又以降温型亚类Ⅲ最为典型,占6成以上.(2)寒害过程降温幅度平均达13.6℃,且越往南越大;过程最低气温平均2.6℃,高于冻害临界值0℃;寒害过程降温平均历时4d.(3)寒害分布于10月末至3月底,其中12月到1月累计占85%,月际分布大致呈以1月为峰值的单峰型;亚类Ⅲ12月和2月多于1月,呈双峰分布.(4)1980年是广东冬季气温变化的分水岭,寒害年均综合频数前30年多(160站次),后20年少(96站次).(5)近50年广东冬季寒害年代际变化特征为:50,60,70年代逐渐增强,80年代迅速减弱,90年代有所回升(依然弱于50年代),年代际寒害由强到弱顺序为:70年代,60年代,50年代,90年代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24.
杨鹏程 《灾害学》2004,19(3):72-75
除水旱灾害之外,清代后期对湖南危害较大的灾种主要为虫灾,风灾、雹灾、冰冻雪灾偶有发生.本文对上述灾害的灾情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5.
任隽  袁志祥  冯希杰  范增节 《灾害学》2004,19(Z1):53-56
2003年4月24日陕西省石泉县红卫乡一带发生ML4.9级地震.这次地震对石泉、汉阴等县建筑物特别是农村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统计了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破坏情况,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6.
房屋结构损伤及安全性评估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部分房屋建筑使用年限接近设计期限,或者说结构进入老化阶段,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安全性评估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方法的结合,结构工程损伤检测方法、技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基于时域和频域分析的结构参数辨识理论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也开始应用于结构健康监测和评估。简要评述了结构损伤检测方法进展和理论分析方法,并结合某体育场馆的结构安全性评估为实例,从结构设计、材料强度检测和实际结构状态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并对其健康状况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7.
Crude oil (from oil terminal) and raw phosphate (from phosphate port) pollution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lowered health conditions of coral reefs at their vicinity in the Jordanian coast of the Gulf of Aqaba. Both in situ incubations and ex situ laboratory exposure experiment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ose pollutants on corals, by using molecular and biochemical biomarkers in the coral Stylophora pistillata. For ex situ part of the experiment, crude oil and raw phosphate were added to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500?ppm for both pollutants. The DNA damage was assessed by Comet assay, while biochemical stress markers were reassessed by lipid peroxidation (LPO) test. Although the corals looked healthy from outside, the use of stress biomarkers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under high pressure at the cellular level. The corals incubated with oil and phosphate had more DNA damage and LPO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trol samples. The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at the use of stress biomarkers can be used as important prognostic tools for examining the sub-lethal stress on corals before their death.  相似文献   
28.
Cooking fumes contain compounds that may give rise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mutations when inhal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if cooking fumes from frying of bacon induce oxidative stress by measurement of urinary 8-oxo-7,8-dihydro-2 deoxyguanosine, a marker of oxidatively damaged DNA. Three non-smoking women fried bacon for 3 h. Urine samples were taken as early morning void at the same time on four days; the morning before frying, the morning after first frying, the morning after three days of frying and one week after first urine sample. 8-Oxo-7,8-dihydro-2 deoxyguanosine, 1-hydroxypyrene and 2-hydroxyphenanthrene, metabolit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were measur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LC-MS/MS). 8-Oxo-7,8-dihydro-2 deoxyguanosine correlated weakly with concentrations of 1-hydroxypyrene (r = 0.31, p = 0.042), but it did not correlate with 2-hydroxyphenanthrene (r = ?0.074; p = 0.64). Average urinary 8-oxo-7,8-dihydro-2 deoxyguanosine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the day before frying (16.3 ± 4.2 nmol/L) to the third day of frying (26.2 ± 10.2 nmol/L), although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Our pilot study shows that frying of bacon may result in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which further emphasises the possible carcinogenic potential of cooking fumes.  相似文献   
29.
赵雨迪 《环境与发展》2020,(2):203-204,206
我国的环境司法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环境纠纷的司法救济程序散落在不同的部门法中。为了维护国家环境安全和公共环境利益,构建环境司法专门化势在必行,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保护法院进行专门化的环境审判过程中,出现环境诉讼保护对象的争议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特殊性等问题亟待解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特殊环境诉讼规则应运而生,虽然目前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是整体上构建环境司法体系的进程依然在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转基因毛状根组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技术研究中,已成为进行污染物毒性响应机制研究的便捷的实验室工具。为了探究龙葵、油菜、芥菜3种镉(cadmium,Cd)超富集植物对Cd毒性胁迫响应的差异,以诱导出的3种植物毛状根为研究材料,从毛状根的生长状态、富集Cd的能力、根组织细胞的凋亡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d浓度为0~5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都不明显;Cd浓度为75~100μmol·L-1时,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均表现出对Cd胁迫的防御响应。在较高的Cd浓度(100μmol·L-1)下,龙葵毛状根的生物量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芥菜次之,油菜受影响最大;同时龙葵毛状根富集的Cd含量最高(745.0μg·g-1),芥菜次之(681.4μg·g-1),油菜最差(505.2μg·g-1)。龙葵、油菜、芥菜毛状根在Cd胁迫下的细胞凋亡水平均随C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Cd浓度为100μmol·L-1时,龙葵毛状根比油菜和芥菜毛状根的细胞凋亡程度均低。同时3种植物毛状根在不同浓度Cd处理下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有一定差异。从上述结果综合来看,龙葵毛状根受Cd毒害的影响最小、富集Cd的能力最好,是进一步开展Cd超富集植物转基因改造研究的较好的实验室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