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78篇
综合类   398篇
基础理论   10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酸雨对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酸雨对污染环境中重金属化学行为的影响。在酸雨作用下 ,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活性明显增强 ,化学形态转化明显 ,迁移能力和生态危害能力亦明显加强。探讨了控制酸雨发生、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技术以及开展复合污染环境化学风险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2.
我国14个站点降水中甲酸和乙酸浓度及对酸性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较全面地掌握我国大气降水中有机酸含量及其对降水酸性的贡献,于2007年全年在我国14个区域代表性较好的站点采集了降水样品,利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了样品中的甲酸和乙酸2种重要有机酸的浓度,对所得各站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2种酸的湿沉降通量和对降水酸性的相对贡献.观测到的14个站点甲酸和乙酸平均浓度范围分别为0.96~3.43μmol/L和0~5.13μmol/L,接近国外偏远地区观测结果,也接近我国过去短期观测结果的低端值.比较显示,偏远地区有机酸含量低于城市附近地区.估算的甲酸和乙酸湿沉降通量范围分别为0.38~4.18mmol/(m2.a)和0.06~5.87mmol/(m2.a),南方站点有机酸湿沉降通量大于北方.有机酸对降水酸性的贡献范围是0.02%~51.6%,总平均贡献为2.95%,这一结果表明,虽然我国酸雨主要是硫、氮排放造成的,但有机酸在部分地区及部分时段甚至有很显著的致酸作用,应该成为酸雨观测研究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3.
模拟酸雨对烤烟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烤烟为供试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pH5.6、pH4.5、pH4.0、pH3.5、pH3.0、pH2.5、pH2.0)对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H≥3.5处理的轻度酸雨对烤烟Chl.a含量影响不大,但pH≤3.5处理烤烟叶片Chl.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pH≤2.5模拟酸雨使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Ls)、胞间CO2浓度(Ci)、叶面饱和蒸气压力亏缺(VPD)显著降低,使烤烟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s)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显著升高,模拟酸雨使pH2.0处理烤烟叶片的蒸腾速率(Tr)和pH2.5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降低.pH≥3.5处理的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qP)与对照差异不大,但pH≤3.0处理明显降低;烤烟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H≥3.5处理的非光化学猝灭(NPQ)明显高于pH≤3.0处理.  相似文献   
94.
贵州省遵义地区降水中低分子有机酸及其来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江伟  李心清  曾勇  黄荣生  谭凌  徐刚  王兵 《环境科学》2008,29(9):2425-2431
甲酸和乙酸是大气对流层中广泛存在的低分子有机酸.降水中有机酸的研究是认识C、H、O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酸雨成因的重要内容.贵州省遵义地区是我国酸雨高发地区,在遵义市进行了为期1 a的降水采集,并利用离子色谱法和原子吸收法分别对降水中主要阴离子(包括有机和无机)和阳离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pH的年均值为4.11,表明遵义市酸雨形势依然严峻;甲酸和乙酸的的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9.29 ìmol稬-1(范围:0.15~46.14 ìmol稬-1)和6.47ìmol!L-1(范围:0.02~19.11 ìmol稬-1),占阴离子总址的4.10%,二者的相天系数达到0.86.说明甲酸和乙酸具有共同的来源.在一次降雨事件中,有机酸的浓度一般随降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在降雨中后期有时会出现上升的现象,表明有机酸主要来自云下淋滤作用,少数情况下来自大气远距离的传输.遵义市区的山间盆地地形、高湿度、低风速、以尘埃为主的大气污染物等特点为有机酸来源于当地创造了条件.应用气液平衡的原理,提出了降水中甲酸、乙酸比值(F/A)aq的有机酸来源判定方法.发现遵义降水中的有机酸春季和冬季主要来自人类活动的释放.夏季和秋季则主要来自植物的释放.  相似文献   
95.
南京江北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南京江北区降水酸性及成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测定和分析,发现南京江北酸雨大大重于市区,并具有秋高春低,雨水离子浓度高,电导值大,强酸度与高发率同时出现等明显分布特征。气象条件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与酸雨pH和电导值呈反相关,与酸雨频率呈正相关;大气压强与酸雨pH和电导值呈正相关,与酸雨频率呈反相关;风向风速对酸性污染物输送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冬春季节沙尘和灰霾天气入侵对酸雨具有减缓效应。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2005~2008年湖南省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的减排情况以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大气污染减排对湖南省城市降水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阐述了大气污染减排取得的环境效益,为湖南省下一步的污染减排和环境管理政策及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分析了我市五年来酸雨化学特性和发展趋势,指出了酸雨的主要来源和控制酸雨产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
树冠及叶凋落物对模拟酸雨缓冲能力的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对树冠、叶凋落物和鲜树叶缓冲酸雨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比针叶树缓冲能力大;树叶汁液pH高的比低的缓冲能力大;阔叶树面积的大小,与缓冲能力成正比;针叶则相反。在pH2.0、3.0的处理中,它们的缓冲能力排序为:叶凋落物>鲜树叶>树冠。在pH4.5时,则是叶凋落物>树冠>鲜树叶。  相似文献   
99.
天然水体中铝浓度的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括了天然水体中铝的形态分类和地球化学行为,综述了天然水体中Al^3+和有机铝的浓度的预测方法,提出了由矿物浓度积,无机铝和有机铝经验关系式,有机铝模型辅以配体浓度和热力学常数预测天然水体中各形态铝的浓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青岛酸雨天气边界层气象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岛地区酸雨成因研究表明,青岛市近代工业发展排放大量致酸物质、海洋上天然排放的二甲基硫是重要的原因;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的特殊规律是形成酸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大型天气形势起了辅助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1993年7月23日一次典型酸雨的实际例子,证明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