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247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32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接种厌氧消化污泥EGSB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接种市政消化污泥的EGSB反应器的启动进行实验研究以寻求快速启动EGSB反应器的有效方法。接种厌氧消化污泥EGSB反应器的成功启动仅需要46d。在整个启动期保持适当的液体上升流速是非常重要的。启动初期,高液体上升流速能够将悬浮污泥冲出反应器,使适合聚集的微生物留在反应器内。接下来需要降低进水流量和液体上升流速以利于构建稳定的微生态系统,使高活性颗粒污泥尽快形成。然后适当提高液体上升流速能保持污水与微生物的良好接触,促进颗粒污泥内外高效传质,形成更加稳定高效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为尽快形成高活性颗粒污泥,保证产甲烷菌的最佳营养需求是关键,可通过考虑进水基质、微量营养元素和硫化物来提高其活性。  相似文献   
82.
王一囡  胡振  茹东云  姜丽萍  刘华清 《环境科学》2018,39(12):5565-5571
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接种污水厂厌氧池污泥和深层水稻土的1∶1混合污泥,在阶段性提升基质NO_2~--N浓度的条件下,考察静压条件对亚硝酸盐依赖型甲烷厌氧氧化(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N-DAMO)反应快速启动过程的影响,并对N-DAMO反应的主导微生物的丰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行120 d后,常压(R1)和0.3 MPa静压(R2)条件下,都观测到了明显的N-DAMO现象,并且R2的NO_2~--N去除速率达到了36.90 mg·(L·d)~(-1),较R1提高了24%;其4 h内平均脱氮速率(以NO_2~--N计)达到0.10 mmol·(L·h)~(-1),比R1提高了186%.R2中富集得到的污泥粒径约为R1的2倍,比表面积更大,优化了污泥中甲烷的传质情况,有助于N-DAMO反应的进行,且R2污泥的N-DAMO比活性(以N/VSS计)达到了0.29 mg·(g·h)~(-1),是R1的2倍.此外,静压有助于N-DAMO功能微生物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h oxyfera(M.oxyfera)的生长,实验结束时R2中M.oxyfera细菌16S rRNA基因的丰度比接种初期提高了22倍,是同阶段R1中的10倍.可见,提高静压能够有效促进N-DAMO反应的启动.  相似文献   
83.
为探索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开展了不同培养方式下絮状污泥颗粒化特性研究.选取3种培养方式:人工配水培养、海藻酸钠强化培养和农村模拟污水培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比3种不同培养方式下,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系数,筛选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人工配水培养方式下经过40 d成功出现好氧颗粒污泥,投加海藻酸钠强化培养方式下经过20 d出现好氧颗粒污泥,农村模拟污水经过55 d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3种培养方式下出现的好氧颗粒污泥均具有密实的结构和较好的沉降性能,同时可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利用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DPS)对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培养方式下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并非唯一,水力停留时间和胞外聚合物在各培养方式中均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系数,对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环境监测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包括现代化监测设备的发展和监测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开发;对如何建立和完善高素质的监测人才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5.
选取典型滇池湖滨蔬菜种植区——昆明福保村为研究对象,进行土壤污染物生态风险分析,结合污染物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解析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有机氯(Organic Chlorine Pesticides,OCPs)、酞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类污染物残留水平较低,但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生态风险;区域内的印刷厂、造纸厂、彩印厂是土壤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滇池湖滨蔬菜种植区土壤环境质量尚为清洁,能够保障蔬菜产品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86.
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准确度高,但试剂消耗量大,占用空间大,耗时长,消耗大量的电和水。采用快速测定法后能快速省时、省水、省电、省试剂、省人力且操作简便。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快速测定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能达到国标的要求,并且具有成本低的特点,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快速测定法特别适用于污水处理等工艺过程控制的监测和测试。  相似文献   
87.
人工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用自制的实验室快速渗滤系统模拟反应器对某校中水站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此套实验室模拟快渗处理生活污水系统对COD、TN、TP去除效果良好,壤土在三个周期对COD的去除率最大值为91.5%,TN为66.0%,TP为73.3%。由此试验得出最佳生活污水处理条件为壤土作为滤料,滤料高度为50cm,布水时间为2d淹水,4d落干。复合系统的处理效果优于单一介质的系统。  相似文献   
88.
糖蜜废液培养微生物絮凝剂及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蜜废液含有大量的糖类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当糖蜜废液被稀释50倍,初始pH调至5.0,接入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150r/min、30℃摇床培养,3d后可得到絮凝性物质。絮凝物质中95%的活性成分存在于糖蜜培养液的上清液中;高岭土悬浊液的pH、絮凝剂投加量以及Ca2+的添加量都对絮凝效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89.
张伟  朱珍道 《环境科技》2009,22(2):43-45
为提高炼油厂废水中氨氮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对生物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硝化菌群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并富集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8.0,28℃环境,150r/min振荡暗培养条件下,通过不断添加富集培养基,经过6周培养后,可使湿泥中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24.95倍/g,硝化速率提高2.76倍,达到了富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长期开垦与放牧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碳截存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闫玉春  唐海萍  常瑞英  刘亮 《环境科学》2008,29(5):1388-1393
以围封26 a草地(E26)为对照,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长期开垦与放牧对土壤-植物根系系统碳截存的影响.结果表明,0~40 cm土壤和根系中的C贮量, E26(7 307.59和950.32 g·m-2)≈连续放牧草地(LG)(7834.01和843.43 g·m-2)>开垦35 a耕地(LC)(4537.04和277.35 g·m-2). E26、LG和LC中,0~40 cm土壤贮存的C分别占各自土壤-根系系统C总贮量的88.49%、90.28%和94.24%.长期开垦完全破坏了草地原生的植被-土壤系统,造成严重的土壤风蚀:相对于E26,比中O~10 cm和10~20 cm砂粒含量分别增加了81%和39%,0~40 cm土层中根系生物量减少了71%;长期开垦导致草地土壤及根系碳截存分别降低了37.9%和70.8%.因此,在草原地区,若将长期开垦的耕地恢复为天然草地,土壤和植物根系将会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放牧对该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根系生长的影响较小;但长期放牧样地土壤表层容重显著增加,预示目前放牧压力已达到或接近草地的承载阈值,应及时减小放牧压力以避免草地的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