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2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429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70篇
环保管理   278篇
综合类   2391篇
基础理论   474篇
污染及防治   355篇
评价与监测   119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研究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中厌氧生物选择区的停留时间、进水有机物浓度和系统中泥龄、曝气时间等运行参数对选择区内厌氧释磷以及有机物的吸收贮存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区停留时间lh,系统泥龄5d,曝气2h,进水有机物浓度COD/TP=60--70,选择器中释磷效果及微生物的吸附性能最优,可去除进水中78%的COD。而且污泥沉降性能良好,试验运行过程中,SVI一直保持在30--40ml/g左右。  相似文献   
42.
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强化启动和运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比试验对冬季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和运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条件下:(1)温度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有机物的酸化水解而间接产生作用的;(2)通过人工投加HAc使污水中VFA≥80mg/L时,可以顺利启动生物除磷系统;(3)设置独立水解酸化池,可以提高生物除磷效果,在进水COD=150~300mg/L、磷酸盐=5mg/L时,出水磷酸盐≤1mg/L;(4)低温条件下按照水解-外循环ERP-SBR方式运行时,在磷酸盐浓度高达10mg/L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出水磷酸盐浓度≤0.5mg/L。  相似文献   
43.
滇池流域农田氮、磷肥施用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2001年6月至9月分别对流域内晋宁,呈贡,西山,官渡和嵩明调查了365家农户有关化肥施用情况,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每年从种植业流失的化肥中纯氮(N)达2575t,纯磷(P)达218t,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氮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7-20倍。菜地年每公顷流失氮204kg,水田的氮流失量最低,平均每公顷每年流失10kg。磷的流失也以蔬菜,花卉地为最高,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9-10倍。研究结果证明,大量的氮,磷化肥施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滇池是造成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6],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滇池流域的种植面积将会逐年扩大,因氮,磷化肥的施用面造成的氮,磷流失量将会不断加大,为了实现减少氮,磷化肥对滇池的污染,应积极推广精确施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44.
采用生产废水和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系统探讨了石灰法处理磷化废水的反应时间、投药量、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反应时间达到2h,石灰投加量理论用量的2.5倍才可使废水中的磷、钙充分反应生存羟基磷酸钙,从而使含磷废水出水达标。搅拌强度和沉淀时间对除磷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5.
46.
CharacteristicsofphosphoruschemistryanditsgeographicaldistributionintheHaiheRivervalley,NorthChinaJiangGaoming;HuangYinxiao;L...  相似文献   
47.
钙镁磷肥对土壤中镉形态转化与水稻吸镉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酸性镉污染水田施用不同用量的钙镁磷肥的田间试验表明: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分配系数随钙镁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9314);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分配系数则呈显著正相关(r,0,9395)。而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与钙镁磷肥用量则呈显著负相关(r,-0.8853)。镉污染水田一次性投加高量钙镁磷肥后,可使土壤pH显著升高,交换态镉分配系数明显下降,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分配系数明显升高,导致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大幅度下降,从而大大减少水稻植株的吸镉量。  相似文献   
48.
二级出水中磷的混凝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中总磷为去除对象,通过混凝的静态烧杯实验[1],确定了二级出水除磷效果较好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铁(PFC)[2]和Al2(SO4)3[3]混合使用的最佳投药量,使出水中磷(TP)符合再生水水质标准的要求.絮凝剂组合时静态混凝烧杯实验表明:PFC-Al2(SO4)3体积比1∶1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9.9/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93%,浊度去除率为33%.PFC-Al2(SO4)3体积比1:2时,最佳投药量离子浓度比为:Fe3 /Al3 ∶4.95/7(mg·L-1),此时TP去除率为88%,浊度去除率为71%.  相似文献   
49.
人工湿地组合系统除磷的净化空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小试试验研究了由塘系统、垂直流、推流床单元组成的人工湿地工艺系统组合在内部不同空间上除磷的净化效应。结果发现,在高水力负荷下运行一段时间后,各套组合工艺系统对磷的净化效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行池单元表层对磷的去除效率下降得最为显著;在各种组合中,塘单元对磷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好氧塘单元与湿地的联用却可以有效地避免正磷酸盐释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DO控制、pH值调节、温度调节、水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底泥释磷实验。实验表明:(1)厌氧条件下,底泥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且释放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好氧条件下,底泥非但没有向水体释放磷,反而从水体中吸附磷,呈“负释放”状态;且pH值越低,“负释放强度”越大。(2)温度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最大释放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3)搅动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大于静置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4)微生物对磷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次模拟实验结果看,体系温度升高、减少溶解氧、提高pH以及施以水动力作用,均可使底泥中的磷释放量增加,在常温(25℃)、厌氧、pH=7.5条件下,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量将增加17%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