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2篇
  免费   496篇
  国内免费   445篇
安全科学   416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1011篇
综合类   3117篇
基础理论   553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84篇
评价与监测   398篇
社会与环境   564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26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94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9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涵义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经济与环境应协调发展的声浪日益高涨。然而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不论概念还是涵义都较模糊,成为建立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监控系统的理论障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在涵义,应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相对性、约束性和两中心论角度来阐述。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分析国内外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构建技术的现状、研究进展,提出了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体系,选取典型示范研究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平战结合"的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构建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平台,为中小尺度的化工园区突发大气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93.
李梅 《中国环境管理》2022,14(4):102-108
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不同于科层—集中型和市场—分散型的新型治理方式,在环境治理中有其自身的优势。当前,区域环境公共事务的不断增长已超出政府单个主体的能力范围,需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构建以多元主体参与为核心的多重、复杂、交叉的网络化环境治理模式。基于网络化治理产生的背景、演变过程和内涵,围绕多元主体相互作用、行动主体的网络关系结构和模式、治理网络的运行逻辑和机制等方面系统梳理其研究进展,为推进我国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Efforts are accelerating to protect and restore ecosystems globally. With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t stake, no clear framework exists for developing or prioritizing approaches to restore coral reefs even as efforts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to do so grow worldwide. Restoration may buy time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but it lacks rigorous guidance to meet objectives of scal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Lessons from restoration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an and should be rapidly adopted for coral reef restoration. We propose how the 10 golden rules of effective forest restoration can be translated to accelerate efforts to restore coral reefs based on established principles of resilience, management, and local stewardship. We summarize steps to undertake reef restoration as a management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vers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that coral reefs provide. Outlining a clear blueprint is timely as more stakeholders seek to undertake restoration as the 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begins.  相似文献   
995.
在高原生境下构建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运行工况的A2/O系统,结合水质分析及对好氧池活性污泥的16S rRNA基因测序,对微生物优势菌属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生境下HRT为26.25 h时A2/O工艺处理效果总体最好,微生物优势菌属代谢功能以有机物降解、反硝化脱氮和聚磷菌除磷为主,代谢途径以碳氮磷代谢为主;在高原生境下,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细菌双组分调节功能(ko02020)丰度较大,该代谢途径在适应环境变化中有显著作用,是高原生境下的优势代谢途径;微生物细胞中rpoE基因丰度偏大,为微生物适应高原环境提供了保障。HRT为26.25 h时微生物功能基因总丰度最大,可见26.25 h是高原生境下A2/O工艺最佳HRT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996.
借鉴环境风险源目标管理的理念,按照“分区、分类、分级”监测的原则,建立了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布点方法体系,并以某化工园区为示例展开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对化工园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地下水污染源构建差异化监测网络,解决化工园区地下水污染多元化监测布点问题,可为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监测布点方案的拟定或优化调整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7.
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监管平台的通信基站监督监测技术模式,利用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监督监测对象的自动筛选、开展线上全流程监测、自动分析比对监测结果,并将该技术模式用于2019年和2020年广东省10.5万个通信基站的监督监测。结果表明,通信基站备案基础信息的相符率为75.3%~98.6%;社会化监测机构关键点位电磁环境监测结果相符率为60.0%~92.3%。该结果可用于评估广东省通信基站建设单位备案的基础信息相符性结果和社会化监测机构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高速公路冰雪环境下隧道入口行车安全水平,探究隧道入口冰雪环境下驾驶员心生理反应特性,依据心生理理论,通过模拟驾驶试验采集驾驶员在冬季晴、雪天气下隧道入口行驶的心率增长率、速度等数据,分析照度变化率、路面摩擦系数、速度对驾驶员心生理的影响规律,明确不同影响因素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变化特征,利用Matlab构建多因素耦合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生理反应模型,并设计实车试验验证心生理反应模型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冰雪环境下隧道入口驾驶员心率增长率紧张阈值为28%,隧道入口冰雪环境下照度变化率安全阈值为51%,心生理反应模型误差小于10%,吻合程度较好。研究结果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冰雪环境的行车安全性、降低隧道入口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为揭示民用救灾帐篷热环境适应性变化规律,通过大尺度环境气候舱构建高温与低温环境,采用Ansys Fluent商用软件代码进行仿真验证,并对帐篷蓬围结构和内部热环境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大尺度环境舱直接进行模拟帐篷内外热环境变化可行,其内部热环境变化规律与实验基本一致;帐篷特殊的篷围结构导致高温环境下帐篷内部温度高于外界,帐内人员头部和脚部温差可达5 ℃,低温环境下帐篷同一高度横向区域温度对称分布,在中心区域温度较低,边缘和中心温差近8 ℃。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气体密度和初压对爆炸压力的影响,以球形装药为例,在LS-DYNA中模拟不同气体密度、环境初压和真空度条件的TNT炸药爆炸,分析空气冲击波的形成过程和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初期冲击波的波阵面位于爆炸产物边界,产物压力与冲击波压力存在强耦合作用;随着爆炸产物自身压力下降,其膨胀速度减慢,冲击波开始与爆炸产物分离,当产物中心压力下降为环境初压时,冲击波与爆炸产物彻底分离,其后以空气冲击波的形式独立传播。降低气体密度可以通过抑制冲击波形成,大幅降低爆炸压力;减小环境初压则通过加快冲击波的衰减速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爆炸压力。相较于单独改变密度和压力,提高真空度对冲击波压力的减小效果更好;近真空环境下无法形成空气冲击波,爆炸压力衰减速度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