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64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308篇
综合类   765篇
基础理论   487篇
污染及防治   75篇
评价与监测   34篇
社会与环境   167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气象因素与早稻产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气象因素对南方稻区早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应用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02于2003—2009年种植在湖南省内7个生态点的产量因子和相应的气象数据,建立早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总苗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因子的回归方程,研究影响湖南早稻产量因子的主要气象因素及其敏感时期。结果表明:移栽后24~27 d的低温阴雨导致早稻分蘖数不足;分蘖成穗率主要受移栽后33~41 d的气温和日照时数影响,随温度升高和日照时数延长而升高;每穗总粒数与始穗前9~1 d的日均温、始穗前9~4 d的日最高气温及始穗前10~5 d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此期的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结实率与始穗前14~9 d的日均温、日最低气温呈正相关,而与始穗前9~5 d的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数表现为负相关;千粒重与始穗前25~20 d的相对湿度、始穗后14~20 d的日照时数呈正相关,而与始穗前25~20 d的日均温、始穗后17~22d的日最低气温表现出负相关。  相似文献   
952.
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能凸显都市农业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以层次分析法与信息熵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为核心的数学模型与方法,从时间尺度上对1993年上海自开展都市农业实践以来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人口子系统已逐步成为阻碍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子系统逐渐成为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贡献因子,社会子系统对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农地资源短缺且持续减少,制约着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农业生产自身污染负荷较重,影响着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②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R-D综合指数不高,下降趋势明显,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压力较大且持续增加,E-D综合指数较低,变化幅度不大,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压力大但趋向稳定;③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经过前期波浪式增减后持续稳步攀升,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态势明显。  相似文献   
953.
Tropical peatland is a vast potential land source for biological production, but peatland is a major natural source of greenhouse gases, especially methane (CH4). 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changes i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duced by cultivation practices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use of tropical peatlan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nd the groundwater level on CH4 and carbon dioxide (CO2) fluxes in an Indonesian peat soil. The crop cultivated was sago palm (Metroxylon sagu Rottb.), which can grow on tropical peat soil without drainage and yield great amounts of starch. CH4 emission through sago palm plants was first estimated by collecting gas samples immediately after cutting sago suckers using the closed chamber method. The CH4 fluxes ranged from negative values to 1.0 mg C m−2 h−1. The mean CH4 flux from treatment with macroelements (N, P, and K) and microelements (B, Cu, Fe, and Zn) applied at normal rat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f the No fertilizer treatment, although increasing the application rates of macroelements or microelements by 10-fold increased the CH4 flux by a factor of two or thr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4 flux and the groundwater table was regressed to a logarithmic equation, which indicated that to maintain a small CH4 flux, the groundwater table should be maintained at <−45 cm. The CO2 fluxes ranged between 24 and 150 mg C m−2 h−1, and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either fertilizer treatments or the groundwater level. The inclusion of sago palm suckers in a chamber increased CH4 emission from the peat soil significantly. Thus, gas emissions mediated by certain kinds of palm plants should not be disregarded.  相似文献   
954.
基于GIS的华北高产粮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集约化农业生产区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选取华北平原典型高产粮区桓台县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02年和2007年同一季节对该县境内的394个潜水水样和283个承压水水样的硝态氮含量进行了取样分析,应用地质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时空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和2007年潜水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08 mg·L~(-1)和14.68 mg·L~(-1),承压水硝态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7 mg·L~(-1)和7.19 mg·L~(-1),2007年比2002年含量增幅均接近1倍.2个时期承压水硝态氮含量的空间相关距离均远大于潜水硝态氮含量的相关距离.2007年与2002年相比,潜水硝态氮含量各等级(0~5、 5~10、 10~15、 15~20、 20~30和>30 mg·L~(-1))的面积变化幅度分别为-28.87%、 -14.63%、 13.06%、 14.37%、 12.23%和3.85%;承压水中前4个等级的面积变幅分别为-37.82%、 28.01%、 9.33%和0.48%.通过对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垂向分析发现,2个时期的承压水硝态氮含量与取样井深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深层承压水的硝酸盐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55.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size distribution were measured at Jhu-Shan (a rural site) and Sin-Gang (a town site) in central Taiwan during the rice straw burning and non-burning periods.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AHs accounting for a roughly 58% (34%) increment i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PAHs due to rice-straw burning. Combustion-related PAHs during burning periods were 1.54–2.57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during non-burning periods. The mass median diameter (MMD) of 0.88–1.21 m in the particulate phase suggested that rice-straw burning generated the increase in coarse particle number. Chemical mass balance (CMB) receptor mode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primary pollution sources at the two sites were similar. However, ricestraw burning emission was specifically identified as a significant source of PAH during burning periods at the two sites. Open burning of rice straws was estimated to contribute approximately 6.3%–24.6% to total atmospheric PAHs at the two sites.  相似文献   
956.
介绍了大理州南涧县早期生态农业试点成果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认为南涧县长年坚持生态农业建设,依托“高山、净土、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57.
水稻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对施肥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亚热带典型稻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等氮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植株碳氮吸收、分配与积累的影响,分析了水稻碳氮的积累关系.结果表明,低量有机肥结合化肥配施能有效促进碳素在水稻植株体内的分配.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水稻茎叶和籽实中氮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8.9~10.2 g·kg-1和11.9~14.8 g·k...  相似文献   
958.
米糠炭吸附水中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米糠炭的用量、溶液温度、Cd^2+浓度、溶液pH值和吸附时间对米糠炭吸附Cd^2+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米糠炭对Cd^2+具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吸附率达94.6%。其最佳吸附条件为:米糠炭用量20g/L,温度30℃,pH=3,Cd^2+质量浓度低于50mg/L,吸附平衡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959.
揭示Mn胁迫下Si对水稻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机制,可为减轻水稻Mn毒害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因此,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采用两个对Mn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研究Si(1.5 mmol·L-1)对Mn(2 mmol·L-1)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n胁迫下,敏感品种新香优640(XXY)根系的超...  相似文献   
960.
鄱阳湖区粮食供给功能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种植制度复杂、地块破碎及多阴雨天气的南方地区,应用卫星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复种指数受到中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使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是提取该区域复种信息有效的数据源。论文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提取水田空间信息;在界定单/双季稻生长期物候历的前提下,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明显差异,选择合理时间窗口的TM影像获取水田NDVI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法提取单/双季稻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湖区乡镇不同熟制水稻单产数据估算出基于栅格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判别双季早稻与单季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7月上旬到8月上旬及9月中旬到10上旬是判别单季稻与双季晚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2005年,单季稻播种面积为3 081.58 km2,晚稻/早稻播种面积为3 602.97 km2,水稻复种指数为153.9%。单季稻普遍分布在市县建成区周边,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等地。全年水稻总产量约1 650×104 t,单季稻占30.5%,双季稻占69.5%。赣江下游地区两种熟制水稻产量均较高,而湖汊及湖区外围丘陵地区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