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Per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selected PCB: a mechanistic stud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Köller G  Möder M  Czihal K 《Chemosphere》2000,41(12):326-1834
The enzyme-induced decomposi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PCB were investigated. 2,5-Dichlorobiphenyl (PCB 9) and 2,2,5,5-tetrachlorobiphenyl (PCB 52) were used as example compounds to study efficiency and mechanism of the degradation process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 together with defined amounts of hydrogen peroxide removed 90%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CB 9 and 55%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PCB 52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after a reaction period of 220 min. Dechlorination was observed as the initial step. Although the metabolites identified were mainly chlorinated hydroxybiphenyls, benzoic acids and non-substituted 1,1-biphenyl, some higher chlorinated biphenyl isomers also appeared. The biodegradation of PCB 9 using the white rot fungus Trametes multicolor took about four weeks and reduction was about 80%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The metabolites produced (dichlorobenzenes, chlorophenols and alkylated benzenes) were not quite the same as those observed upon incubation with HRP.  相似文献   
22.
白腐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稻草秆粉介质中白腐菌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左右的吲哚可被白腐菌去除99%以上,质量浓度为74 mg/L吡啶的去除率为61.5%;白腐菌在稻草秆粉培养体系中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高浓度吲哚)>K(低浓度吲哚)>K(吡啶);高低浓度吲哚和吡啶3个降解体系的漆酶活力在第6天达到最大;漆酶在吲哚和吡啶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变化与吲哚和吡啶的相对去除率不呈线性相关,稻草秆粉培养基中的介质和培养环境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利用前期实验筛选出的4株优势白腐真菌,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经厌氧处理后的出水,实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对该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且其生长特性与处理效果基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粉葛根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近年来发现一种严重为害粉葛块根的土传病害。经显微镜直接检查、病原菌分离培养观察、致病性测定及田间病害调查,初步鉴定该病为粉葛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腐皮镰刀菌与植物线虫复合感染所致。该报道在中国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25.
粉葛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葛根腐病是粉葛生产上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作者对病原作了人工分离和接菌试验,观测了温度、pH对病原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对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和试验,探讨了该病的有效防治药物及对策。  相似文献   
26.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吲哚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氨氮、苯酚和喹啉作为吲哚的共代谢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体系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在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对不同共基质体系的代谢过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不同共代谢基质物质对白腐菌漆酶分泌和吲哚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降解体系中的白腐菌都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充分的氮源可提高白腐菌的活性和漆酶酶活的峰值;共基质苯酚和喹啉可以增加白腐菌漆酶产量,为吲哚的降解提供较多的电子,同时苯酚和喹啉也能得到较高的去除.在秸秆滤出液中,白腐菌在pH为6~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吲哚在白腐菌的代谢过程中,可能首先在吡啶环的2和3位发生一步羰基化.  相似文献   
27.
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体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民生  邱立俊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7):419-422,431
选择活性艳红X-3B为脱色和降解对象,将白腐真菌固定在生化填料上构建白腐真菌生物膜反应器,并以接种活性污泥的生物膜反应器为对照,考察了营养源对活性艳红脱色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对白腐真菌Shu-13采用查氏培养基预培养和在反应器中投加适量蔗糖及酱油废水,均能明显提高活性艳红X-3B的脱色率。城市污水中的营养源,不足以满足白腐真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降解需要,白腐真菌Shu-13对富氮条件存在依赖性。在富营养条件下,白腐真菌Shu-13生物膜反应器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活性污泥。营养源及其浓度、菌种是影响pH变化的重要因素,活性污泥和酱油曲霉生物膜反应器的出水pH变化规律,与Shu-13存在明显不同,Shu-13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降解作用,而这种作用对生物膜恢复其污染物净化功能是至关重要。另外,酱油废水中存在的酱油曲霉属于半知菌纲的白腐真菌,其对活性艳红X-3B也有较显著的脱色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28.
黄孢原毛平革菌反复脱色模拟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35℃、150r/min条件下培养3d后,培养基类型、染料浓度以及反复脱色次数对其脱色的影响。玉米芯浸出液是首选的可替代营养源的物质,培养3d的黄孢原毛平革菌6h脱色率即达92%。黄孢原毛平革菌能够在短时间(6h)基本脱色较高浓度(40mg/L,60mg/L)的活性艳红K-2BP模拟染料废水,对于低浓度(10mg/L,20mg/L)脱色作用则比较缓慢,浓度超过150mg/L即显示出对菌的毒性作用。玉米芯浸出液培养3d的菌可以重复脱色模拟废水6次以上,每批脱色率均在82%以上,但菌球的沉降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29.
将微波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用于煤炭脱硫,采用微波功率1 000 W、辐照时间80 s对煤样进行辐照处理后,考察了初始pH值、煤粉粒径和煤浆浓度对微波辅助白腐真菌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脱硫过程中硫化物的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辐照作用能够缩短脱硫周期,提高有机硫的脱除率。在初始pH值为4.5,煤粉粒径为80~120目,煤浆浓度为10%,浸出时间为3 d的条件下,煤中的全硫、无机硫和有机硫脱除率分别达到52.06%、51.61%和54.22%。  相似文献   
30.
曹飞丽  肖蕾  刘怡  黄建良 《化工环保》2014,34(2):186-190
以白腐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为改性菌种,对中药渣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性能。采用SEM技术对改性中药渣进行表征。研究了废水pH、改性中药渣加入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表征结果显示,中药渣经过改性后表面出现许多孔隙,比表面积增大,为吸附Cr(Ⅵ)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50 mg/L、改性中药渣加入量5 g/L、废水pH 2、吸附温度45 ℃、吸附时间20 h的条件下,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5%,吸附量可达9.82 mg/g;改性中药渣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对改性中药渣吸附Cr(Ⅵ)的数据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