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63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283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扫描电镜技术(SEM/EDX)对北京PM10中的矿物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PM10中的矿物组分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季PM10中的矿物组成种类最多;秋季PM10中的矿物种类最少;在夏季PM10中,矿物的种类有所减少,却有新的物种出现,如NH4Cl、K(NH4)Ca(SO4)2?H2O、As2O3?SO3等.粘土矿物是北京PM10中含量最高的矿物,石英的含量次之,其他依次为方解石、石膏、长石、白云石以及其他矿物颗粒;北京PM10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复合颗粒,颗粒表面常有S、Cl元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2.
用电镜法和渗透率法对PVDF-300超滤膜表面的孔径分布、孔隙率以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用扫描电镜法和场发射扫描电镜法测定膜平均孔径及膜孔密度等结构参数是比较吻合的.从而可以根据膜结构参数在透水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膜污染的机理,为以后建立以膜结构参数为参数的膜污染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对比了铝塑复合管(PAP)、铜管、不锈钢管和镀锌铁管对静态自来水的总有机碳(TOC)、溶解氧(DO)、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等水质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铜管对自来水水质指标影响最小,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同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的观察,对比分析了铜管和铝塑复合管在浸泡实验前后其内表面形态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自来水中浸泡10个月以后,铜管内表面密集地分布着块状的孔雀石晶体,而铝塑复合管内表面已严重变形,产生很多褶皱。  相似文献   
104.
探讨了电子束法净化电厂烟道气过程中自由粒子的产生以及SO2与NOx的脱除机理。结果表明:SO2的脱除有两条途径——热化学和辐射化学,在当量氨的存在下,热化学起主导作用;脱除NOx的过程则纯粹是辐射诱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05.
Abstract

Lithium-doped bismuth oxide nanoplates with the thickness of 50–150?nm and tetragonal bismuth oxide, monoclinic lithium bismuthate phas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via a simple hydrothermal process using lithium acetate and sodium bismuthate as the raw materials. Cobalt nanoparticles modified lithium-doped bismuth oxide nanoplates hybrids were obtained by an in situ photo-deposition route. The cobalt nanoparticles-modified nanoplates hybrids display significantly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gentian violet compared with the nanoplates. Gentian violet solution can be totally degraded by the hybrids within 60?min under ultraviolet–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obalt nanoparticles modified nanoplates hybrids originates from the superior charge transfer capacity and the energy band structure of the hybrids. The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makes the cobalt nanoparticles modified nanoplates hybrids a promising candidate as the photocatalyst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06.
聚硅酸溶胶和凝胶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艾子萍  高宝玉 《环境化学》1994,13(2):119-12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硅酸溶胶的聚合过程。在pH值与Na2O·nSiO2模数一定时,其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聚合快。聚硅酸溶胶粒子主要是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粒子由于聚集变大,硅酸凝胶具有毛刷结构,其间隙被水填充。反应时,聚集、聚合和溶解同时进行,最后聚集起主要作用,凝胶形成。  相似文献   
107.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直观地认识反硝化除磷体系中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及运行状态,本文尝试了对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在稳定运行期的活性污泥采取直接染色的手段,观察聚-β羟基丁酸(PHB)和聚磷酸盐(Poly-P)的沿程变化状况,同时结合活性污泥的电镜扫描图像,考察该系统的微生物菌群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大幅提高,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上升,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下降,粒径为1~1.5μm、呈球状和棒状的菌群构成的葡萄状细胞簇占居优势;在缺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下降,上清液中磷酸盐含量下降,聚磷酸盐含量上升,粒径为0.5~1μm的椭球菌与1.0~1.5μm的球杆菌占优势;在好氧阶段,微生物细胞内PHB的量较低或接近零,上清液中磷酸盐的含量接近零,聚磷酸盐含量明显上升,此时粒径1.0~1.5μm的球菌以单个或成对出现,球菌不再饱满,呈现接近消失的状态.相比之下,单纯的脱氮系统则不存在上述微生物特性的变化.图8参12  相似文献   
108.
构建了Klebsiella oxytoca d7和Shewanella sp.F1 2种纯菌燃料电池,探究了产电菌在产电过程中电子介体传递电子机制.结果表明:K.oxytoca d7只有作产电呼吸时,才会产生电子介体,而Shewanella. sp.F1在好氧呼吸、厌氧呼吸、产电呼吸下均能产生介电体,说明电子介体的产生与产电菌种类有关.两种菌介电体氧化还原电位相当(-250,210mV),且介于呼吸链NADH和辅酶Q之间.其介电体在胞内呼吸链上截获的电子均源于NADH,说明电子“逸出”位点只取决于介电体本身.K.oxytoca d7在碳源充足和不足时,电子介体产电量分别占总电量的60%和41%;Shewanella. sp.F1分别是57%和50%,说明在碳源充足时,2种菌的产电呼吸都以电子介体机制为主.介电体传递电子过程直接影响了阳极底物的转化和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109.
苯胺水溶液的电子束辐照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苯胺类化合物中的苯胺为具体对象,进行了苯胺水溶液受到电子束辐照后的降解过程和特性研究,分别考察了吸收剂量、溶液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和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因素对苯胺辐照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有效降解水溶液中的苯胺,当苯胺初始浓度为70 mg·L-1,吸收剂量为23.7 kGy时,苯胺降解率可达91%,COD去除率可达27%.过氧化氢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苯胺的降解效果,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8%.溶液初始pH在2.0~11.0范围内,pH对苯胺的辐射降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0.
以活性炭阳极双室生物燃料电池为基础,使用葡萄糖(COD为2000mg·L-1)作为底物,比较了铁氰化钾、过氧化氢、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分别作为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时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功率输出.结果表明,铁氰化钾、过氧化氢和重铬酸钾对应的开路电位分别为0.72V、0.33V和1.13V,均低于高锰酸钾的1.4lV.铁氰化钾和重铬酸钾对应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4788mW·m-3和10951m W·m-3,相比之下高锰酸钾对应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1912 mW·m-3.除过氧化氢外,3种氧化剂对应的电池内阻没有区别,均在2200Ω左右.当高锰酸钾浓度为200mg·L-1、pH为2.0时,开路电位高达1.44V,阴极电位达到1.38V,pH对电池电压输出的影响比高锰酸钾浓度更为显著.将高锰酸钾用于生物燃料电池从有机废水中发电不但可以极大提高系统的功率输出,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