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189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为降低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中的排气噪声,采用有限元法建立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声学特性模型,分析得到了其消声特性和传递损失曲线,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结构参数对消声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具有降噪能力,且对高频噪声消声效果明显好于低频噪声,平均消声量为20 dB左右;直径比和扩张管锥角是影响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消声特性的2个主要因素,适当选用小的直径比和扩张管锥角,有利于提高可旋转径向式微粒捕集器的消声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当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建筑物时,线路下方区域工频电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此时,传统的二维模型已无法正确描述该情况时线路下方工频电场的分布。利用自编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结合实测数据,研究和分析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或邻近建筑物时线路下方的工频电场分布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3.
复合填料由废铸砂、粉煤灰、聚苯乙烯(EPS)颗粒、水泥和水按一定质量比例混合制成,具有低导热性、抗冻胀和轻质特性。根据热阻力法则和比等效导热系数相等法则,将材料视为由大量正方形单元体组成,其中心为一个球形EPS颗粒,这种单元体与总体的导热系数相等。运用AN SY S软件对复合填料单元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根据瞬态法导热系数测试原理,推求不同EPS掺入比情况下的复合填料导热系数,分析EPS颗粒与导热系数的关系,发现材料导热系数随着EPS掺入比的增加而快速降低。将材料导热系数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作比较,发现有限元模拟值与实测值接近,说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传热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4.
西电东送生态补偿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电东送南通道规模不断扩大,电力开发过程导致电力输出地生态环境受损,但西电价格却尚未充分体现生态环境成本,地区之间生态环境利益矛盾日益凸显,亟待生态补偿机制对各方利益关系进行协调.本文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视角出发,综合生态环境损失价值与恢复治理成本两方面内容,对发电各环节的生态补偿进行了估算.输出地视角下,本文区分治理与否两种情况,分别计算生态补偿标准;结合已治理电容比例,计算生态补偿平均额度,并设计低、中、高三套补偿方案.其中,中方案为火电0.134元/kwh,水电0.019元/kwho输入地视角下,本文综合考虑了广东省的电源结构和排污所致边际损失,估算广东省环境收益(意愿支付的生态补偿上限)为0.39元/kwh.按照中方案,西电项目中广东省2010年需支付生态补偿费70.5亿元,而获得的生态环境收益则高达304.7亿元.  相似文献   
105.
目前,相关环境标准中均未明确制定关于导热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内容。因此,对于导热炉的大气污染排放,各环境管理及监测部门均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本文从导热炉工作原理、污染物排放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其执行标准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6.
输电塔结构的动力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输电线路的破坏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统计显示,风荷载作用下输电塔结构的动态侧倾失稳是输电线路经常发生的破坏形式之一。因此,对风作用下输电塔结构的失稳破坏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谐波叠加法模拟脉动风场,分别采用Budiansky-Roth准则和动态增量法(IDA)结合位移相等准则这两种方法,基于ANSYS的非线性屈曲分析和时程分析模块,对沈阳某输电塔的抗风动力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的动力特性对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现行规范中按等效静力风荷载进行计算是偏于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7.
覆冰输电塔-线体系风致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流体诱发振动原理,结合已有覆冰计算模型,考虑降雨的分类,模拟了输电塔-线体系不同高度导线的覆冰和风荷载。以东北地区某输电塔为例,对覆冰输电塔-线体系在稳定风速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与不考虑塔线耦联的导线舞动分析结果及覆冰塔线拟静力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对塔位移、输电线位移、钢材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塔-线耦联体系对覆冰导线风振有很大影响,覆冰输电塔抗风设计安全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8.
大直径超长桩的桩身混凝土质量检测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一个难题。本文提出和探讨了大直径超长桩桩身混凝土质量的超声波透射检测方法、技术及可靠程度。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超声波透射法对大直径超长桩检测 ,其检测精度高 ,结果直观可靠 ,可以较详细查明桩身内部缺陷的性质、深度位置、范围大小及严重程度 ,为控制大直径超长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9.
核心指标纵向层级传导作为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对市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及规划统筹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指标传导研究不充分、不精细等问题,遵循“核心传导指标选择→指标传导技术逻辑构建→情景模拟预测”的研究思路,以常德市为例研究其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市→县(区)”的核心指标传导。结果表明:(1)基于“指标全域总量预测—指标空间布局模拟—指标分区分类传导”的传导技术逻辑,通过SD与GeoSOS-FLUS模型的耦合集成利用,可有效实现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指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学传导。(2)构建“人—地—业”协调的常德市国土空间利用SD模型,预测获得2035年市域核心指标总量,相应国土利用综合效益达12994.25亿元,相比2018年提升207.75%。(3)从指标传导结果来看,2035年常德市各县(市、区)社会经济类指标除常住人口规模指标外均保持增长趋势,边界类指标实现“只增不减”,用地类指标变化各异,但总体契合常德市主体功能区建设方向,核心指标传导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10.
乌鲁木齐冬季雾天可吸入颗粒物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乌鲁木齐冬季雾天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PM2.5~10)的形貌特征和集聚状态进行分析。将乌鲁木齐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分为烟尘集合体、飞灰、矿物颗粒、硫酸盐和有机颗粒等5种单颗粒类型,并讨论了其来源。TEM分析表明,PM2.5中烟尘集合体占14%,飞灰占7.4%,矿物颗粒占24%,硫酸盐占16.7%,有机颗粒占20.4%;PM2.5~10 中烟尘集合体没有观察到,飞灰占4.9%,矿物颗粒占26.8%,硫酸盐占12.2%,有机颗粒占5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