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8篇
  免费   640篇
  国内免费   3132篇
安全科学   227篇
废物处理   216篇
环保管理   551篇
综合类   5325篇
基础理论   2311篇
污染及防治   745篇
评价与监测   354篇
社会与环境   306篇
灾害及防治   16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294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315篇
  2016年   415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741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98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250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61.
海河流域土壤中氮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河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中各形态氮的含量分布、水平及其垂直变化进行探讨,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土壤中氮的自然富集、增减途径、自然循环环境及分布特征,为研究该区氮的库存量、流通量以及自然循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2.
以竞争吸附的一般模式为基础,修正了竞争吸附方程。研究了不同实验条件下修正竞争吸附方程的变化形式,为改进实验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修正竞争吸附方程应用于描述pH对土壤吸附钴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3.
本研究从生态学观点出发,根据土壤缺乏微量元素的临界值指标,探究了四川盆地土壤微量元素的生态类型,按其土壤供给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程度,将本区土壤微量元素分为五种生态类型:严重缺乏、缺乏、适中、丰富和很丰富。统计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各类土壤的微量元素生态类型特点为:有效硼含量很低,普遍严重缺硼;有效锌含量亦低,近半数土壤缺锌;多数土壤有效锰含量丰富,仅少部分土壤供锰不足;有效铜和铁的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64.
三种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出发 ,结合天津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建设中面临土源紧缺以及周边地区存在大量的海湾泥、粉煤灰、碱渣土等固体废弃物的现实 ,在详细研究了3种废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用这些废物代替农田客土的可行性。实验及推广应用结果表明 ,这些废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后能够形成一种可替代种植客土的新型土壤 ,这种新型土壤的最佳配比(即海湾泥与粉煤灰或碱渣土 )比例为3:1 ,同时该配比基质对植物生长的适宜性优于滨海盐土。  相似文献   
165.
马场垣至平安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马平高速公路沿线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对沿线公路施工区和弃土弃渣场的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建设可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为934.33kt,根据预测结果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6.
典型黄土塬区不同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7.
An intens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o show firstly the level of pollution in the agricultural areas and analyses specifically the status of soil polluted by these persistent pollutants in some locations of Xiamen region.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Jiulong agricultural catchment have been analysed for 16 PAH compound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selected PAH components and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may control their distribution and persistence in the area. The main PAHs found in soil samples were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The total PAHs detected in soil samples ranged from 0.50 to 0.95 μg/g soil. The highest values of PAHs were significantly detected in the orange tree leaves, which range from 236.1 to 249.3 μg/g soil showing recent atmospheric inputs of these volatile pollutants. The distribution of PAHs in vegetable were monitored and indicating that the concentration were high and ranged from 8.24 to 58.87 μg/g. Other sediment samples were also collected and analysed from urban sewage (5.26 μg/g dw), aquacultural (0.52 μg/g dw) and industrial areas (from 0.62 to 2.09 μg/g dw), during this investigation. The contamination of Jiulong river estuary and Xiamen Western Sea by PAHs has been then widely justified by wastcwatcr discharges and soil runoffs from these areas. The results, therefore,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current contamination status caused by the atmospheric transport and point to the need for urgent actions to stop the release of these hydrocarbon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systematic monitoring of PAHs is also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68.
用Microsoft Excel编制的系统程序对食品产地环境空气、水和土壤质量,按农业部颁绿色食品(旱田、水田)、无公害食品标准实施模糊综合评价。程序依土壤的PH值自动按偏酸、中性、偏碱土壤的标准评价。以直观的柱形图、袭输出不同地块环境质量比较、各地块达标及各环境要素、各因子污染状况的结果。使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评价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169.
湿式喷播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湿式喷播技术的原理和植被建植方法,对示范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0.
伶仃洋是珠江口东北部浅海湾,汇集珠江东四口门的来水,在潮间带及紧邻的潮下带(-5米以浅)形成大片海涂。土壤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在1.5—2.2%之间,含盐量为0.2—1.5%,pH 为6.5—8.0,自然肥力较高,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潮位带和生态条件不同,可分为 1.宜农围垦带,集中于西部浅滩,土壤含盐量较低,有机质和磷钾养分丰富,宜种水稻、甘蔗、香蕉等作物;2.水产养殖带,包括不宜围垦的潮间带和向海侧的潮下带,宜养鲻鱼、对虾、牡蛎等;3.城市、港口和工业填海造陆岸段,集中于东部浅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