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50篇
安全科学   7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95篇
综合类   686篇
基础理论   86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多年来中国各行业突发环境事故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了对于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有重大影响的7个因子以及17个指标,采用指标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定量,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确定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值。基于"危险物质水平—企业环境风险水平—周边环境受体状况"体系,构建了环境风险源分级矩阵,形成了包括"环境风险源初筛","环境风险源分级"的两步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方法。该方法提出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分级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能为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李静 《新疆环境保护》2010,(4):35-37,46
根据阿克苏地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现状及特点,分析了阿克苏地区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环境监管力度、"三同时"制度管理水平、在线监控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为考察多氯萘(PCNs)通过大气沉降作用对东江流域的影响,利用通用型大气沉降采样器,在东江流域广东省境内代表性地段布设11个采样点,于2010年冬季(1、2月)和夏季(7、8月)分别采集和分析了沉降样品中PCNs的通量及组成.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总PCNs日均沉降通量为828 pg.(m2.d)-1,对应毒性当量(TEQ)为0.14 pg.(m2.d)-1,由此估算东江流域广东境内PCNs年沉降总量为8.5 kg,相应TEQ年沉降总量为1.3 g.地域上,广州和东莞地区沉降通量明显高于惠州,同时城镇采样点的沉降通量显著高于农村;季节上,各采样点总体呈现夏季高于冬季的特点;组成上,三氯萘(tri-CNs)是主要的污染物,占总量的50%以上,但广州、东莞的5~8氯萘含量比惠州高.来源分析表明,东江流域PCNs的大气沉降可能受燃烧源与非燃烧源的共同影响;东莞大气沉降中PCNs多来自燃烧源,广州点大气沉降的PCNs以非燃烧源为主.  相似文献   
104.
长株潭地区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根据收集到的长株潭地区各类人为源氨排放的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系数,建立了长株潭地区2013年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并根据空间特征数据进行了3 km×3km的空间网格分配.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2013年人为源氨排放总量为7.27×10~4t,排放强度为2.59 t·km~(-2);其中,畜禽养殖业和农田生态系统为最主要的氨排放源,氨排放分担率分别达58.60%和29.73%;畜禽养殖业中,肉牛、蛋鸡和肉猪是主要贡献源,分别占畜禽养殖业氨排放总量的26.26%、21.40%和18.43%;宁乡县、湘潭县和浏阳市为氨排放量较大的县市,分别占长株潭地区氨排放总量的17.49%、12.82%和12.02%;石峰区和岳塘区的氨排放强度最大,分别达到了9.14 t·km~(-2)和5.01 t·km~(-2).空间分布特征显示排放量较大的网格主要是大型点源.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南昌市道路扬尘和土壤风沙尘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和健康风险,利用颗粒物再悬浮系统采集PM2.5样品,测定了PM2.5中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昌市道路扬尘PM2.5中ΣPAHs含量范围为48.85~166.16μg·kg-1,平均值为(114.22±39.95)μg·kg-1,土壤风沙尘PM2.5中ΣPAHs含量范围为31.05~62.92μg·kg-1,平均值为(40.79±9.39)μg·kg-1.道路尘和土壤风沙尘PM2.5中的PAHs都是以4~5环组分为主.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道路扬尘PM2.5中PAHs的来源包括机动车的排放和燃煤源与石油泄漏,贡献率分别为51.7%和48.3%,总估计值与实际值的线性拟合有很好的一致性.对于儿童和成年男性,不同暴露途径的PAHs致癌风险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皮肤接触 > 摄食 > 呼吸吸入,而成年女性则表现为摄食 > 皮肤接触 > 呼吸吸入.各暴露途径中,PAHs对成人的致癌风险均高于儿童.所有人群中,PAHs的总致癌风险值均低于美国EPA推荐的致癌风险阈值10-6,没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国家干线公路4346个交通监测站日平均监测数据,采用移动源VOCs测算方法,建立国家干线移动源VOCs排放清单,使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通过动态分段技术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对臭氧生成强度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客车是国家干线移动源VOCs年排放量最大的源,占客货总排放量70.50%;广东省年排放量最大,占全国干线公路VOCs排放量的10.7%;G15沈海高速年排放量最大,占全国干线公路VOCs排放量的5.4%.烯烃和芳香烃为移动源OFP主要的贡献者,前十种有机污染物占干线移动源总OFP的67.29%.从客货车日均OFP强度上来看,受车流量影响,各干线差异明显.北京天津呈团簇状集聚,至石家庄一线为带状分布;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呈弯月带状分布;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呈团状,至上海又集聚;粤港澳大湾区以深圳为中心高度聚集;沈阳、郑州、西安、武汉、重庆等交通枢纽出现次一级强度集聚.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以多溴联苯醚(PBDEs)为代表的含卤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在室内空气中的扩散特性,在对杭州室内环境(办公室、居室)空气中PDBEs14种单体浓度检测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不同污染源材料中PBDEs的含量,测定了材料PBDEs挥发强度系数;探究了典型污染源材料中PBDEs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杭州室内环境空气颗粒相和气相中PBDEs平均浓度为427.26和416.46pg/m3,其中颗粒相和气相中主要特征单体均为BDE-209.所选取的9种室内常用材料的PBDEs挥发强度系数大小依次为:地毯>电线>塑料板>阻燃布>电路板>防烫桌布>保温棉>自粘墙纸>绝缘胶带.对比不同材料中各PBDEs同系组的含量:绝缘胶带、塑料板、防烫桌布、阻燃布中十溴二苯醚(deca-BDEs)的占比最高,分别为81.33%、63.83%、27.3%和34.1%;电线中四溴二苯醚(tetra-BDEs)的占比最高,为29.83%;自粘墙纸、电路板、地毯、保温棉中五溴二苯醚(penta-BDEs)的占比最高,分别为35.82%、41.25%、45.75%和38.64%.典型污染源材料中PBDEs释放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模拟舱中的PBDEs总浓度与温度和封闭时间对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和显著水平P分别为r=0.811,p<0.05和r=0.883,p<0.05,且封闭时间对源释放PBDEs总浓度的影响比温度稍大.同时,污染源特征因素(材料中PBDEs的固有含量与PBDEs挥发强度系数)对源释放的影响程度比环境因素(温度和封闭时间)大.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兰州市大气VOCs排放清单,选取石化厂、乙烯厂、涂料厂3个典型企业采集VOCs样品,分析其无组织排放特征,并采用MIR(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LOH(·OH反应速率)法综合评价其化学反应活性,识别各企业的VOCs活性优势物种,同时探究不同企业特征VOCs比值.结果表明:不同排放源φ(VOCs)差异较大,范围为20.8×10-9~6 520.3×10-9.从VOCs物种构成上来看,涂料厂芳香烃占比最高,而石化厂、乙烯厂均以烷烃物种最为丰富,石化厂不同工艺VOCs物种构成略有差异.从活性上看,涂料厂VOCs活性最高,其LOH和OFP(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 676.9 s-1和72 519.0×10-9,约为其他行业的18~1 000倍,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等物种活性较大;其次为石化厂,其LOH和OFP分别为273.2 s-1和4 039.1×10-9,正戊烷、异戊烷、乙烯、丙烯等物种活性贡献率高,其中柴油工艺对石化厂VOCs活性贡献率最大;乙烯厂的OFP最低,其LOH和OFP分别为4.6 s-1和69.7×10-9,其VOCs活性主要来自乙烯、丙烯、正丁烯等烯烃物种.各工业源BTEX(苯、甲苯、乙苯及3种二甲苯异构体的合称)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指示不同VOCs来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同源比值的重叠性也表明并非全部VOCs来源可以通过特征物种比值来区分.研究显示,控制工业源特别是涂料与石化工业VOCs的排放有助于控制兰州市O3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9.
提出了一种新的大气污染物来源及输送情况的网格化分析方法.首先,不依赖于排放源清单,而是以预设的网格化排放源来运行空气质量模型,得到排放源的污染影响因子.然后,结合污染物监测数据,构建排放源总合排放强度求解方程组,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排放源的污染影响因子和总合排放强度,计算出排放源的污染贡献占比,从而完成对大气污染物来源及输送情况的网格化分析.这一方法的提出,为缺少准确排放源清单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的分析与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此方法,对北京市、石家庄市、保定市2017年10~12月期间PM2.5的来源及输送情况进行了验证性实验.  相似文献   
110.
赤水河流域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其生态环境状况及水环境质量备受关注。为了了解流域河水氮素来源,本次研究利用硝酸盐稳定同位素(~(15)N、~(18)O)示踪技术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分布分析了赤水河流域丰水期与枯水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水硝酸盐来源与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流域水体NO_3~-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其中丰水期NO_3~-浓度要高于枯水期,喀斯特区域的NO_3~-浓度要高于非喀斯特区域。流域干、支流水体δ~(15)N-NO_3~-、δ~(18)O-NO_3~-季节性差异明显,丰水期支流δ~(15)N-NO_3~-差异较大,干流差异较小,而枯水期支流δ~(15)N-NO_3~-差异较小,干流差异较大。结合氮氧同位素和土地利用信息发现,丰水期支流NO_3~-受其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其来源具有多样性;干流NO_3~-浓度则主要受支流混合作用影响。枯水期干流NO_3~-受流域人为活动影响较为显著,点源输入造成水体氮同位素分布范围较宽,主要来源表现为生活污水和土壤有机氮;而支流NO_3~-多表现为土壤有机氮来源,部分支流受流域内城镇影响,生活污水对河流NO_3~-贡献较大。流域水体氮污染控制应以农业面源氮流失为主,同时严格控制点源污染的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