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底泥疏浚是清除江河湖库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其疏浚方案的制定有其重要的内涵,应对疏挖深度、疏挖形式、疏浚设备、底泥处置等问题给予科学的分析,真正实现通过疏浚改善水环境的目标,并能为进一步修复和重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创造条件。对疏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及疏浚效果欠佳的可能原因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52.
降雨入渗对基坑工程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很多市政工程以及基坑工程在降雨入渗后 ,出现滑坡等事故 ,本文应用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基本理论 ,建立了降雨入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在计算模型中 ,考虑了降雨过程中土壤入渗能力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采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 ,编制了可考虑基质吸力影响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程序 ;讨论了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土壤初始含水量和土的渗透系数等参数对降雨入渗及边坡安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底泥疏浚对湖泊沉积物的生态毒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淡水沉积物质量基准和微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疏浚前后五里湖沉积物提取液和全底泥沉积物的生态毒性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后,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体含量均显著降低,但是铬、铅和镍的含量仍然分布在阈值效应低值(TEL)和可能效应水平值(PEL)之间的灰色区域,仍可能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疏浚后1个月,沉积物提取液中发光菌发光试验的EC50值降低约50%,毒性增加近1倍;与疏浚前相比,全底泥沉积物的细菌毒性试验的EC50值降低11%~30%;全底泥月芽藻毒性试验的EC50值也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54.
赵爱华  秦峰 《环境工程》2005,23(2):56-58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疏浚污泥的各种参数 ,如渗透系数、浸出毒性、重金属含量等 ,以及作为垃圾覆盖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用该污泥作垃圾填埋场覆盖土的边坡稳定性能较好 ,基本上满足作为覆盖土的技术要求 ,使用后不会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增加负担。因此 ,以疏浚污泥作为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 ,可同时解决平原型填埋场缺土和疏浚污泥的最终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55.
Municipal sludge as landfill barrier materi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substitute barrier materials for natural clay from two kinds of municipal sludge: waterworks sludge( Sw ) and dredging sludge( Sd ). 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firstly to determine their Atterberg limits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use of waterworks sludge was recommended. Then, shear strength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it was found the shear resistance property of waterworks sludge is strong enough to maintain slope stability.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ossibility of secondary pollution,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of waterworks sludge was determin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condary pollution is unlikely happened. Finally, economic analysis proves that reusing waterworks sludge as barrier will reduce the lost a great for both landfill and waterworks. Based on the results, waterworks sludge was proposed to use and a further long-term simulated landfill test wa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56.
疏浚对巢湖双桥河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桥河是巢湖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入湖河流之一,其入湖口距巢湖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仅500 m,同时也是巢湖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为了改善水质状况并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于2010年3—5月对双桥河进行了疏浚。本文作者于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对双桥河监测断面及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在分析双桥河水质及现有污染源的基础上,选择CODMn、TP、NH3-N和TN作为水质敏感参数,对疏浚前后双桥河的不同河段污染物质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调查了水生植被覆盖度及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疏浚后整个河道水生植被的覆盖度由40%降低到5%左右,各污染物的降解系数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同时疏浚后短期内CODMn和TP的环境容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NH3-N和TN的环境容量变化较小。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疏浚后河道内水生植物覆盖度的降低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疏浚过程中的扰动引起大量沉积物的再悬浮及污染物的释放。所以在减少外来污染的前提下,对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进行疏浚并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应是控制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7.
污泥胞外聚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周俊  周立祥  黄焕忠 《环境科学》2013,34(7):2752-2757
采用7种不同方法提取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并研究污泥不同层EPS剥离前后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NaOH和2%EDTA提取法对污泥中紧密结合的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TB-EPS)提取效率最高,总固体(SS)中的EPS提取量分别为128.9 mg.g-1和42.38 mg.g-1,但提取后细胞破裂严重,不能代表污泥EPS的真实含量,不宜采用.加热法较为温和,提取效率较高,总SS中EPS产量为21.97 mg.g-1.污泥剥离黏液层(Slime层)、松散结合的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LB-EPS)和TB-EPS层后污泥的脱水性能大幅度改善,其中Slime层EPS含量越高污泥的脱水性能越差,当污泥EPS大量地释放到溶液中即Slime层时污泥的CST值大幅度升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变差.石湖墟和昂船舟污泥初始的毛细吸水时间(CST)为132.9 s和229.9 s,当剥离Slime层时这2种污泥的CST值分别为80.8 s和79.4 s,脱水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8.
石油储罐机械清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储罐机械清淤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喷射清洗机等配套设施将清淤介质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流量下喷射到待清洗的石油储罐罐体内表面,去除罐体内表面的凝结物和淤渣,并对其进行合理处置,以提高储罐的存储效率,确保储罐安全运行。文章主要介绍了机械清淤设备的工作原理、施工流程及机械清淤的优势,并说明了该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9.
深海吸力锚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是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吸力锚的极限承载能力与其失稳模式密切相关.本文基于Coulomb摩擦对原理,给出了一种精确模拟吸力锚承载能力的有限元模型.在该数值模型基础上,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了系泊点位置、长径比对吸力锚承载能力的影响,并给出了深...  相似文献   
60.
底泥疏浚对竺山湖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水质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2008年年底在竺山湖进行的底泥清淤工程,调查了底泥疏浚6个月后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水质变化.结果表明,疏浚区和未疏浚区底栖动物均以霍普水丝蚓、摇蚊和铜锈环棱螺3种生物为主;同未疏浚区相比,疏浚后生物多样性降低,但生物量增加.受外源污染影响,上覆水体中TN、TP含量变化幅度分别为1.64~4.45mg/L和0.133~0.258mg/L,较高的水体营养盐含量,使得疏浚后的新生底泥仍处于营养盐较高的状态,从而使得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生活于污染较重的物种为主.采用Shannon-Weaver、Simpson和Goodnight指数对底栖生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疏浚区处于中度污染,未疏浚区处于中-重度污染状态.结合底栖动物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只有在严格控制外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后,底泥疏浚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