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李涛  张志红  唐保荣 《环境工程》2006,24(4):48-51,55
荷兰由于高度的工业化、发达的航运以及特殊的地形条件,造成境内的湖泊与河流严重污染,为了从根本上治理这些受到污染的水域,必须对水底含有众多污染物的底泥进行环保疏浚。本文先简要介绍荷兰关于处置疏浚污染底泥的政策和法规、底泥填埋的处置技术研究和修建封闭式填埋场的指导准则,最后介绍了一个污染底泥用填埋场处置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62.
依据吹吸式通风原理,设计了一种氧化铁皮粉尘污染控制装置,通过对吹气、吸气罩的理论计算及实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参数,为冷轧带钢氧化铁皮粉尘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3.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五里湖淤泥现状进行了调查,表明影响五里湖水质的主要污染是五里湖湖底的淤泥,目前淤泥平均厚度为0.6m-0.8m,淤泥量约360万t。根据淤泥中有机质,TN和TP水平分布,有机质平均为40.37g/kg,TP平均值为2.61g/kg,TN平均值为1.19g/kg,均超过了太湖和梅梁湖底泥中有机质,TN和TP的平均值,五里湖底泥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严重。指出淤泥是湖体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聚集地和储存仓库,不断向水体释放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淤泥所产生的二次污染已成为五里湖湖水富营养化和藻类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为改善五里湖水质,应采用生态清淤治理五里湖淤泥污染,同时将生态清淤与交通,绿化和生态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合理利用清出的淤泥,提高生态清淤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4.
疏浚对巢湖双桥河水环境容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桥河是巢湖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入湖河流之一,其入湖口距巢湖市自来水厂取水口仅500 m,同时也是巢湖市的主要行洪河道,为了改善水质状况并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于2010年3—5月对双桥河进行了疏浚。本文作者于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对双桥河监测断面及排污口进行了监测,在分析双桥河水质及现有污染源的基础上,选择CODMn、TP、NH3-N和TN作为水质敏感参数,对疏浚前后双桥河的不同河段污染物质的水环境容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调查了水生植被覆盖度及沉积物氮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疏浚后整个河道水生植被的覆盖度由40%降低到5%左右,各污染物的降解系数都有较大程度的降低,同时疏浚后短期内CODMn和TP的环境容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NH3-N和TN的环境容量变化较小。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疏浚后河道内水生植物覆盖度的降低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另一方面是由于疏浚过程中的扰动引起大量沉积物的再悬浮及污染物的释放。所以在减少外来污染的前提下,对重富营养化水体底泥进行疏浚并开展水生植被恢复工程应是控制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湖库底泥疏浚工程环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娜  陈国柱  赵再兴  常理 《四川环境》2010,29(5):36-39,45
底泥疏浚是治理污染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污染底泥的疏浚,可清除内污染源。作为环境治理工程,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污染物,同时也会造成水体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本文结合国内已完成的滇池、巢湖、太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对此类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要点进行探索和分析,为开展类似项目环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6.
给出喷射式吸风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喷射器的性能与特点;笔者运用喷射器在大型化肥塔类设备内外施焊、等离子切割、球罐喷砂、箱式电炉模壳焙烧及马达线圈高温浸漆等10个不同施工场所进行了实际应用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列吸风器通风换气或排烟、排尘、排毒等性能安全可靠,且使用效果良好;同时,进一步研讨了改进和完善喷射式吸风器的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67.
以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工程为例,分析了湖库底泥疏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素识别与评价重点,探讨了施工期对水域水质及周围景观影响、施工期恶臭、噪声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底泥堆放对地下水与土壤环境影响、堆放恶臭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及疏挖工程的环境效益与运营期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的要点。针对该类工程在疏挖、余水处理和污染底泥堆存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二次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8.
Since 1977, the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Disposal Area Monitoring System (DAMOS) has monitored New England's offshore dredged material disposal sites. DAMOS has shown that by using monitoring information to make management decisions, open water disposal of dredged sediments is possible with minim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DAMOS has answered many of the key questions about dredged material impacts. Yet the need for such a programme remains strong from both the technical and public interest perspectives. the programme continues to monitor projects that are extending our knowledge in the areas of deeper water capping, geotechnical behaviour of capping and capped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 response to contaminants. These investigations, along with the need for specific disposal site surveys,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valuable technical information needed by the public, policy makers, and regulators to make critical decisions on dredged sedimen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69.
以运行费用作为膜生物反应器(MBR)运行经济性的考核指标,建立了MBR运行费用的计算模型,重点考察了膜通量、曝气强度、抽停时间、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等操作条件对MBR运行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通量在临界值5 L/(m2·h)时运行费用处于最低值;曝气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系统运行费用增加,而经济曝气强度(气水比)为30:1;当抽吸时间≤12 min、停抽时间≥3 min时,运行费用变化缓慢,但抽吸时间或停抽时间超过临界值后,运行费用迅速上升;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高于5.0 g/L时,运行费用随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增加迅速递增.工程运行表明,运行费用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0.
内陆湖泊富营养化内源污染治理工程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富营养化是重大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开展富营养化的研究及其综合治理。本文分析了底泥疏浚工程、生态引水工程和水生植物修复三种典型的内陆湖泊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的作用,综述了三种工程措施在国内外的运用现状,比较了三种措施在改善湖泊水环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在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都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以滇池为例,对三种工程措施的治理效果和结合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