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3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47篇
环保管理   799篇
综合类   1132篇
基础理论   431篇
环境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973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交通结构调整与交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松 《交通环保》2001,22(5):1-4,9
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分析了交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阐述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针对当前交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要加快交通结构调整的方针,并指明了要做好的相关工作,以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与区域开发战略调整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张雷 《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162-167
为完成预定的工业化发展目标,21世纪中国矿产资源的消费总量和结构将呈现持续增长和重大转变。从矿产资源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中国不仅努力加强自身供应保障能力的建设,而且也要努力进行资源开发的区域开发调整。考虑到有限的矿产资源基础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中国矿产资源持续开发的基本模式可以考虑为:结构改善+技术进步+资源国际化+环保意识增强。相应地,区域开发调整模式则为:充分开放东部,积极稳定中部,适度开发西部。  相似文献   
103.
分析了黄石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4.
丽江发展必须走可持续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丽江GNP比1980年翻了1.96倍,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丽江地区应从6个方面着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神经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5.
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旅游资源的生态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结合高原湖泊旅游资源的特性,提出了湖泊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抚仙湖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试论地震台站的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震台站在新时期的台站管理进行了论述。指出在防震减灾基础建设的重要时期,地震台站的管理,首先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同时应完善组织结构建设,建立激励机制。这是完成中国地震局确定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实现地震台站的现代化而奋斗》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基本约束条件为前提,从广义上(时间上的可持续约束、空间上的可持续约束、资源管理上的可持续约束)和狭义上(粮食增长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的同调对应)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上的计算。并将中同从1952~1995年划为8个时段,分别作了可持续发展分析并寻求其背景原因,作出了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基本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108.
哈尔滨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定量研究哈尔滨市城乡居民食物、生活用品、生活用能、水资源、住区和生活污染等6类消费项的环境压力,为引导城市化发展和城乡居民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85~2003年哈尔滨市人均生活消费的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并在此期间超过生态承载力,产生生态赤字。城镇居民生活消费及各分项足迹均大于农村居民,差距呈加大趋势。在消费构成上,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足迹最大,2003年两者分别为1.054hm2/人和0.711hm2/人,城镇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数量显著大于农村,是其食物足迹较大的主要原因;在生态空间占用上,耕地占用面积最大,城乡居民分别为0.947hm2/人和0.700hm2/人,分别占其总足迹的58.7%和73.4%。研究表明,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将进一步加大区域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09.
依据《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排放标准》和《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烟度检测计算机控制试验规程》的要求,开发了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烟度排放测试软件。详细介绍了该测试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实际选煤厂收集的数据 ,研究了洗选处理对燃煤中大气有害物质 (HAPM )分布赋存特征的影响作用。测试数据表明HAPM倾向在煤样无机矿物质中富集。从实际选煤厂采集的数据也表明 :选矿工艺流程可显著降低煤中HAPM的丰度。降低煤样粒度上限可使无机矿物质解离更充分 ,结合相应先进分选工艺可使HAPM脱除率显著提高 ,成本低、技术成熟的洗选工艺可行之有效地脱除燃煤中HAPM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